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改革,始终要发生在课堂上。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陈光培校长一直坚持以课程改革为载体,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进行学校建设。学校结合自身“阳光教育”特色,运用教育智慧,开启了以构建“三性四步阳光课堂”为主题的“品质课堂”建设行动,踏上了领跑素质教育的内涵发展之路。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深入扎实的进行“阳光课堂”框架研究,构建舒展灵性、张扬个性、充满人性的“阳光课堂”体系,找到了一条规范教学、提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最终成为教师理解、讨论课堂所共用的基础语言。
“阳光课堂”是以“生本教育”理念和学校“阳光教育”办学理念为引领,充分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学习内需、学习权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
“阳光课堂”三性特征
(一)思维之灵性
教师通过巧启发、巧激励、巧设景、巧悬念,激发学生思维和想象;凭借高超的教学机智和高度的教学敏感,关注学生课堂上的每一个微小细节,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在进行价值判断后再生成利用,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成的活力,充满思辨与灵性。
(二)表现之个性
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行为表现是课堂是否具有个性的体现。阳光课堂个性表现之两方面:一方面,教师的教学风格要有别于其他教师,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体现自身的修养与气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展示与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方法,激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三)情感之人性
以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阳光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安全自由的课堂心理氛围使学生能承认自己而不怕别人笑话或讥讽;能实话实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用不寻常的方式来进行思维与想象。“阳光课堂”使学生具有了“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基本态度,能让学生自由舒畅满怀信心地学习。
“阳光课堂”四步模式
模式轮廓:激趣导入→自主立标→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模式特征:1. 适应于各科课堂40分钟学习的思维流程。2. 课堂上学生活动是“明线”,教师的教学是“暗线”。3. 课前的充分“预设”与课堂的自由“生成”相呼应。4. 一步一达标,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第一步:激趣导入。
兴趣激发,进入学习状态。本环节强调情境,要求教师依据自己对当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内驱力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所需要的状态。
第二步:自主立标。
小组合作,达成学习愿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阳光课堂”让学生按照自我需求达成学习目标,并形成清单。本环节是“阳光课堂”核心所在,课前教师要基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而学生则要基于以往课堂学习的经验设计“学习目标”,课堂上师生、生生交流互补,使各个小组的学习愿景以清单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为了制定既准确又具特色和个性的课堂学习目标,我们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课前教师预设教学目标时将目标提炼为层次井然的A类、B类和C类。A类目标为基础性目标。B类目标是一堂课中最核心的最有教学价值的与课程标准一致的目标,也是“这一课”区别于“其它课”的标志。C类教学目标可视为这一课的附属性目标和延伸性目标,根据学科和课型不同,有的也可写作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这样分类教学目标设置是为了让教师更清晰地把握课堂的方向与任务。
另一方面,为提高学生自主立标的能力,我们重视学生预习习惯培养。各个学科,每一课均设置预习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
第三步: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解决学习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是学生在“阳光课堂”上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组内学生合作探究以小组学习目标为主线,有序的分三个层次进行探究,一是交流简单容易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二是分享学习发现、认识和感受;三是提出自己的问题,将自学过程中的认知冲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本环节力图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充分合作,实现课堂资源的充分共享。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授予方法、给足时间、重视评价。
第四步:交流分享。
全班展示,评价学习成果。一方面,单元小组推荐发言人展示学习成果(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另一方面,相邻单元小组参与评价,交流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善各单元学习小组的学习方法;再一方面,教师参与评价与点拨,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对学生施以影响,弥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疏漏,矫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由以前教师的主观讲授变成平等交流,学生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模仿,这个阶段师生一起把课堂学习氛围营造到最佳境界。
总之,“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力图以激趣立标,舒展灵性;互助学习,充满人性;交流分享,张扬个性来构建阳光课堂金字塔,实现课堂教与学的最佳状态。
科学引领,模块指导,有效构建品质课堂
学校现阶段基本实现了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标,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们还将继续进行探索、实践和研究,更加扎实有效的进行“三性四步”阳光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构建品质课堂。
学校将把“三性四步”阳光课堂研究深入到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上,将课程划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音体美综六个模块。围绕研究的目的进行有针对性地研讨,重点是各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注意的问题,如何进行有学科特点的学法指导等,着力提高各学科、各环节的教学效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将在以打造“品质课堂“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昂首前行,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拓展一片全新的天地。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深入扎实的进行“阳光课堂”框架研究,构建舒展灵性、张扬个性、充满人性的“阳光课堂”体系,找到了一条规范教学、提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最终成为教师理解、讨论课堂所共用的基础语言。
