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ikd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长期紧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办学永恒的主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学风的现状,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了成因,并从端正教风、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三个方面探索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 学风建设
  学风即学习的风气,包括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态度与方法等等。学风是一所大学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孕育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沃土,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对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个性修养、治学理念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长期紧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办学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高校学风建设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风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高校学生学风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学风问题日益突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生就业市场化等复杂背景如何抓好大学生的学风,已成为众多高校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状
  现状一:部分同学学习纪律涣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有些同学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远大理想和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个别不靠素质靠后门的现象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心态,部分学生缺乏自觉的学习积极性,内在学习动力不足,课余看书的学生少。现状二:学习习惯不佳。部分同学没有完全把握大学教育阶段的特点,没有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没有养成积极、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少数学生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二)影响因素
  大学生不良学风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是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社会因素: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办学理念,在总体和方向上应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则要求毕业生毕业后就能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市场需求是瞬息的、是千变万化的,遵循市场规律。这就造成了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衔接出现偏差,这是不可避免的。高校修正偏差的力度不够甚至还没开始修正,必然会导致个别学生产生“学而无用”的思想。再加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必将影响学习风气,也使得学生产生轻学术、重实用思想,素质教育成效不明显。大多数新生入校前对高校培养及专业内心期望值较高,入校后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混学的情绪和行为。
  2、教师因素:某些教师教学方式陈旧、责任心不强,课堂上吸引力不够,对学生缺乏必要的纪律约束,使部分意志不坚强的学生感觉有机可乘,出现隐形逃课甚至公然逃课现象。
  3、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成长中存在困惑。
  (1)经济上的困扰。高等教育是有偿教育,需要交纳学费、宿费等,而大学生中很多一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家庭,靠贷款支助、勤工俭学等方法维持学业,分散了学习的精力。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视野开阔了,思想开放了,变得爱虚荣、攀比吃穿等,没有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情感上的危机。个别学生对于上大学没有从思想上、能力上、心理上、情感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情感上,有的从未离开父母、有的是独生子女等,不能在情感上独立起来,不会妥善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导致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造成心理上的困惑。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到生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要面临各种从未经历过的问题。如思维方法、人际关系、心理卫生、处事能力、恋爱婚姻等各种问题,由于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使一些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到学习。
  (3)对走向社会信心不足,有的专业不过硬或是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衔接不上,有的心理素质差,有的害怕失败等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4)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科学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在数字化乐园中,大学生在享受高科技给其带来恩泽的同时,其身心也在受着网络负面效应的煎熬,尤其是对那些自制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影响极大,沉迷于网上聊天或玩游戏的现象大量存在。
  二、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1、端正教风是学风建设的关键
  教学工作者的治学作风和学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引导工作对学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大教师要端正教学工作态度,恪守教师职业道德,以高尚的师德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以优良的教风给学生做出模范和榜样。
  2、深化教学改革是学风建设的基础
  教学改革和学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只有端正教风,才能促进学风的规范化。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逐步向培养立体知识交叉型人才发展。因此,构建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通过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满足个性化需求,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长期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
  3、加强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辅导员对本系、本班学风建设负有全面责任。要抓好学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于学生。
  (1)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源泉,没有稳定的专业思想和较强的专业意识,很难搞好学习,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因此,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下决心治本,致力于解决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从而以实际行动积极参加学校的学风建设活动。
