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航空:第三者的舞步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tianery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的黄金时期,都会有一个飞行员的黄金时代
  7月11日,当李凌志出现在记者视野的时候,眼神沉稳、笃定,透露着同龄人没有的老练。
  军营长大的李凌志,从一个航校出来的“小小飞”到副驾驶用了5年时间。才26岁就领着一份他的同龄人、甚至长辈也无法企及的20多万年薪。车子、房子一应备齐。在外人看来既光鲜又富足。
  然而在李凌志平静的外表下是一颗摇荡不宁的心。“我现在各方面待遇在国内还能找到平衡点,不过不久就要放机长了,我们公司机长的收入在国内属于比较低的,尤其是在上海,肯定是不行的。”
  面对民营航空公司伸过来的橄榄枝,飞行员群体中和李凌志一样心旌不宁者大有人在。
  在国内最大的飞行员内部论坛上,有关飞行员离职的帖子总是最显眼位置的热帖。那是飞行员们自由发言的舞台。
  一页页地翻看,你不禁会感到惊讶:为什么他们是那么群情激愤?是什么让这个带着美丽光环的人群,变得如此躁动不安?
  毫无疑问,问题的答案和民营航空公司有关,目前的飞行员转会潮,基本方向就是从国有航空公司到民营航空公司。
  民营航空公司到底是搅局者还是鲶鱼,这仍是个问题。
  
  抛绣球的人
  
  李凌志的一些同事跳槽去了春秋航空,他还有朋友去了东星、鹰联、均瑶东部快线等民营航空公司。
  “机长这个级别的,民营航空开出的薪水比我们两倍还要多。最高的机长有80万,我们机长好的也就40多万。”
  薪水成了民营航空公司吸引飞行员的最主要因素。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向这些民营航空公司的老总们求证这一点时,他们都显得十分低调。
  “我们开出来的薪水比不上国际航空公司,就国内来说只是合理点子吧,只不过原来的企业可能住房,医疗啊,包括小孩上学也管了,我们现在是全部货币化了,具体数额比原来企业高20%~30%。”东星航空总经理汪彦锟说。
  正是这家航空公司,在东航绝食事件中,传闻是飞行员们相中的下家。不过,汪向《瞭望东方周刊》否认了这一传闻。
  春秋航空和奥凯航空也都向《瞭望东方周刊》证实,他们公司开出的薪水要比飞行员原单位的薪水高,春秋航空比国有航空公司同等资历的高15%,奥凯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比例。鹰联更是飞行员们传说中最慷慨的民营航空公司——“机长的年薪直奔100万去了”。
  目前国有航空公司,机长的年薪在20万~40万之间。
  刘捷音从民航总局副司长、国有新华航空的管理层到民营的奥凯公司当总裁,对两种体制的优劣深有体会。“国有企业的工资是劳动人事部规定的,多少级干部拿多少工资,补贴也是有限的:民营企业的待遇相对高一些。拿多了,你就上税。”
  除了待遇,吸引飞行员的还有民营航空公司可能提供的新机遇。春秋航空规划发展部经理张磊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人才梯队里面,因为国有航空人员很多,比如副驾驶已经到了放机长的时候,可能因为名额有限,或有其他的制约因素,放不上去。我们这里人员结构简单,飞行经历到了规定时间,考试之后可能放的机会比较多。”
  “有些飞行员可能能力比较强,在原公司只能当飞行员,到民营航空公司也许能担当一定的领导职务。”刘捷音的这一说法在飞行员转会中得到证实。在民营航空界,甚至还有普通机长充当民营航空公司筹建组飞行负责人的角色。
  除此之外,如春秋航空张磊所说,民营航空公司吸引飞行员的因素还有,“我们的航班都是点对点的,飞行员当天出去,当天就能回来。国有大航空公司航班结构比较复杂,要在其他分基地换航班,要在外面过夜,经常是总部分部调来调去的。点对点飞对飞行员及家属都比较好。”
  
