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重视生产实训教学,毕业生操作技能强,到企业就能顶岗生产。由于受普教模式的影响和认识能力上的偏差,生产实训教学的核心地位在部分学校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缺乏,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学生管理脱节,学校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差,忙闲不均、缺乏竞争机制等问题。本文从改革学校内部现行组织结构形式的角度,就如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实现理论、实训教学和学生管理的一体化,谈一些浮浅的看法。
一、各校内部现行组织结构的特点。
各职业学校现行组织结构的形式,基本上采用直线组织。它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纵向垂直领导,分为四层三级:第一层包括正副校长;第二层是职能科室;第三层是各科室的职能组;第四层包括各年级和专业的在校学生。三级的作用:第一级主要职责是决策和控制,第二级是组织和管理,第三级是执行和实施。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和服从关系,同级之间是协商工作关系。
直线组织的主要特点:一是实行分块管理,将一个专业的各项工作分散于各职能科室去完成;二是决策和指挥权集中在学校最高领导层,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由校长统一领导和指挥;三是要求学校领导必须在专业方面是内行,管理方面是全才,能正确、及时、高效的组织全校的理论、实训教学和管理活动。
这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于普通中学和老中专类学校,不利于职业学校的工作开展。技校(职业中专)的特征是:多采用“双元制”教学方式,实新“项目教学”,“工学结合”,更类似于工厂。培养的目标是中级技工,分配去向是企业生产第一线。学校资金来源:部分是财政划拨或大企业的专项教育资金,部分是通过创收或收取委培费。因此,沿用直线组织结构来管理职教学校就会出现某些弊端。
二、现行组织结构的弊端。
1、不能突出生产实训教学的核心地位。现行组织结构把生产实训科与其他职能科室放在同等地位,中心地位不突出。从客观情况讲,生产实训教学的专业技术性强、事务繁杂、牵涉面广、投资大。再者,直线组织结构将专业教师分为基础理论课、工艺技术课、实训指导老师三部分,分属不同的科室、专业备课组、实习工厂、实训车间,形不成生产实训教学的合力,忙闲不均,加剧了专业教师缺乏的矛盾。
2、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学生管理三者脱节。现行直线组织结构,决定了同一专业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管理工作要划块,分别交给教务科、实训科、学生科去实施。各科自成一体,各有一套,工作衔接性差,人员配置重复。很难避免理论课成为枯躁的说教,实习课成为无计划的蛮干,学生管理松松散散。
3、学校内部各科室之间的协调性差。学校的很多教学工作需要多方配合。由于各科分管的内容不同,经济利益因素,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经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协调不好,就会影响到问题的及时解决。
4、学校缺乏竞争机制,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直线组织结构是自上而下的被动管理,各级管理者无法真正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各级岗位责任制。教职工的竞争意识淡薄,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收入分配拉不开。很多学校教职工在册人数不少,但真正给学生讲课的人员缺乏。要想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学校充满活力和生命力,就要引进竞争机制。让教职工,特别是专业骨干教师参与管理,内行领导内行,将学校的整体目标与个人利益挂钩。
三、改革学校现行组织结构的设想。
1、改直线结构为矩阵组织结构。矩阵组织结构特别适用于职业学校专业多、技术性强、管理工作繁杂的实际。它主要具有纵横多层次管理的特点:一是将组织结构按行政职能和专业职能分为纵横两条线,行政事务性工作采用纵向垂直管理,专业技术性工作实行横向管理。二是学校的重大教学活动的决策权,在学校的最高领导层。监督和控制权在中间管理层,计划、组织和实施权交给基层专业组。三是条块结合,分级授权,实行责、权、利相统一。
2、调整各科室的管理职能。采用矩阵组织结构,学校领导的主要工作重心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搞好关系学校未来发展大局事件的决策;二是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用好干部;三是搞好调查研究,抓大事及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各职能科室由过去的直接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四项工作,转变为控制和监督。具体的计划、组织实施权交给专业组,内行领导内行。新的职能科室由行政管理转变为服务管理型,协助校长制订各专业组的任期目标,检查、考察各专业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反馈工作信息。