“阳光课堂”是以“生本教育”理念和学校“阳光教育”办学理念为引领,充分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学习内需、学习权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
“阳光课堂”三性特征
(一)思维之灵性
教师通过巧启发、巧激励、巧设景、巧悬念,激发学生思维和想象;凭借高超的教学机智和高度的教学敏感,关注学生课堂上的每一个微小细节,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在进行价值判断后再生成利用,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成的活力,充满思辨与灵性。
(二)表现之个性
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行为表现是课堂是否具有个性的体现。阳光课堂个性表现之两方面:一方面,教师的教学风格要有别于其他教师,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体现自身的修养与气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展示与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方法,激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三)情感之人性
以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阳光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安全自由的课堂心理氛围使学生能承认自己而不怕别人笑话或讥讽;能实话实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用不寻常的方式来进行思维与想象。“阳光课堂”使学生具有了“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基本态度,能让学生自由舒畅满怀信心地学习。
“阳光课堂”四步模式
模式轮廓:激趣导入→自主立标→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模式特征:1. 适应于各科课堂40分钟学习的思维流程。2. 课堂上学生活动是“明线”,教师的教学是“暗线”。3. 课前的充分“预设”与课堂的自由“生成”相呼应。4. 一步一达标,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第一步:激趣导入。
兴趣激发,进入学习状态。本环节强调情境,要求教师依据自己对当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内驱力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所需要的状态。
第二步:自主立标。
小组合作,达成学习愿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阳光课堂”让学生按照自我需求达成学习目标,并形成清单。本环节是“阳光课堂”核心所在,课前教师要基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而学生则要基于以往课堂学习的经验设计“学习目标”,课堂上师生、生生交流互补,使各个小组的学习愿景以清单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为了制定既准确又具特色和个性的课堂学习目标,我们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课前教师预设教学目标时将目标提炼为层次井然的A类、B类和C类。A类目标为基础性目标。B类目标是一堂课中最核心的最有教学价值的与课程标准一致的目标,也是“这一课”区别于“其它课”的标志。C类教学目标可视为这一课的附属性目标和延伸性目标,根据学科和课型不同,有的也可写作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这样分类教学目标设置是为了让教师更清晰地把握课堂的方向与任务。
另一方面,为提高学生自主立标的能力,我们重视学生预习习惯培养。各个学科,每一课均设置预习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
第三步: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解决学习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是学生在“阳光课堂”上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组内学生合作探究以小组学习目标为主线,有序的分三个层次进行探究,一是交流简单容易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二是分享学习发现、认识和感受;三是提出自己的问题,将自学过程中的认知冲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本环节力图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充分合作,实现课堂资源的充分共享。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授予方法、给足时间、重视评价。
第四步:交流分享。
全班展示,评价学习成果。一方面,单元小组推荐发言人展示学习成果(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另一方面,相邻单元小组参与评价,交流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善各单元学习小组的学习方法;再一方面,教师参与评价与点拨,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对学生施以影响,弥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疏漏,矫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由以前教师的主观讲授变成平等交流,学生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模仿,这个阶段师生一起把课堂学习氛围营造到最佳境界。
总之,“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力图以激趣立标,舒展灵性;互助学习,充满人性;交流分享,张扬个性来构建阳光课堂金字塔,实现课堂教与学的最佳状态。
科学引领,模块指导,有效构建品质课堂
学校现阶段基本实现了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标,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们还将继续进行探索、实践和研究,更加扎实有效的进行“三性四步”阳光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构建品质课堂。
学校将把“三性四步”阳光课堂研究深入到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上,将课程划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音体美综六个模块。围绕研究的目的进行有针对性地研讨,重点是各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注意的问题,如何进行有学科特点的学法指导等,着力提高各学科、各环节的教学效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将在以打造“品质课堂“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昂首前行,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拓展一片全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