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油田大阳湾延9储层特征及油气分布和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g5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靖边油田大阳湾区位于陕西省靖边县东坑乡境内,距靖边县城约30 km,由北部的大阳湾区和南部的嶆崾涧区组成,延安组延91、延92油藏为本油田的主力油藏。靖边油田大阳湾区为低孔、低渗、低丰度、微含硫轻质常规油中型油田,为边、底水综合驱动的构造-岩性油藏,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对该区块储层岩性、物性、沉积相和储层分布特征的研究,为有利储层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大阳湾油田 延9油层 储层 油气分布规律
  1 引言
  靖边油田大阳湾区域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北斜坡的中东部,区域构造形态为宽缓的西倾单斜,坡降5—6m/km。研究区延91和延92顶面构造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在单斜背景上发育若干北东走向的低缓鼻隆,油田范围内自北而南有三个规模较大的鼻隆,鼻隆幅度小于10m,南北宽1km左右,东西长大于5km。在大鼻隆的背景上,发育一些次一级隆起,规模很小。这些次级鼻隆多由差异压实作用形成,与延92砂体发育部位基本一致,对油气聚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 储层特征
  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研究区延安组延9触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如图1所示),具有近似的岩石学特征。
  延安组延9砂岩矿物成份主要为:砂岩成份中碎屑颗粒约占总量的82.1~89.6%,平均88.0%,主要以石英为主(如图2所示)。石英含量变化较大,占碎屑总量的32.1%~66.5%,平均49.5%;其次为长石,含量在12.1%~31.2%,平均25.2%;再次为岩屑,含量7.3%~26.2%,平均13.3%,岩屑主要是变质岩岩屑,其次含有少量火成岩岩屑,胶结类型为孔隙型(如表1所示)。
  填隙物含量10.4%~17.8%,平均11.2%。填隙物中一般杂基含量明显大于胶结物。杂基主要有高岭石和水云母;而胶结物类型则较多,主要有铁白云石、硅质、菱铁矿、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和绿泥石膜等。
  2.2 储层物性特征
  据靖边油田大阳湾区延9共计92个含油层段统计,岩芯分析孔隙度最小值9.4%,最大值20.5%,主要分布范围14-17%,所占样品数量82块,占89.13%,平均为15.13%,渗透率最大值219.8md,最小值0.3md,主要分布范围10-30md,所占样品数量62块,占67.39%,平均为25.08mD。属中、低孔隙度、中、低渗透率储层,储层物性较好。
  3 沉积相特征
  本区延9为曲流河亚相沉积[1],对于曲流河,由于天然堤、决口扇和河道沉积物常共生在一起,位于河道两侧,将其统称为河道沉积。在平面图上表示时,将砂体最发育(砂地比值>0.7)的区域,定名为边滩砂坝,砂体沉积较为发育(砂地比值0.7~0.4)的区域,定名为河道,砂体沉积不发育[2],泥质及粉砂质占主体的沉积区(砂地比值<0.4),定名为河道间。
  4 储层分布特征
  油藏主要受控于砂体发育情况[3],油层主要曲流河道砂岩沉积带。本区延92砂地比最高,延91次之。单砂层平均厚度以延92最厚,延91次之。砂层层数延92少于延91(如表3所示)。反映出两个亚组间砂岩分布的差异比较明显,本区延92储层最发育,含油性也最好。
  延92和延91砂体为带状分布,自上而下,砂岩密度高、低区带的分布有一定的继承性。延92和延91都发育两条河道,但规模上延92的河道大于延91。
  5 油气分布规律
  靖边油田大阳湾区延9油藏在西倾单斜的背景上,主砂体侧翼及砂层上倾方向依赖砂巖尖灭或砂岩变致密对油气形成岩性遮挡,油藏具底水,下倾局部方向见到边水,油水分异较为明显。此外,油层组渗砂层顶面的起伏对油层的控制作用比较明显,渗砂岩顶面海拔高的部位往往含油较好,油井产量高,渗砂岩顶面海拔低的部位往往含水较多。以该油田主力油层组延安组延92为例,处于渗砂顶较高与砂层较厚的地段,一般含油性普遍见好,二者具有较好的配置关系。
  6 结论
  (1)研究区延9油层组岩石薄片鉴定结果,延安组延9主要为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具有近似的岩石学特征。
  (2)延9储层整体上孔隙度-渗透率有比较好的相关性。属低孔,低渗透型储集层。
  (3)研究区油藏主要受控于砂体发育情况,油层主要曲流河道砂岩沉积带。本区延92砂地比最高,延91次之。单砂层平均厚度以延92最厚,延91次之。砂层层数延92少于延91。反映出两个亚组间砂岩分布的差异比较明显,本区延92储层最发育,含油性也最好。
  (4)靖边油田大阳湾区为中浅层、低孔低渗、低产、低丰度、微含硫轻质常规油中型油田,为边、底水综合驱动的构造-岩性油藏,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1] 龙礼文,张春生,唐永.宁夏古峰庄-红井子地区长 8 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A].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22(5):26-32
