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治疗696例米兰标准内肝细胞癌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进一步明确米兰标准内肝细胞癌行微波消融治疗的疗效,亚组分析不同大小肿瘤行微波消融治疗的疗效区别。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行微波消融治疗的米兰标准内肝细胞癌病例资料,分析微波消融治疗的完全消融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比较不同大小肿瘤行微波消融治疗后总生存率等的差异,随访时间3.4~61.8个月。各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总体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复发率等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结果

共纳入696例,消融治疗801处病灶,完全消融率为93.8%(653/696),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7%(12/696)。中位生存期为59.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8%、82.2%、71.7%;局部复发率为13.4%(93/696),肝内远处转移率为40.1%(279/696),肝内总复发率为48.1%(335/696),1、2、3年复发率分别为22.9%、38.4%、46.8%。亚组分析表明,肿瘤最大直径3~5 cm组及≤3 cm组,在完全消融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总生存率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0.61、0.61)。

结论

对于米兰标准内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而对于直径≤3 cm及3~5 cm的肿瘤,微波消融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远期疗效并无明显区别;但如果消融治疗经验不丰富,不能准确运用适形消融及把握个体消融策略,对于治疗直径3~5 cm的肿瘤,应该谨慎处理,避免治疗后肿瘤残留等情况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血液透析(HD)与腹膜透析(PD)对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本院首次行DCD肾移植术患者。按移植前透析方式将患者分为HD组(61例)和PD组(28例),并对两组患者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短期并发症、生化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与HD组患者比较,PD组患者术前透析龄较长,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磷较低(均P<0.05
期刊
目的分析肾损害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活检病理改变特征,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肾损害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血症患者64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用血清蛋白电泳(SPE),和/或血、尿免疫固定电泳(IFE),和/或血清游离轻链(FLC)检查诊断M蛋白血症。按照临床和肾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与肾脏相关的M蛋白
期刊
目的探讨肾去交感支配(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SD)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和微RNA-21(microRNA-21,miR-21)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肾小球微血管损伤情况及中介素(intermedin,IMD)与血管损伤和修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山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首诊为IgAN患者肾组织80例及正常肾组织15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球IMD、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CD31)、血管内
期刊
目的评估Caprini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简称Caprini模型)运用于隧道式cuff透析导管(简称cuff导管)功能不良伴中心静脉血栓(CVT)患者人群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cuff导管功能不良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87例。根据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静脉造影结果分为CVT组及非CVT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原发疾病、既往通路史等)、生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