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催化氧化对含二甲胺废水处理的研究

来源 :广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454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对有机化工废水中有机氮的去除能力并寻找出最佳工艺参数,本文对模拟有机氮废水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实验.以有机氮(ON)浓度为140 mg·L-1的二甲胺水溶液为模拟废水,分别考察了反应pH、双氧水投加量对臭氧催化氧化去除有机氮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4g/L时,反应pH为8~9,双氧水投加量50%(按质量计),臭氧催化氧化对ON的去除效果最佳,且臭氧投加量越多,臭氧催化氧化去除ON效果越好.
其他文献
学位
针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应用的全混流反应器,在参数敏感性区域,由于一个或多个操作参数的微小变化,会导致热点温度的急剧增加,出现飞温,严重影响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因此,热稳定性是CSTR设计与操作中最关键的问题.本文针对CSTR热稳定原理、一般调节手段和操作参数对CSTR热稳定性的影响,介绍几种CSTR反应器热稳定性的判别方法.
学位
学位
蓝藻生物量是水华形成的基础物质条件,准确预测蓝藻生物量的变化规律有助于进行湖泊治理.本研究收集了2003年至2018年太湖的气象、营养盐和叶绿素等数据.皮尔逊结果显示叶绿素与TN、氨氮及风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TP、COD、温度和日照时长均星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理论分析筛选出影响太湖蓝藻生长的主要因子为TP、COD、风速、温度和日照时长,并利用lstopt 6.0软件快速且精准的建立蓝藻生物量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其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和8.92.Mann-Ken
目的:找到制备含有特定活菌数的菌悬液的方法,为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浊度计法制备标准浊度的浓菌液,再进行梯度稀释后做活菌平板计数.结果:在1号麦氏浊度下,铜绿假单胞菌菌悬液、大肠埃希菌菌悬液稀释至10-7,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稀释至10-6后3 mL菌液+7 mL稀释液,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生孢梭菌菌悬液稀释至10-6,白色念珠菌菌悬液稀释至104后3 mL菌液+7 mL稀释液,黑曲霉孢子悬液稀释至10-4后3 mL菌液+7mL稀释液,活菌数小于100 cfu.结论:在同一特定浊度下,不同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