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新理念,打造新型历史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的课程理念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打造新型的历史课堂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发展的必然的趋势,历史学科作为高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自然也逃不开新课改的大潮。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体会,总结了几点创新历史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希望能够为历史学科素质化的推进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理念;新型课堂
  历史学科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始终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都是按照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解新知识、巩固练习这样一个固有的顺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发挥,教师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传授,可以准确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那就是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读死书、死读书”,影响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此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很多的挑战,因此,对于如今的高中历史教师而言,如何强化新理念,为学生打造一个新型的历史课堂成为了历史教学中需要重点探究的课题。
  一、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进行互动的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双方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自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了影响教学活动效果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是一个单纯地教和单纯地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并不平等,这也是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被忽视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首先就要从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入手。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就是一个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流向不一定是从教师到学生,也有可能是从学生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并不是绝对的真理,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相关的交流和探讨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于学生提出的建议教师要虚心接受。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下,教师和学生就不再是简单地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关系,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伙伴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影响下,整个教学模式都会发生变化,会更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二、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其中一大亮点。在历史课堂上,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知识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学生在受到情境感染以后,可以有效激发起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为了保证教学情境的有效性,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创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多媒体工具、设置悬念以及各种学生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笔者在给学生上到“戊戌变法”这课的内容时,就用一个问题给学生创设了教学情境:“如果当时袁世凯没有告密,戊戌变法是不是能够取得成功呢?”借着这个话题,班级里的学生开始相互讨论起来。经过一番的讨论,学生中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袁世凯没有告密,戊戌变法有可能取得成功,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即使袁世凯没有告密,戊戌变法依然会以失败告终。面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笔者找了几个学生作为各自观点的代表,然后再以辩论的形式让他们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就这样,在学生的激烈辩论下,学生从多方面探究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深刻地认识到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历史必然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讲的话很少,大多数都是学生自己在讨论。可以说,一个问题引发的小型辩论赛就把这节课最为关键的内容收入了囊中,很好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创新课堂结课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结课环节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堂结课可以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使得教学效果得以巩固和深化。然而,很多教师在结课环节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导致结课环节学生的兴趣低下、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在课堂结课环节也要努力做到创新,通过创新的结课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结课的效果。在历史课堂的结课环节,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习题训练、制作表格、设置悬念、构建知识网络、数字整理等多种方式进行结课,通过多样的结课方式,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又可以提高结课方式的针对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完了《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时,教师就可以用一、二、三、四这四个数字对本节主要内容进行小结:一个核心指的是民主制,两大特点指的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三大机构分别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四大创新则包括差额选举制、比例代表制、议会制、任期制,经过这种数字总结的方式,不但令教学内容清楚明了,还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只有创新才能够获得不断的进步,教学活动当然也是如此。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借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有效经验,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用新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效果,为学生创设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更加新型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够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素质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付艳珍.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年第10期.
  [2]张淑平.浅谈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要求[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王昌史.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讨论的研究[J].新教育,2012年0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初中阶段,生物教学的主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们基础性的生物知识,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素养。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
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成为真正的探索者。但并不是让学生操作了,就一定促进了思维发展,那种只把操作活动当成是一种形式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其发展,反而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负面影响。结合实际教学,我
应用小波分析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型.首先,利用静态小波分解将原始 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序列分解为不同频段的小波系数序列;其次,将重要的气象因
通过对2015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空气污染状况及其与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内在关联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2014年同期相比,2015年12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尤其京津冀及其周边省份的空气质量偏差,而华南及西南地区空气质量偏好;2014—2016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是自20世纪有观测以来最强的1次厄尔尼诺事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异常偏高,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引起东亚大槽减弱,我国东部低层出现南风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通过语文课程实施的,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还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口语交际”纳入了教学内容,并明确规定: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和手脚,促使学生的有效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记忆力增强,学习潜能也得到高效发挥。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也说过:“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因此,情感因素是决定英语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实施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在职高英语教育而言,情感的教育功能更
在中学英语学习中,如何扩大基础词汇量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也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此浅谈了几种方法。  增加大脑中英语词汇的储存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中国境内学习英语,学习者要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意识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资源,经常接触英语,靠自身不懈的努力。讲究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在词汇量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的思维活动
【摘 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多媒体工具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常见的工具,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多媒体工具具有很多的优势,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的使用不当,也常常让多媒体教学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简单介绍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优势和弊端,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理性对待多媒体工具,扬长避短,更好地提升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多媒体;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