3、正确使用激励,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专业组的建立可以按专业把具有各种专长的人员调集在一起,采用民主协商的管理方式,便于勾通和接受新观念,更新和拓宽知识面。领导和教师之间有较强的信任感,教职工对学校前途充满信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在专业组内部优化组合,增强竞争力,激发教职工的内在动力。如果将各项工作指标与个人利益挂钩,正确处理好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职教中心)
一、各校内部现行组织结构的特点。
各职业学校现行组织结构的形式,基本上采用直线组织。它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纵向垂直领导,分为四层三级:第一层包括正副校长;第二层是职能科室;第三层是各科室的职能组;第四层包括各年级和专业的在校学生。三级的作用:第一级主要职责是决策和控制,第二级是组织和管理,第三级是执行和实施。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和服从关系,同级之间是协商工作关系。
直线组织的主要特点:一是实行分块管理,将一个专业的各项工作分散于各职能科室去完成;二是决策和指挥权集中在学校最高领导层,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由校长统一领导和指挥;三是要求学校领导必须在专业方面是内行,管理方面是全才,能正确、及时、高效的组织全校的理论、实训教学和管理活动。
这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于普通中学和老中专类学校,不利于职业学校的工作开展。技校(职业中专)的特征是:多采用“双元制”教学方式,实新“项目教学”,“工学结合”,更类似于工厂。培养的目标是中级技工,分配去向是企业生产第一线。学校资金来源:部分是财政划拨或大企业的专项教育资金,部分是通过创收或收取委培费。因此,沿用直线组织结构来管理职教学校就会出现某些弊端。
二、现行组织结构的弊端。
1、不能突出生产实训教学的核心地位。现行组织结构把生产实训科与其他职能科室放在同等地位,中心地位不突出。从客观情况讲,生产实训教学的专业技术性强、事务繁杂、牵涉面广、投资大。再者,直线组织结构将专业教师分为基础理论课、工艺技术课、实训指导老师三部分,分属不同的科室、专业备课组、实习工厂、实训车间,形不成生产实训教学的合力,忙闲不均,加剧了专业教师缺乏的矛盾。
2、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学生管理三者脱节。现行直线组织结构,决定了同一专业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管理工作要划块,分别交给教务科、实训科、学生科去实施。各科自成一体,各有一套,工作衔接性差,人员配置重复。很难避免理论课成为枯躁的说教,实习课成为无计划的蛮干,学生管理松松散散。
3、学校内部各科室之间的协调性差。学校的很多教学工作需要多方配合。由于各科分管的内容不同,经济利益因素,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经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协调不好,就会影响到问题的及时解决。
4、学校缺乏竞争机制,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直线组织结构是自上而下的被动管理,各级管理者无法真正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各级岗位责任制。教职工的竞争意识淡薄,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收入分配拉不开。很多学校教职工在册人数不少,但真正给学生讲课的人员缺乏。要想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学校充满活力和生命力,就要引进竞争机制。让教职工,特别是专业骨干教师参与管理,内行领导内行,将学校的整体目标与个人利益挂钩。
三、改革学校现行组织结构的设想。
1、改直线结构为矩阵组织结构。矩阵组织结构特别适用于职业学校专业多、技术性强、管理工作繁杂的实际。它主要具有纵横多层次管理的特点:一是将组织结构按行政职能和专业职能分为纵横两条线,行政事务性工作采用纵向垂直管理,专业技术性工作实行横向管理。二是学校的重大教学活动的决策权,在学校的最高领导层。监督和控制权在中间管理层,计划、组织和实施权交给基层专业组。三是条块结合,分级授权,实行责、权、利相统一。
2、调整各科室的管理职能。采用矩阵组织结构,学校领导的主要工作重心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搞好关系学校未来发展大局事件的决策;二是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用好干部;三是搞好调查研究,抓大事及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各职能科室由过去的直接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四项工作,转变为控制和监督。具体的计划、组织实施权交给专业组,内行领导内行。新的职能科室由行政管理转变为服务管理型,协助校长制订各专业组的任期目标,检查、考察各专业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反馈工作信息。
3、正确使用激励,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专业组的建立可以按专业把具有各种专长的人员调集在一起,采用民主协商的管理方式,便于勾通和接受新观念,更新和拓宽知识面。领导和教师之间有较强的信任感,教职工对学校前途充满信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在专业组内部优化组合,增强竞争力,激发教职工的内在动力。如果将各项工作指标与个人利益挂钩,正确处理好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