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模式探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84939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围绕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效推动了美丽村庄的健康发展,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得益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本文围绕着村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模式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项研究,力求在美丽村庄建设理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村庄;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式
  随着党中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的实现实施,村庄建设也一并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但是,这项工作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导致城乡差异现象、农村衰退问题依然存在,而现有工作也没有从可持续发展这一角度出发,使得村庄产业发展、历史传承、土地利用、生态建设等相关实质性工作尚未得到有效开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在制定村庄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式的过程中,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从根本上推动和维护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1、用地布局
  在对村庄土地进行规划利用时,应从“土地集约化”这一角度出发,尽可能的避免开山凿石、毁田造地等大规模工程建设,在制定村庄发展规划时,应充分结合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并且最大限度的保留其自然形态,规划用地尽量远离高速公路,避免在过境道路沿线进行布局;避让那些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活动场地;在规划过境道路时,避免穿村而过,主干道沿途的建筑物要一字排开形成带状村庄;对宅基地面积进行严格控制,对旧住宅进行最大限度的维护,对空心村进行深度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尽量控制和减少能源消耗,以此来维护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2、村庄边界
  任何村庄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边界,这个边界可以通过绿树、道路或者水系进行围合,村庄的建设用地不得越过这个边界,其目的是保证土地使用上的长期性与稳定性,避免居住用地呈现出蔓延式的发展。在对村庄边界进行划定时,应对村庄预测人口及户数增长量进行准确预测,确保整个建设用地都处于村庄的行政范围之内。当采用树木作为村庄的边界时,最好使用土生土长的灌木和草木植物,并使其形成高、中、低相互错落的景观界面,实现树木、鸟类与昆虫的和谐共生,在村庄中体现出自然物种的多样性特点。
  3、村庄道路
  村庄道路不要过于追求宽大笔直,只要能够满足小型农用车通行和步行的需求即可,以免造成土地的浪费。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行人通行安全与接近自然的需求,供人行和自行车使用的步行路只能在紧急情况下方可允许车辆通行。道路的走向应顺应原有地形,在道路沿途设置相应的路标及交通警示标志,避免车辆与行人之间相互干扰,确保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道路的硬化材质可以是水泥或者沥青路面,在步行道上,可以铺装一些碎石或者砂混,这样既不影响行人通行,又展现出了较强的地域特色。
  4、公共场所
  在村庄中的公共场所进行规划时,应反握好以下几项原则:在选择商店和活动场地时,要优先考虑村庄的中心位置,因为这里是人群的集散地;而学校和幼儿园应安排在村庄的边缘,这样可以减轻过往车辆及人行对其造成的干扰;对活动场地布局形态及尺度进行设定时,不必刻意追求规则的布局形态,而是要与周边建筑和原有地形成一个整体;可以用水泥、沥青等硬化材料作为地面铺装的主要材料,但也要适当的添加一些沙石及草地面积,满足村庄居民对活动场地的需求。
  5、环境卫生
  首先,村庄应结合城乡统筹规划,减少当地居民的地下水使用量,引入水质达标的自来水,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在道路下铺设相应的管道,对污水、雨水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对于污水处理,应淘汰掉原有的旱厕,每家每户都要安置家庭化粪池及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村庄排水系统当中进行二次处理,经二次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在浇灌菜园、绿化养护等方面;此外,还要提倡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分开堆放,分别处理;在合理的服务半径内,设置垃圾收集区,在人群密集的公共气场要设置共用垃圾桶;充分利用沼气、太阳能这一类新能源,减少木柴和煤炭的使用量。
  6、村庄风貌
  我们的村庄面积非常广阔,每一个村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与村容村貌。在对村庄进行规划建设时,应尽量保留历史遗存下来的乡土特色,防止一切人为破坏的行为,对已经出现破损的部位进行修缮与保护。在村庄的建筑风格上,要继续沿用该地区原有的建筑语言,必要时,可对建筑物的高度应进行统一限定,普通住宅建筑的高度不应超过10米,建筑物的最佳高度应与普通乔木的自然高度相持平。这样限定的目的是当远眺整座村庄时,建筑物是淹没在绿树当中的,形成一种既有行又似无形的意境,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7、村庄产业发展
  在发展村庄产业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村庄自身的經济价值,找准其经济增长点,例如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等等。对于那些以务农为主的村落,在新村选址时,要平衡好农用耕地与步行交通之间关系,以便于村民对耕地进行经营与管理;对于从事家庭加工业、传统小商业、家庭运输业、农家乐旅游这一类“社区特色经济”的村庄,应大规模兴建“底商上住”、“前商后住”这一类的建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配套服务;对于那些适合开展集体生产与家庭生产相结合的村庄进行规划时,可在集体产业园区内,规划出一片家庭产业聚集区,允许农民在该区域内建设集居住、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鼓励村民发展家庭经济,同时促进集体生产规模的形成;对于适合发展旅游业的村庄,可以建设一些下店上居的建筑,以农家乐的方式提供餐饮、住宿服务,还有必要建设手工作坊一条街,既让游客体验到传统生产的魅力,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村庄的美,就在于它能够融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以及自身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中,同时继续保留着传统的建筑语言及风俗习惯。因此,村庄唯有融入到自然空间当中,与整体环境相协调,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叶齐茂.《发达国家乡村建设考察与政策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冯继红,谢小妍,李艳.《村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模式探讨》中国农村建筑与环境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
  [3]王操.《新农村建设之村庄布局探索——以湖北省当阳市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9.06.
  (本文作者单位为青岛旅游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市政管道施工过程的通病、成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旨在降低施工通病的发生率,减少返工与安全性风险,提高企业的施工质量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市政;管道施工;质量通病  1、沟槽开挖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沟槽开挖的质量通病主要有:边坡塌方、槽底泡水、槽底超挖、槽底土基受冻、沟槽断面不符合要求、堆土不符合要求等。  1.1边坡塌方成因主要有盲目节省土方,
在我国国内建筑业市场,招标投标已经成为市场运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业务能力要求,是建筑业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对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现状及发展趋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各地区的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工程规模不断扩大,这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较为重要,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先围绕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对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好
现如今,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算和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之中都会有各类问题伴随出现,针对这些问题,就得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制定行之
地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的对房屋建筑的整个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直接决定其安全性及稳定性.所以,在施工之中,就很有必要加强对地基施工技术的管理以及控制.就目前的
我国能源近几年消耗加剧,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因此我国也是全球耗能中排在前列的耗能国家,在各种能源耗费的同时,就需要有关单位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并且找出能够减少耗能的
当前我国周边地区面临“双泛”思想交织、“三股势力”盘踞的严峻考验,复杂的地缘政治现实对我国周边安全与国家利益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当代瓦哈比派”为研究对象
就目前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设计而言,其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及经济成本的浪费.因此要求设计人员在可控范围内满足供水量为基础,设计一个科学
我公司海边泵房循环泵电机系湘潭电机厂制造,额定功率1250千瓦,额定电流159安,磁极数2P=12,额定转速495转/分.为适应电力行业节能降耗的需求及满足供热机组运行要求,公司委
河北省遵化市,宗教历史悠久,宗教文化源远流长.目前,我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一应俱全,共有信众8140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2%;经省宗教部门批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