  民营航空公司的制胜法宝
  
  喊着低成本航空口号的民营航空公司,如此财大气粗,能开这么高的年薪招募飞行员,不能不让人慨叹他们的野心。
  毕竟民营航空公司与国有几大航空公司相比,财力,物力都难以相提并论。人力成本抬高,要玩转企业,其他方面的成本控制成为一个制胜法宝。
  明确打出低成本航空口号的春秋航空,不为旅客提供午餐的做法被业界熟知。除此之外,在管理费用、营销成本等方面,春秋还有很多控制成本的措施:
  “臂如我们的机队是同一种空客320机型,这样就比不同机型,多机队,在航材配备和飞机维护、人员配备方面经济很多。”张磊对记者说。
  春秋目前的盈利水平也被业界津津乐道,张磊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今年1~4月我们是打平了。其中2月盈利400多万,5月跟2月相同,6月也处于盈利状态。”
  刘捷音的成本控制法听起来更加有趣:“小到每个飞行员。乘务人员夏天的重量,冬天的重量都量出来。做配载表的时候,用很准确的重量,与国有大公司经常用最高的基础重量比,至少要少两三个人,100公斤就少耗3公斤油啊。”
  “我们两架飞机杂志就有130公斤,飞一小时5公斤油,一天飞10小时,就50~60公斤。其他国有航空公司飞机上,杂志一本就2~3斤。”
  奥凯还打算试点钟点工乘务员,这算得上为控制成本作出的一个创举,但是对于国有航空公司来讲,人员,机构庞大,任何人员的裁减都是让管理层头痛的事。
  “我们是新办的公司,一张白纸从头画。人机比例只有1:80,而国有航空公司平均有1:120。”汪彦锟说。
  除此之外,民营航空公司成本低还有体制原因,其管理层成本无疑比国有航空公司低。在离退休人虽安置等问题上,也没有国有企业那么多负担。
  
  关键是供不应求
  
  民营航空公司所以肯出高薪聘请飞行员,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民航的大环境是:飞行员人才紧缺,尤其是机长。
  由于2004年民航需求的爆发性增长而产生的乐观预期,以及国家外交战略上的安排,2005年民航飞机采购数量大幅上升。截至2005年12月20日,2005年全年采购飞机数量达到497架。这些飞机到2008年全部交付使用后,如果按每一架飞机配四个机组12个飞行员计算,就需要增加6000个飞行员。
  根据国家民航总局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飞行员的数量为12000人左右。在飞行员严重紧缺、民营航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候,飞行员身价倍增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常事。
  在管理者刘捷音看来,飞行员在转会时,过分埋怨国有航空公司体制是不客观的。“将来到新的公司难道就没有问题?国有企业并不是在所有问题上一无是处,有搞得好的,也有搞得不好的。”
  “民营企业同样是这样的,民营企业的股东会,本身有好处,也有坏处,一是意见不那么容易取得一致,二是股 东会会变化的,董事会把总裁炒了,明天组建一个新班子,策略说变就变,相对来说不是那么稳定。”
  已经有民营航空公司打算引进外籍飞行员。春秋航空张磊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国内飞行员代价很高,尽管有五部委意见中的赔偿制度,还是属于有价无市,有的国有航空公司就是赔钱也不放人,引进人员代价比外籍飞行员可能还要高。“我们将来会尽可能减少从国内的引进,转而引进外籍飞行员。”
  但是,作为劳动者,飞行员工作自由流动的权利不能被剥夺。刘捷音认为,在飞行员紧缺的情况下,保持飞行员有限制的流动是对的。
  “譬如五部委意见不能操作,你干脆就冻结,每年开1%~1.5%的口子。适当的流动对大航空公司是有好处的。”
  他的看法很容易找到印证,譬如李凌志所在的某国有航空公司,“2004年几个机长走了以后,公司管理层就提拔了剩下的年轻同志,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待遇。”
  
  搅局者还是鲶鱼?
  