  [2] 吴小斌. 姬塬地区长 4+5 油藏储层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2006
  [3] 吴元燕,等.油气储层地质[M].北京: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20-45
其他文献
【摘要】山地的地表环境通常较为复杂,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能够较为精确的反应其地质数据。文中就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山地环境下的采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制定出较为完备的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完成复杂地形下的地质数据的采集工作。  【关键词】山地环境 三维地震 技术研究  1 前言  由于技术原因,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采用地震方法进行油田勘探一直无法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山地环境下开展,因此山地环境下探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逐步加大了对石油矿藏的开采,在加大对油藏开采的同时,随之而来开采的巨大浪费现象不断发生,如何提高油藏的评价和产能建设的效率才是目前我国各大油田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钻井速度的提高也直接关系着油藏的评价和产能建设的效率,本文主要以如何提高钻井速度实现提高油藏评价和产能效率。  【关键词】所取得的成就 钻井速度与油藏评价和产能建设的关系
【摘要】油藏地质建模技术是油田地质研究的重要方面,为油田有效开采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油藏地质建模技术的概述,介绍了油藏评价和描述两方面的建模技术。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地质建模的实用性,提出了重要的方法和策略并分别进行了具体说明。最后提出了油藏地质建模的未来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摘要】油田 油藏地质建模 随机建模 建模策略  1 油藏地质建模技术概述  近几年来,储层地质建模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定位技术的发展日渐成熟,其应用也逐步向工业和民用领域发展,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已经有所应用,且效果显著,给油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成为了油田企业在石油勘探开发中越加重视的技术。GPS技术在实践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应不断深入发展,推动GPS技术的进步,使其在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笔者主要介绍了GPS技术在我国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在应用中所体现
【摘要】我国油田分布广,在开发上针对不同的油藏类型以及不同的开发阶段在采油方式上存在差异。华北油田是我国的老油田,在这类老油田的开发上,已经进入到二次开发阶段,对二次开发和三次采油关系的正确认识关系着采油效率的提高。笔者在本文中提出针对老油田进入到二次开发阶段应当遵守“二三结合”的开发模式,在开发时要完成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的任务,同时还要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在二次开发就当的应用,有效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
【摘要】为了能更有效地开发苏里格地区低渗透气田,本文对苏里格地区气田水平井压裂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的技术现状,继而提出水平井裸眼完井分段压裂作为一项先进的压裂技术,为水平井裸眼完井分段压裂能顺利进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具有重要作用。随后就裸眼封隔器这一新型工艺进行了相关研究。进而提出了水平井压裂工艺优化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平井 裸眼封隔器 分段压裂 优势特点
【摘要】华庆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华庆油田三叠系长6属半深湖-深湖相沉积环境,油层分布主要受浊积水道控制,为岩性油藏,原始驱动类型为弹性溶解气驱,属超低渗透岩性油藏。砂体规模大且分布稳定。砂体厚度10-40m。适合用水平井的模式大规模开发,增加单位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从而为老油区的再次振兴提供动力。  【关键词】快速钻井技术 华庆油井 应用  1 概述  2012年川院40185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