  (2)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以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尊重并引导学生形成多元成才观,顺应大学生价值观从“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的趋势。定期在学生中进行学风问题的调查研究,建立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学生关于学风建设的意见、建议。树立学风建设中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组织发动学生大力开展学风创建活动。
  (3)关注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把工作做细。①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②关心贫困生群体,促进学风全面好转。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贫苦生进入大学之后显得较难融入集体,往往缺乏自信心,如果引导不当则很可能沾染抱怨、攀比、自卑等消极情绪。③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时刻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遇到学生家庭出现危机、感情存在困惑、感觉前途黯淡等消极情绪应及时到位的加以疏导,使学生培养阳光心态,积极的面对一切,使学习不受干扰。
  (4)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给予及时恰当的指导。①新生入学时,要加强学风教育。大学学风建设要从一年级开始抓起,这是大学新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所要求的。强化入学教育,搞好新生的学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新生入学教育可以从校情校史、校纪校规、专业思想、大学适应、理想信念等方面入手来实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②二年级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开始接触专业课,此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大学生涯规划。活动宗旨是人生导航,职业导向,专业定位;活动目的是以生涯设计与辅导促进学风建设。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的辅导模式,使得学生在全程辅导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调整自己的人生航向,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不断地奋发向上。③高年级学生应引导他们从内心深处培养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真正的拥有感恩之心,同时对于毕业之后的去向有更加明确的规划。从而使他们更有紧迫感,忙于继续充实自己,继续有针对性的拓展专业知识,同时因为高年级学生较之新生已经比较成熟,引导他们有了责任感之后他们会对“混”大学有很深的负罪感,因此更加上进。
  (5)加强自身知识学习。现在的社会形式和学生工作的特点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辅导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积极倡导建立“在人格上尊重学生,感情上关心学生,工作中信任学生”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这就对辅导员的心理学知识、就业指导知识等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的知识层次应该与时俱进,终身学习,跟上学生的思维,及时疏解学生的各种困惑,对学生的成长做出恰当指导。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风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优良学风需要各个教学环节协作。建设优良的学风并非“采取几个措施”,通过几个短期行为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代人的严格要求、努力拼搏而逐渐形成的,它是莘莘学子赖以成长和发展的源泉,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失去信心,而应该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其他文献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文章从职业学校班主任的角度探讨了以手机为载体的思想教育:把手机当作情感纽带的情感教育,让手机成为理财平台的理财教育。借手机传递良好修养的礼仪教育,给手机加道安全防火墙的安全教育。  [关键词]手机;思想教育;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    近年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作为一种时尚的通讯工具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宠儿”,“手机一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普通
【摘 要】数学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数学对文科班女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寸步难行,更别提课改所提倡的个性学习与发展潜能。本人从从事教育一线的经验及对相关资料的阅读,对这个现象作了调查分析研究其原因,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个性的学习 发展潜能 心理因素 比较学习法    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倡富有个性的学习。但数学对文科
【摘 要】方剂学是沟通中医基础课和临床课的桥梁课程,如何改变学生对方剂学“晦涩、难懂”的偏见,使学生真正喜欢上方剂学是摆在所有方剂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就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期和大家相互交流、不断提高。  【关键词】方剂学 教学 中医康复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简称中康)是通过学习方剂学、针灸推拿、气功、养生等中医课程的康复保健方法与技能,满足社会对康复保健类人才需求的专业。《方剂学》虽不是该专业
初中物理学习阶段是初中学生系统学习物理知识的阶段,也是学生的物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时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既有利于学生了解现代科技新成果在生产、生活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现在就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有关计算进行介绍,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物理单位换算  物理学里
中学化学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这是我们应该要正视的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荷兰学者弗赖登塔尔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进行解释与分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数学方法,称再创造法”也就是要学生本人把要学习东西,借助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通过活动探究自己去发现。接受和发现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新的课程改革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发现能力。何谓发现能力?发现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项基本能力,人类社会就是通过各个领域的不断发现而逐步走向前进的。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核心。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力、想象力、初步获取知识的能力、简单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正确意见的品质;学会科学地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述自己的见解。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摘要】学生在学习初中几何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原因是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做教材的实施者,还要注意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还要学会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  【关键词】思维能力 主动性 多媒体  初中几何是研究平面几何的,对初学者而言,有一定的困难。按照新课程教材安排,学生进入初一年级就要开始学习基本的几何学习阶段,初中学生在几何题中主要存
数学中充满着美丽,它好象盈盈一池春水,若送来微风,就能荡起阵阵涟漪;若容入小溪,就能奏出动听的乐章;若容人大海,也能掀起阵阵波涛……数学是神秘的,又是迷人的,作为教师,应不断发掘数学之魅力所在,使数学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