  飞行员转会潮什么时候才会平息下来?无论是公众和业界都会关心这个问题。浙扛丽辉咨询的投资咨询师易伟明的观点是,当飞行员成为一个普通职业时,这波转会潮才会平息。
  易伟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的黄金时期,都会有一个飞行员的黄金时代,比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韩国、日本等。因为空中运输业在经济起飞期是爆炸式增长的,因此,奇缺的飞行人才收入会比公众的收入高许多,社会地位也较高。如果你留意这些国家那个年代的影视文学作品,你就可以发现这一点。”
  易伟明的观点背后,还有一个数据支撑,那就是美国拥有20万架飞机,其中绝大多数是私人飞机,而飞行员数量高达70万人。
  那么,怎样才标志着飞行员已成为普通职业了呢?易伟明的观点是收入比。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目前美国飞行员的平均薪水在12万~15万美元左右,是普通美国人收入的4~5倍。中国城乡居民年收入在10000元左右,飞行员收入至少是这个数字的10倍、甚至几十倍。所以,在中国,飞行员收入远还不是普通职业。”
  那么,民营航空公司的出现,会不会加速飞行员走向“普通化”呢?中国对于航空业,民营航空公司到底是搅局者,还是鲶鱼?
  上海经济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李华芳更认同后者。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中有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一个产业对民营资本开放后,都会有一波大的人才流动潮。改革开放初的长三角轻工业,许多民营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到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找星期日工程师或干脆挖角。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的电子、机电产业迅速发展时也是如此。”
  东航集团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东航已经采取措施以保持飞行员队伍稳定,包括飞行员的待遇、内部的教育培训、制度规章,都在酝酿调整。
其他文献
老百姓都沉醉在祝贺的热闹中,谁也没有注意到不测风云即将来临  9月6日,经济效应可能高达1500亿日元(大约100亿人民币)的男婴诞生在日本天皇次子秋筱宫家,这是日本皇室时隔41年首次迎来的男性成员。男婴的父母一直没问医生孩子的性别,而是事先把男孩和女孩的名字都取好了,因为他们希望孩子的诞生顺其自然。  有关人员保持沉默,以免招致乱猜测——如果是男孩的话 但现在应该面对现实了。老百姓都沉醉在祝贺
前安然的首席执行官杰夫里·斯基林甚至在受审时,还在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我又不是会计”  最近,许多公司高管丑闻不断,均被披露他们将其股票期权的起算日期提早,以确保即使在公司业绩不佳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超常丰厚的回报。其实,层出不穷的不良商业行为中,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在这个养老金和普通职员的福利纷纷人间蒸发的时代,CEO们的贪得无厌让早已寒心的公众在愤懑之余不禁要问,大公司究竟怎么了?  答案可能非
在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上海和北京,常年租房的人口都突破了300万。爱上别人的“家”,已经成为新来者的第一选择  6月对2006年大学毕业的应届生来说,有一个当务之急:不管是离情别绪,还是凌云壮志,都要在7月10日前跟行李一起打包完毕,7月10日,是大学生离校的最后期限。    这里是北京吗    今年,北京将有17.5万应届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其中的大多数要留在北京工作或等待工作的机会,还有大约同等
摘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区域教育质量分析与评价提供了新思路,致力于还原教育系统的全貌,推动区域教育生态的变革。立足于国内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析大数据环境下区域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国内外教育质量评价项目的研究进展、理论模型、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整合分析,提出我国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在于参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元分析模型,揭示区域教育发展规律;
当中国的商品正行销世界时,中华文化却依然在边缘和误读中踯躅、徘徊    8月29日下午3时左右,上海北外滩国际客运码头的上空突然闪电闪雷鸣,旋即风雨交加。这突如其来的雷阵雨使得在现场等候“哥德堡”号入港的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们坐立不安。  4点刚过,这场暴风骤雨又神奇般地停止了。恰巧在这一时刻,本刊记者目睹了这样一幕激动人心的场景:在黄浦江的江面上,以浦东高耸入云的现代化大厦为背景,一艘载满传奇和历
摘要:2011-2015年期间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是通过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打造数字课堂和云教育互动学习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实施策略是在确立发展路线图后,用渐进的方式逐步逼近既定的目标。上海在2010年实施“电子书包”项目,与国际上的实验几乎同步,没有完整的可借鉴的成功经验,需要用探索的精神走出一条新路。该项目综合技术整合关键和
赵宏兴(本刊执行副主编,以下简称赵):蒋子龙老师,您好,我们的采访先从安徽说起。据说天津有很多安徽移民,是当年李鸿章小站练兵带过去的,那里的许多语言只有在安徽才能找到,是一座语言的孤岛,早年天津作家一行还来安徽考察过。蒋老师也多次来过安徽参加文学活动,从这两方面来说,蒋老师对我们安徽还是有感情的,有缘分的。  蒋子龙(著名作家,以下简称蒋):不错,这是经过语言学家和天津民俗专家考证的,天津话中有安
摘要: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全球素养教育对国际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协同进步、人类共同发展至关重要,学习云空间融资源、服务、数据为一体,支持共享、交互、创新的特性,能够为大学生全球素养教育提供支持。为了了解现阶段大学生全球素养水平,该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全球素养结构模型,设计了大学生全球素养评价量表,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广东省四所高校2060名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展开抽样调查。结
摘要:该研究基于“以协同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师混合式研训模型”,从内容分析方法的视角,对教师研训的交互内容、知识建构过程进行了编码分析,发现该模型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在线交互和知识建构,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提高。同时结合混合式研训中发现的问题,从整合个体知识建构与群体知识建构、提高认知冲突与反思能力和推进个性化研训内容与策略等方面对教师混合式研训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协同知识建构;内
恒大集团目前已经还清了所有的欠税款  同“浮躁”的南方相比,上海滩一向平静。而这种平静的表象却在今年被一则“社保案”打破。    百亿“资本图谱”    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月20日发布公告,“接到有关司法机关的通知,张荣坤董事长已被依法逮捕。”张荣坤成为上海社保案第—个公开被逮捕的个人。  在上海滩,张荣坤做事低调诡秘,甚至对家人也守口如瓶。数年来,这位屡有惊人手笔却又深藏不露的低调富豪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