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的信仰与坚守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前那个不平凡的夏天,我父亲贺龙和许多日后成为他亲密战友的伯伯叔叔,在中国何去何从的危急时刻,从四面八方汇聚南昌,毅然举行武装暴动,打响了中国共产党人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在这个改变自身命运、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节点,还不是中共党员的我父亲,却站在了党领导下的南昌起义总指挥的位置上。
  我父亲,不,我们的父辈,就是这样的一群战斗者。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之前,国共两党齐心协力进行了北伐战争。作为革命军中马前卒,我父亲率部进军河南,一路克逍遙镇,占许昌城,夺省城开封,与冯玉祥骑兵旅胜利会师。武汉国民政府通电嘉奖我父亲的部队,决定将独立15师扩编为军,授予“国民革命军第20军”番号。
  第20军班师回汉,父亲的官邸一时说客盈门。争取他的有三股力量:一是以高官相许的蒋介石,二是几天后就搞“宁汉合流”追随蒋介石“清共”的汪精卫,三是刚升任第20军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人周逸群。我父亲毫无保留地选择了共产党。
  周恩来通过周逸群做我父亲的工作,希望他率部参加南昌起义,我父亲积极响应,说共产党早就应该走这一步了。为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我父亲从位于英租界的辅堂里92号私人公馆搬进了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鲍罗廷的公馆,与共产党的领导人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等保持亲密接触。7月23日,我父亲率部到达江西九江,谭平山以党的名义,最后试探他参加起义的态度,我父亲说:“南昌暴动无论成功与失败,我都干。失败了,我换上草鞋,再上山拉隊伍!”
  关注中国近代史的人,对1927年8月1日我父亲系着红领带,站在江西大旅社的台阶上下达起义命令的那幅油画都十分熟悉。人们不知道的是,在起义后的南下途中,我父亲在第八次向党递交入党申请书后,才终于在瑞金的一所小学里被批准入党。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父亲在革命处在最低潮、中国的天空最黑暗的时候,追随共产党,坚信共产党一定能取得胜利的那杆信仰的大旗,始终树立在他心中。
  就是凭着这种信仰,他从香港辗转到上海,再从上海辗转回湘西,几年后,又浩浩荡荡地带出了一支红二方面军。
  南昌起义在南下途中失败后,不光是我父亲在继续战斗,把革命的火种撒向湘鄂西和湘鄂川黔,其他的伯伯叔叔也把自己当成火种,勇敢地撒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几个月过去,再几年或十几年过去,百川归大海,他们陆陆续续带着自己的队伍,在井冈山,在瑞金,在延安,重新汇聚在党的旗帜下。
  1955年,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衔授勋仪式,表彰那些在长达20多年的革命战争中,为创立新中国而建立卓越功勋的军事指挥员。这时我们才惊奇地看到,被授予最高军衔的十大元帅,有七位直接或间接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的摇篮。
  包括我父亲在内的十大元帅,在参加南昌起义和其他起义前,差不多都是从旧军队或黄埔军校开始其军事生涯的,有的还成了穿皮靴、住公馆、前呼后拥的大官。但一举行起义,宣布与国民党反动派决裂,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但他们心甘情愿地穿草鞋、走险路,不拿一分钱薪水,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甚至心甘情愿倒在枪林弹雨中。说到底,他们坚守的是共产党人的真理之路、信仰之路,也是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之路。
其他文献
城口县地处重庆市最北端,位于大巴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发展条件差,扶贫难度很大,属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截至2005年底,全县仍有4.28万贫困人口,其中,3万余人居住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寒深石山区,且1.5万人缺地、缺路、缺水、缺电。  2006年以来,城口县围绕“人口下山,产业上山”的思路,按照“迁得出、安得下、稳得住、可致富”的要求,采取“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分期实
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我市广大农村村民的民主意识正在逐步增强,让我们走进江津,去听听——    元旦前,江津市珞璜镇合解村,一张圆桌边,一群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开会。  “现在,村(居)合并后,我们合解村地盘大了,新成立的村党委,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比以前更多。今天,我们召集大伙儿开会,共同商量决定我们村的大事。”合解村党委书记庄太前首先发言。  “按老规矩
2017年5月30日,南岸区广阳镇广阳民间故事传承基地,一场“广阳故事会”如期开讲。  但见说书台上,一位六旬老人身穿蓝色大褂,右手拿折扇,左手持案板,上台鞠躬,开始讲故事。  就听“哐”的一声,案板惊响,老人讲起了当地民间故事《枇杷姑娘》:“话说咱们广阳镇有一个枇杷姑娘,她种的枇杷又大又甜,能卖到30多元一斤。她怎么这么厉害,且听我慢慢道来……”  台下,上百名听众围坐一堂,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老人
王炯同志简介    王炯,男,汉族,1964年9月生,河南淮滨人,大学,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重庆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1981.09—1985.07 武汉钢铁学院冶金系压力加工专业学习  1985.07—1988.02 武汉钢铁公司冷轧厂轧钢一车间技术员  1988.02—1988.09 武汉钢铁公司冷轧厂平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光辉节日。我身为一名解放军老战士,参战十余年,立功十余次,受奖几十次,负伤多次。我能活到现在,深感幸运。像我这样的幸存者,在建军90周年之际,不可能不怀念那些在历次大战中因奋不顾身与敌人拼杀而倒下的战友。  开封战役中,班长牺牲了。正当我们准备将他和另外兩名战友的遗体送去掩埋时,突然接到立即撤退的命令,因为敌人追来了。我们只好把遗体交给当地群众掩埋,边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是一种心无旁骛、志如磐石、锲而不舍的技艺追求,也是一种敢于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更要着力培育、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这也是我们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必须回答好的一道“考题”。 
编者按:在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也处于升级中,孕育拉动经济新需求的“新三驾马车”:深度城市化、消费升级、“一带一路”引领下的全球化4.0时代。如何驾驭好这“新三驾马车”,本刊精编一组文章,以资参考。  在全球范围“黑天鹅”事件频频显现的2016年,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蓄进,走势分化的同时,总体运行平稳,增速换挡的同时,出现结构优化、动能转换、方式转变等积极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没有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还是没有抓住,这两次出局使我们饱尝苦果。中国之所以没有抓住前两次工业革命,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没有及时抓住变革契机,未能培养出适应工业革命需要的人才。  現在正在酝酿中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正处在一个新复兴时期,不能再错过。此前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拥抱第三次工业革命,关键是教育要培养出适应工业革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在第三次工业革
编者按:由万州区委组织部干部谭大松创作的长篇小说《七叶一枝花》从2018年7月6日开始在中共重庆市委党建门户七一客户端连载以来,受到读者广泛关注。《七叶一枝花》共46章、22万余字,讲述了一群投身于脱贫攻坚的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将贫穷落后的七曜县五药乡光明村引向康庄大道的故事,塑造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党员干部、农村群众形象。为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小说主旨,本刊约请文艺评论家张永权撰写了这篇评论。  在决战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根据江津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建设“双百”大城(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和千亿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以及珞璜镇被确定为重庆市重点规划打造的大工业基地、大物流枢纽、大型聚居区等契机,珞璜镇党委、政府确定了“一二五”工作思路,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富裕珞璜、幸福珞璜。  所谓“一二五”工作思路,“一”就是坚持“以工兴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