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有意义的数学思维对话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anyua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思维对话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过于追求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会导致思维对话的深度有所欠缺。教师应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对话。只有实现了有意义的思维对话,才会让我们的数学课堂闪现出智慧的光芒。
  [关键词]有意义;思维对话;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32
  数学学习是学生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思维对话的过程,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可以是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是学生与教材的和谐共振,也可以是学生不断的自我反省提升。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思维对话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的内容,我先后经历了两次不同的课堂教学,引发了我对学生思维对话价值的思考。
  【第一次教学】
  师:今年是猴年,这是唐僧师徒四人的照片,你能说出孙悟空所站的位置吗?
  生:左起第1个,右起第4个。
  师:你从左、右两个方向进行了描述。(板书:左 右)
  师:白龙马也想照相,从它的角度来看,孙悟空站在哪个位置?
  生:从前往后数第1个。(板书:前 后)
  师:孙悟空翻一个筋斗,飞进了我们的教室,你还能说出孙悟空现在的位置吗?
  生:第3排第4个,第4组第3个。
  师:你们的说法有很多种,数学上,将一竖排称为列(板书:列 竖排),数学上规定列从左往右数。一起数:第1列、第2列……数学上将一横排称为行(板书:行
  横排),数学上规定行从前往后数。这就是:第1行、第2行……有列有行,先说哪个呢?数学上规定先列后行。统一了标准,孙悟空拔下了一根猴毛,将所有的小朋友都变成了小圆。现在你能用列和行的方法说说孙悟空所在的位置吗?
  生:孙悟空在第4列,第3行。
  师:在第4列第3行有没有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呢?(学生尝试表达,得出“4/3” “4、3” “4 3” “4.3”“4,3”等,教师明确用(4,3)表示,读作:数对四三,4表示列,3 表示行。)
  ……
  在第一次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的探索从简单走向丰富。那么,这种探索是否有必要呢?能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是不是有意义的学习行为?带着这种想法,我进行了第二次的教学尝试。
  【第二次教学】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在某个同学的抽屉里藏了一份宝藏,你觉得可能藏在哪里?
  生:陈力同学那兒。
  师:你光说名字,后排的老师可听不明白,你能换个说法让大家都能找到宝藏吗?
  生:第3组第4个(不对),第5排第3个(不对)。
  师:遇到什么困难了?
  生:光这样猜,很难猜中,能给点提示吗?
  师:给你们一个提示,看到4,你能想到什么?
  生:第4排或第4组。
  师:看来信息量还不够,再给你们一个信息3,你能猜猜宝藏可能在哪吗?
  生:从左往右数:第4排第3个、第3排第4个,从右往左数:第4排第3个,第3排第4个。
  师:可是老师只藏了一份宝藏呀,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如果将刚才这两个数字中间用逗号隔开,两边加上括号,就变成了数对。这里面究竟隐藏了什么数学知识?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自学课本第98页,待会儿咱们交流……
  在第二次教学中,通过创设“找宝藏”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数对知识的探究热情。教师的提示引导,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了前期准备。当学生具备了基本知识储备和学习的动力后,随即展开阅读自学活动,这样学生很轻松地从课本上获得了简洁明了的知识。
  【教学思辨】
  第一次教学注重情境串联,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看似拾级而上、逐层剥笋,实质是变相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第二次教学用游戏的形式抛出问题,引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对话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充分体现了学习活动的价值。实践表明,只有实现了有意义的思维对话,才会让我们的数学课堂闪现出智慧的光芒!
  (责编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建立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等级标准,借以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观察评估,实现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究的有效反馈与指导,从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小学数学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进而走向素养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自主学习;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
[摘 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华和精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要挖掘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實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分数与小数;大小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
一  拉拉是小说《日瓦戈医生》的女主角。  少女拉拉是一个发育完全、出落标致的姑娘,“素手纤纤”,“胸脯紧绷绷的”,有一种纯洁的“灵性美”。男人看了没有不动心的,何况科马罗夫斯基这样的“老色狼”,他在去看望老情人拉拉母亲的时候盯上了。他的持续凝视让拉拉“窘得满脸通红”,拉拉不禁想“他是母亲的……他干吗用那种眼神盯着我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拉拉母亲病了,改由拉拉陪科马罗夫斯基参加宴会。音乐,华尔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打造精品课堂成为数学教学的趋势和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实际诉求。如果把数学课堂比喻成一件产品,那么,先进的教育理论就是统摄全局的设计理念,它形成产品物质外壳的整体性感观;而每一个教学细节便是产品的零部件,它决定质量,提升品质,塑造美感。  细节是课堂的基本单位和最小构件,但它却可以以小见大,折射各种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呈现或成功的精彩或失败的瑕疵。细节体现于一个精巧的教学设计
曾运乾(1884—1945),字星笠,晚年自号枣园,音韵学家,湖南省益阳人。早年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长沙报纸风起云涌,先生写得一手好文章,常为报社撰写评论,又曾供职于湖南官书局,从事于编述之业。闲时爱研读古书,精于经史小学,特别对声韵学造诣尤深。曾悟喻母三等,古读当与匣同,其四等当与定同,撰写《喻母古读考》以阐发其例,1927年在任东北大学教授时,将该文发表在校刊上,被当时的声韵学
施叔青的“台湾三部曲”以《行过洛津》拉开帷幕,其中涉及性别隐喻、礼俗戏曲等议题,研究界已多有涉及。本文试图另辟蹊径,由“对峙与倒错”为切入点,关注洛津城中各色人物的生存状况,揭示不同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结合萨义德“对位式阅读”理论,试图探讨《行过洛津》“对位式书写”的特征。这构成了施叔青建构台湾历史的独特之处,也使小说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历史视野。  《行过洛津》以伶人三次来台为线索,而由主要
如果说《水浒传》是中国的一扇地狱之门,那么,《三国演义》是更深刻、更险恶的地狱之门。最黑暗的地狱在哪里?最黑暗的地狱不在牢房里,不在战场里,而在人心中。《三国演义》显露的正是最黑暗的人心,它是中国人心全面变质的集中信号。也就是说,以《山海经》为标志的中国童年时代那种单纯的人心,发展到《三国演义》已全面变质变态,彻底地伪形化。《三国演义》是一部心术、心计、权术、权谋、阴谋的大全。三国中,除了关羽、张
数的运算历来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才是合理的计算教学?我的理念是:重算理、重笔算、重纠错;轻口算、轻估算、轻简算。严格按算法、算序、算律,练出迅速、正确计算的硬功夫与合理、灵活简算的软技巧。  一重算理。算理是四则运算的理论根据, 由数的运算意义、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构成。算理解决的是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让每位学生理解算理,懂得计算过程中每步的道理,也是训练学生计算迅速、正确的硬功夫的首
一、营造祥和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国外最新的创造力研究特别重视环境对创造力的作用,“把创造性思维过程看作是人与他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要素中的人际关系处于第一位。为此,教师要倾注真情,把爱心、微笑、鼓励带进课堂,让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
直面问题:    “小数除法”这单元的练习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上图):(1)平均每个西瓜多少千克?(2)每千克西瓜多少元?(简称“西瓜问题”)结果这两小题全部答对的学生还不到50%,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为最基本的送分题却成为学生集体丢分的难题。于是我对这两题的答题情况作了统计,如下: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又不时地发现,当学生碰到这类问题时,出错率是居高不下。如:一辆汽车行驶750千米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