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地理图文翻译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n_sm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地理图文翻译能力”指的是具备把各种图与文字相互间的翻译能力。如,读图解说成文字;图与图之间的转绘,变式能力;教材文字转绘成思维导图或知识树或核心概念建构图;文文之间化繁为简转述概括能力。此外,还养成地理规范表达、交流、动手能力。本文提出了培养学生图文翻译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实践研究的意义与思考。通过培养学生图文翻译能力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力,能有效提升学生评价成绩,是促使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观念、地图技能、综合思维、空间视角)养成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地理图文翻译 课堂教学策略 提升成绩 核心素养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法国著名翻译能力研究小组(PACTE)将翻译能力分解为六个因素:①双语能力;②语言外能力;③转换能力;④职业能力;⑤心理能力;⑥决策能力。其中③⑥是关键能力。从学科角度来说,培养学生地理翻译能力就是——图文翻译能力。在知识内容迅速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的当下,捕捉信息、判断分析各种图表,概括各种文字材料,并能准确简洁清晰表达的能力更凸显重要了。况且,地图可以检验教师教学水平,也可用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我们把它们联结起来作为主打能力,是地理教学基础,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具体体现,更是提升學生成绩评价的有效方法。
  实践出真知!为了实现培养学生图文翻译能力的目标,笔者在地理课堂主阵地进行教学探索,主要分四个阶段采用不同角度教学策略进行研究论证,获得较大的收获。
  第一阶段:读图翻译成文
  首先,我们在七年级上册《地图》这章,以地图三要素为核心手把手教会学生读图、识别地图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然后对各种各样地图进行简单分类教授。如:平面图、政区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高线地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景观图、漫画图、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天气符号等地图。接着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掌握读图技巧,训练学生能准确清晰、简明扼要进行说明、介绍、表达。
  例如,读图“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美国本土降水量分布图”,说一说哪个农业带最适宜种植喜湿热水稻?A小麦区 ;B玉米带 ;C乳畜带;D棉花带
  学生翻译分析:水稻喜热喜湿,说明要有较高的热量和灌溉水源。只有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才会高。应该选择在棉花带或者亚热带作物带。选项中只有棉花带,因此选D。
  第二阶段:读图翻译变图
  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读图,获取信息,然后化繁为简转绘成变式图或者把新图转变为熟悉地图。这样有助于主干知识的掌握,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读懂更多的“图”又能打破思维定式,增强思维灵活性,有利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1984年12月31日我国首次在南极地区建设长城站(58°E,62°S),我国首个南极内陆昆仑站(77°W,80°S)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读南极地区图,判断昆仑站在长城站的什么方向?
  阅读极地地图需要空间思维,它是初中生学好经纬网的“拦路虎”。面对这种较繁杂艰涩的地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经纬度入手转绘成平面图,如下所示则简易直观多了。
  最后学生很快得出答案: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
  第三阶段:从“文”到“文”的翻译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所给材料提炼出该段文字中的核心概念,关键词,进行缩写、分析、总结性翻译,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高度概括表达能力,有效提升考试评价成绩。例如,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长株潭的内部差异与联系》,请学生阅读课本第二段文字:
  第四阶段:读文翻译作图(表)
  首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习题材料、新闻报道、历史摘记等文字材料,读懂含义,然后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转绘为各种各式地图、图表、知识树图及思维导图。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培养学生动手绘图能力、观察能力,同时增加地理学科趣味性,很多学生更爱地理了,在学中玩,乐中学。例如,七年级上册“五种基本地形类型”,教材的文字是: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学生会理解,但落实到地图中去辨认又是另一种差距了。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文意转绘成示意图后一目了然,高效简约美。
  又如,“我国华北平原农作物熟制有一年两熟”,很多学生只停留在文字层面上的记忆,但是并不真正理解时间究竟是如何的?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绘制图表促理解。
  有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80%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我们进行的地理课堂“图文翻译能力”教学实践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地理视觉刺激,通过图文并茂激发右脑,促进学生全脑学习,发挥大脑的整体优势功能,最终帮助学生在地理统考、中考中脱颖而出!轻松实现我们教学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晋江市华侨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中被推崇的主要的教育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只是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是意在培养学生在语文上的综合能力和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不断受到重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情境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情境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通过情境设计在教学中不仅提高了
【内容摘要】国内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下,农村乡镇教育发展获得了较多关注,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紧迫感也不带增加。当前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本文将对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事宜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专业能力提升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学 教师 专业能力  从整体上来看,国内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但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能力无法满足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基本要求也是不争事实。现阶段,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实施,教学理念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发生了巨大转变,“德育教育”一词的出现引发了广大教育者深刻的思考,于是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性。体育学科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为学生渗透德道理念,从而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初中体育 德育教育 教学思考  德育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有意
【内容摘要】初中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中,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在教学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每章节都有探究性学习环节。在数学活动课中,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如何科学有效的开展好数学活动课做一详细的分析,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活动课 开展计划  在新课改下,数学活动课
【内容摘要】自从课程改革开始,传统的讲授法就饱受诟病,很多人把讲授法和一言堂混为一谈。笔者一方面试从初中生的心理认知发展特点、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讲授法自身、普通初中的学情四个方面阐述讲授法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外从讲授法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具体形式来阐述讲授法并不过时,依然使历史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关键词】讲授法 传统 现代 契合  自从课程改革开始,传统的讲授法就饱受诟病,很多人
电磁学是高中物理的重难点,许多学生感觉该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直观感受电磁学中某些中的概念或原理,而类比教学法作为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探究物理规律的教学中时常用到。巧用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借助熟悉的知识理解快速加深对新概念、规律、原理的认识和应用,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树立物理学习自信心。  一、类比法在磁感应强度概念中的应用  在进行磁能感应强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电场强度进行类比教学。
【内容摘要】自我对话是主体开展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书面、心理或口头反思,其科学实施能引导主体有效管理情绪、学会包容他人、成功建立自信、培养理性思维。这种能力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对话 思想品德 心理 发展  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初中生情绪不够稳定、易冲动、缺乏自信,自我反思的意识淡薄,“三观”尚未定型,其思想品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文章主要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完美结合的角度,论述实现初中历史教学最优化的几个主要途径以及优势。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 有效课堂  信息化、知识化的新时代,教育体制得到改革和完善,丰富了课堂内容,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课堂与信息社会的接轨。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有得天独厚的优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小学教学的一个组成环节。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已经成了教育的新关注点,这对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让教师明白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硬性要求,使小学数学教学能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一步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非凡,本篇文章结合相关教学经验,从核
【内容摘要】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创新之下,教育逐步从应试型走向素质型,教学的空间也得到极大的扩展,其中强化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突出。在此背景下,教师、学生也逐渐深化了对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并且该课程的教学也在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及效果。就此,本文则主要以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其生活化的作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具体探讨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