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激素当“老虎”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gziji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女性在遇到月经问题就医时,医生会建议激素治疗。此时女性就会很警惕,认为激素很可怕,还会带来发胖、长斑等不良影响。对此,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院院长刘宇新表示,雌激素不但不是“老虎”,而且素有“美丽素”之称,用好激素的关键就是要遵医嘱。
  女人的健康自信来自激素平衡
  健康女性卵巢和肾上腺的腺体产生各种激素,这些激素掌控着女性月经、新陈代谢及睡眠,它们通过肝脏、肾脏及消化系统代谢,最终排泄掉。但是这条链中的任何一部分出了问题,激素水平就会失衡,对身体的影响也是广泛的。
  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所有问题都集中于一点:雌激素。雌激素,它是女性美貌和青春的源泉。女性第一性征,第二性征的发育,周期性的月经,生育能力,特有的丰韵和婀娜的体态,都是雌激素在起主导作用。它让女人有光滑柔嫩的肌肤,高耸的乳房,窈窕的身材,甚至连女性温柔婉约的性格也是雌激素决定的。
  另外,孕激素对女人也很重要,它是对抗制约雌激素的。子宫内膜长期只有雌激素作用,没有孕激素作用它就会增加长癌的风险。
  内分泌就是体内激素的多少,而激素水平又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皮肤、毛发、体型、性征等身体的方方面面。就女性而言,主要是雌激素、雄激素和孕激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女人呈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一旦内分泌失调,除了会给女性带来身体异常外,还可能导致她们产生焦虑、愤怒、抑郁等许多不良情绪。
  发育不成熟,激素来帮忙
  13岁的梅梅初潮后月经一直不规律,常常是经血淋漓不净,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和生活,每当同学上体育课时,她总是一个人呆在教室,人好像都变得孤僻了。妈妈带梅梅到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可用激素周期治疗。妈妈当时吓坏了,反复询问“这么小的孩子就用激素?”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疾病,可以通过各种激素类药物来调整内分泌,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刘宇新表示,只要注意不同年龄段的月经不调激素治疗原则不同,就是安全的;但如不遵从医嘱、未系统用药,则可能会“雪上加霜”。
  青春期的女孩往往由于内分泌不成熟,导致性激素分泌缺乏、过多或紊乱,发生各种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症状,如初潮后月经不来、出血时间长、淋漓不尽、大量出血等。此时的治疗原则应以止血、调整周期与促进排卵为主,只有用雌激素和孕激素补充体内激素水平的不足,才能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所以青春期的女孩需要补充雌激素,14天后再加服孕激素,同时服用一些止血药物。
  育龄期女性出现月经不调,主要是由于黄体功能不好。当黄体萎缩不全时,就会出现月经后长期淋漓不尽的症状。刘宇新说,治疗育龄期女性的月经不调,首先要排除一些病理原因,如怀孕、带环产生的出血、子宫内膜疾病及肿瘤等。确诊后再进行孕激素治疗,调整周期。
  功能衰退,补充激素利大于弊
  刘女士近来总是心烦意乱,失眠多梦,月经也开始减少,每当她发脾气的时候,朋友和家人都说“你更年期了吧?”想想也是,是不是自己真的更年期了?刘女士去了医院,经过激素水平测试,医生建议适当补充激素。刘女士当时就拒绝了:“别更年期没推迟,我再得癌!”
  当然,对于女性来说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年龄还是围绝经期,与更年期妇女雌激素减少的相关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尿失禁等。刘宇新介绍说,在中华医学会主办内分泌年会上,国内众多妇科医学界泰斗曾共同发起妇科医生“关爱更年期女性”的倡议,300位妇科医生一起签名,共同呼吁关注更年期女性健康问题,并号召全国3万多名妇科医务工作者从自己做起,重视女性的更年期问题,自身合理使用激素补充治疗产品,并积极推广自身经验。
  围绝经期的健康危害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相应减少导致的。所以说“围绝经期”是女性补充激素最好的“时间窗”。把握这一阶段进行合理的补充雌激素,可以有效改善围绝经期不适症状,延缓衰老的进程,更重要的是能够降低老年后骨质疏松、心血管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但是,如果错过这一时期,患病风险就会加大。刘宇新说:“遗憾的是,目前我国仅有1%的绝经女性进行了激素补充治疗,这和人们对激素的种种误解有关。担忧使用雌激素补充会增加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这种担忧没有科学依据,目前世界各国大量的医疗实践证明,激素补充治疗与癌症的关系并不明确,只要遵照医生的指导科学使用,除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缓解更年期症状外,还可以获得很多的额外益处,相比之下,利远大于弊。欧美国家有超过40%以上的更年期妇女使用激素药物补充,而绝大多数中国女性在绝经后都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美丽素”:没有肥胖只有美丽
  王大姐刚刚进入更年期,听人说这个年龄应该补充雌激素,便来到医院想听听医生的意见。在了解了补充雌激素的作用和方法后,她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这个年龄本来就担心发胖,那用了激素会不会更胖呢?”
