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关注学生人格的养成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是一定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优良人格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 人格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153-01
  
  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为中学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新课标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理念是这么阐述的:“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人文素养教学,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历史课是人格教育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一、正确领会新课程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新课程下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从“教教科书”转变为“用教科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
  
  二、善于挖掘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格的熏陶和激励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十几岁的青少年最容易接受情感性的东西,最易被生动的、兴趣盎然的人物故事所感动。优秀历史人物的榜样力量更强大、更真实,更容易为学生所领悟和模仿。新课程充分发掘了历史上那些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的名人言行,彰显了历史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作为直接施教者,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这些教材中生动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三、改革教学方法,实践人格教育
  “一本书,一支笔,教师一人讲到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新课标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讲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时,可以巧妙的安排学生当法官,体验一下罗马的法律。设置这样一个案例“卢修斯是亚历山大港的一个经营行运的小商人,他向发高利贷的大商人加图借贷5000枚金币,并立下契约,半年后归还6000枚金币。可是,卢修斯下半年经营不善,无力还钱,只有一分家产和二十几个奴隶。为此,加图将卢修斯告上法庭。”请同学们分别扮演卢修斯、加图和法官,审判此案并得出结论,等等。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教材内容,让“死”的历史知识真正鲜活起来、生动起来。
  
  四、提高教师素质,感受人格魅力
  每个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在学生人格的塑造形成中至关重要。有调查显示学生在校期间的言行举止70﹪模仿于授课教师。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胜过任何一种教育方式,这是一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最宝贵的教育资源。
  那么我们当代中国的历史教师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呢?我认为,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历史学科是一门教育功能很强的人文学科。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有扎实的理论专业素质。历史教师要自觉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尤其是优秀历史教师更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理论的创造者和发明者,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再次,要有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健康的身体,同时还要有健康稳定、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最后,还要有很强的科研创新素质。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也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历史教师还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五、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我们对学生一次普通的谈话、一声真诚的叮嘱、一句贴心的评语……都会令他们心存感激,从而让学生在感动中增加学习的动力!
  六、构建评价体系,促进人格养成。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应该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加以落实。因此,对学生而言,评价的内容、标准、工具、方法要体现多元化、多样化、科学化、规范化。在评价学生时既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看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总之,通过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而且也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历史学科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都会用一颗博爱之心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我坚信:只要我们潜心研究,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是一定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优良人格的。
其他文献
文本创作,应注重运用言语符号的组合、修饰、形态、变形等方式来实现自己创作文本的意旨;施教者在引领习读者阅读和阐释文本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循这个规律去还原去探究文本所
本文针对高职商务口译教学的现状,强调文化差异对学习口译的重要性,力求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十一五”期间,郧县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了“打造鄂西北教育高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确定了“1836”工作方略,明确了“七大工程”工作抓手,坚持
摘 要:比较法是化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比较法教学有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比较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比较法的注意点:围绕主题,注意侧重;注意反馈,面向全体;教会学生使用比较法。  关键词:比较法 本质 共性 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148-01     比较法是
摘 要: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在教学中突出观点教育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加强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 转变观念 基础知识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河南省图书馆副馆长夏雁同志约我为《河南图书馆学刊》的《名人书缘》专栏写一篇稿子 ,我答应下来 ,但想了好久不知如何下笔。我自知不是“名人” ,但自认为还是一名书生。书
暑期既是教师放松身心的时期,也是补充精神营养的时期。暑期集训无疑是一个为精神“加餐”的良好机会。为了让教师享受色、香、味和营养俱全的“菜肴”,暑期集训的组织者必须精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152-01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不断地传播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在倡导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注重对学生方的情趣培养。以情激趣,寓教于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历史老师怎样才能做到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情趣激励,创设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以为,这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