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三个关系

来源 :党政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它不仅蕴含着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归属与质量规约,也反映着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必然与价值意蕴.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蕴的逻辑架构,厘清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有机关联,对促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入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革命人生起点在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张行恭、张子宏兄弟俩是陈云进入商务印书馆的引荐人。由此,陈云对张家兄弟感铭于心,对他俩始终怀着真挚的情谊。  [关键词]陈云;商务印书馆;革命起点  2020年,笔者在撰写《赵祖康传》 ①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赵祖康夫人张家惠的两位兄长张行恭、张行宽曾经做过一件事情,当时悄无声息,后来却成为中国现代
习近平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纵观干部成长规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
法治思维是运用法治理念、法律规则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本质上区别于人治思维,强调以合法性判断为逻辑起点,决策与行动过程必须在理性思维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人民中心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运动中所表现出的始终如一的价值逻辑,是它从弱小变得强大、从胜利不断走向新胜利的基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