  雌激素的减少,相当于触发了女性快速衰老的开关。“其实很多人拒绝补充使用雌激素,除了听说有致癌风险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爱美女性认为激素会让人发胖,这都是对雌激素的误解。实际上,女人上了年纪普遍发胖一是因为身体代谢变缓慢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雌激素的减少,因此雌激素才有“美丽素”之称。
  刘宇新进一步解释说,激素是起调节作用的一个化学物质,人体当中已经知道的激素就有二百多种。二百多种各自管各自的功能,它涉及到很多的系统、器官。那么通常我们印象当中能够导致发胖的激素实际上只是二百多种里的一种,就是糖皮质激素。大家熟悉的激素类药物,比如强的松,它是负责调节糖代谢的,所以它会引起发胖。在治疗内分泌疾病当中,妇科调经用的雌激素、孕激素,有时还有雄激素,是性激素类别里的部分成员,它们跟咱们说的发胖激素是不一样的。
  刘宇新最后表示,了解什么是激素,它们怎样各司其责,才能消除大家对激素的误解。激素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遵医嘱,配合治疗,它们只会让女人更美丽、健康、自信。
其他文献
期刊
周六,女儿来电话与我聊了很多,其中一位女老板的长寿经让我们母女俩都很感兴趣。我将这些记录下来,与您分享。  女儿说,有一天公司最大的老板(占公司股份最多)来了,她现在年龄已经96岁,来到公司主要是检查员工的工作情况。  这位女老板并不服老,她说:“我93岁后才没有开车,不是我不愿意开车,而是政府有关人员怕我什么时候手把不住方向盘把自己撞坏了,所以从那以后到公司都是我女儿开车接送……”。  女儿说,
“还是板蓝根啊!”在江苏卫生厅公布板蓝根可预防H7N9禽流感后,很多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的确,从非典开始,十年间,不管是手足口、甲流还是现在的H7N9,只要有严重的传染病出现,板蓝根总会走入人们的视线。不光如此,在平常生活中,板蓝根几乎家家必备。无病预防,有病治病,板蓝根俨然成为了“万能神药”。那么,板蓝根真的这么神吗?板蓝根真的可以防病吗?让沈阳药科大学的邸东华老师来教我们真正认识板蓝根吧。  
Gitelman综合征(GS)是由SLC12A3基因失活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肾小管疾病,又称家族性低钾低镁血症.我们对2例GS患者进行基因测序,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例1男,21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7年多,加重3个月余入院.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检:血压115/71 mm Hg,无异常体征.辅助检查:血钾2.0 mmol/L,血镁0.62 mmol/L,24 h尿钾147
期刊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仅仅多吃了几颗感冒药,竟然要了她的命。日前,解放军第八一医院肝病中心遇到了一例棘手病人,因为在戊肝康复期感冒了,吃了超量的感冒药,之后引起肝衰,突然间撒手人寰。  对此,医学专家提醒,肝炎患者一定要小心吃感冒药。  连吃3天,发生肝昏迷  40多岁的王女士前段时间感觉有些乏力,胃也难受,不想吃东西,还呕吐了几次。随后被家人送到医院就诊,结果被诊断为戊肝。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
9月15日,或许将成为美国华尔街百年以来最为黑暗的一天,苦等不到美国政府援助的金融巨头——雷曼兄弟轰然倒下。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发表电视讲话称:美国可能正在经历1930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此次华尔街金融危机带来的代价是惨痛的,并且引发诸多连锁反应。而本来就萎靡不振的美国汽车工业很可能首当其冲。社会各界纷纷表示:金融危机将对美国的汽车工业和美国汽车市场的复苏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据央视报道,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眼药水超过九成都含有防腐剂,若长期不当使用含防腐剂的眼药水,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  近日,笔者走访多家药店发现,眼药水中的防腐剂种类繁多,普通消费者多不懂分辨。眼科医生认为,眼药水含防腐剂很正常,问题在于眼药水要正确使用,如果只是听信广告,“眼干眼疲劳就滴眼药水”,就非常容易伤眼。  一天用不完的眼药水多含防腐剂  实际上,眼药水里的防腐剂有很多种,在产品包装上都是以具
信息化建设举足轻重,我们必须将其摆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利用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的未来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此外,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远投资项目,靠IT技术人
1 从鞣制的概念看丙烯酸树脂复鞣剂rn丙烯酸树脂用作复鞣剂,普遍认为是从1966年罗姆-哈斯公司推出的丙烯酸树脂鞣剂的专利开始的,此后,丙烯酸树脂复鞣剂逐渐成为绝大部分轻革
曾有媒体报道,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士喝了一杯啤酒差点没了命,送到医院抢救后,医生发现他的病根儿就在于他喝酒前吃了抗生素。沈阳药科大学讲师、主管药师邸东华说,食物和药物发生“矛盾”的主要表现为:有些食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有些食物会破坏药物的结构,有的还会增加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相克”的食物与药物有以下几种,大家要特别注意。  抗生素VS酒、牛奶、果汁  酒在体内先被氧化成乙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