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通草水彩画技艺,弘扬广府文化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echengsh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草画又叫通草水彩画,它起源于十九世纪的广州。它是把植物通脱木(又名通草)洁白色的、有丝绒般质感的茎髓切成薄片后代替纸张,运用西方的绘画原理和水彩颜料,制作成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各种形色人物等广府民间民俗文化的外销画。
  一、做细心的发现者
  学校对通草画的研究源于2008年开展的传统节日文化课题研究。当时我们搜集传统节日文化资料时无意间发现了报纸对通草以及通草画再现闹元宵的情景的报道而产生兴趣并与通草水彩画结缘。在广州博物馆里,色彩艳丽的通草水彩画让参观师生对其产生了震撼,虽然过去已一百多年,但通草画仍能如有鲜活的生命映画清末广州的风情,鲜艳、细致、真实,引起我们对通草水彩画的强烈兴趣。随后,我们通过拜访专家学者,了解到通草画是19世纪广州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是精巧绝妙、独具魅力的广府文化之一,但它又因为通草片的薄脆易断等特性以及绘画的局限、广州城市化的发展而逐步消失于广州人的眼中。而通草画的历史、文化和工艺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德育资源,这正与我们学校的德育研究主题“传承传统文化”理念相一致,于是我们萌发了在学校内研究传承通草画的梦想,我们希望以“通草画”为切入口,让学生在加深对广府文化了解的同时,更能在自主描摹、制作通草画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广州日新月异的喜人变化,激发学生身为现代广府人的自豪感,从而达到“自主体验式德育”的教育效果。所以,学校从2010年起开展了“弘扬广府文化,传承通草水彩画技艺”的研究。可以说通草画这个项目的开展结缘于细心的发现,而在研究中更需要细心的态度。
  二、做用心的研究者
  通草水彩画不光是一门传统文化技艺,它带给我们的还有历史的演变、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时至今天,通草水彩画的绘画方法、使用的颜料由于无历史文献,已无法考究,我们应从哪方面开展研究呢?幸而,我们得到了研究近10年通草水彩画的广州博物馆程存洁博士的支持,以及区少年宫科技部杜宏安老师的指导,在我校老师的努力下,开设以传承“通草水彩画”为宗旨的通草学堂。师生们在通草学堂内共同研究、创作通草水彩画,用心地对通草水彩画这一消失多年的广府艺术瑰宝的创作技巧进行了了解、研究、创新,逐步摸索出绘制、装裱、改良的方法。
  例如通草水彩画的原材料通草片的再加工,因为19世纪时水彩纸的价格昂贵,而通草在广东种植面广,所以就出现了一些工匠专门把这种植物树心切成薄薄的切片,代替纸张创作水彩画,降低做纸成本。而且通草片上色容易,表现力强,经久鲜艳,便于外销。但在今天,因为环境、气候及时代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脱木在广州基本绝迹,我们的学生也只是在佛山的广东舞蹈学校看到过移植过来的通脱木植株,更别说是找到能有一定规格可以切片的通草了。我们有幸见到了从贵州邀请过来的黄玉龙艺人现场制作的通草片,还亲自操刀尝试了一回,真的不容易,自己操刀切割出来的是手指甲大小的通草片,怎么绘画呢?而且由于植株的生长状况及纯手工制作,所以有的只有巴掌宽,有的薄如蝉翼,有的中间有小孔……而且切片的边缘还经常断裂无法使用的,因此可使用绘画的通草片就必须经历再加工,把不能用的切去。而通草片的易脆、易碎、易折断的特性也会使再加工遇上难度,所以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出喷湿加工的方法,并用于绘画上。
  三、做有心的传承者
  通草画的绘画方法在今天已是无从考究,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接近传统,让通草画展现于世人的面前。要让通草画这个项目在学校扎根,就必须要做一个有心的传承者,让通草画在传承中进行实践创新,学校通草学堂的精心打造和用心钻研架起了传承的桥梁,为师生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为了让通草画走入学生的世界,学校把通草画绘制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利用美术课把通草画的历史、通草植物的认识、绘画的方法等让学生进行了解,并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把这些技巧分阶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逐步掌握通草画的创作技巧。低年级同学对笔的控制还有难度,我们就通过观看通草画的历史介绍,让他们初步了解到通草画的知识;然后通过科技兴趣小组的活动,组织学生到广州博物馆参观馆藏的通草画,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等到了三年级后再开始绘画技巧的学习实践。
  通过做有心的传承者,让学生们都参与学通草、画通草、传通草,既陶冶了性情,又提高了审美情趣,还滋养了心灵,对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的体会,也使通草画这一特色项目在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无意中成为了学校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一、导入设计要为新课学习服务   学生爱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课文,不失为好方法。如教学《山市》一文,有教师就从讲述“画皮”的故事导入新课。   从前有个书生,某天路遇一个美丽的可怜女子,把她带回家。他的妻子觉得这个女子不是常人,多次跟书生提出把该女子送走,书生不允,反把妻子赶出家门。后来还娶了这女子为妻。有一天书生回家,无意窥见这个女子把画好五官的人皮贴在自己的骷髅脸上,变成美丽的女子。吓坏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恰当地使用叙事教学法,不仅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解决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一些困惑,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叙事教学法可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营造较真实的课堂环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不同内容及教师自身等具体情况与条件,灵活运用,从而创设出适合学生而又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感恩因素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将感恩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使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语文素质的提高。  一、 挖掘教材的感恩因素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感恩教育 ,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通过渗透的方法,有目的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而作为语文教师,要洞察学生的学习和情感需求,善于挖
工程建设行业专业工作岗位对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要求非常高。但是,传统的、缺乏专业指向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为工程建设方向的学生搭建技能平台时是虚弱的,在引领学生学以致用方面是乏力的。如何与职业能力需求对接?这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提出了新要求。  1. 课程融合的思路  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引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的课堂。高效课堂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的知识满足感。  一、创新的课堂,有利于提高效率  1. 愉快、和谐的课堂,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能够使学生“乐学”,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学
期刊
学习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纲要》)精神,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办学条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师生的幸福感,成功打造幸福校园。  一、转变教育观念,回归教育本真  落实《纲要》精神,构建幸福校园,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回归教育本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回归学校的“育 人”的本位。让学校
如何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授之以渔,使课外阅读真正发挥作用呢?   一、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优良的阅读习惯包括:经常阅读书报,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多问与独立阅读有机结合等。有人曾说,“游手好闲的读书,等于游手好闲”。如果泛泛而读,“一日观尽长安花”,阅读就鲜有收获。阅读时不只是要用眼睛看,更要动脑、动手。“学而不思则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一般人不能达到“固有所览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