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真遇到大麻烦了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_vis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英雄还是叛国者?”6月10日上午,多家美国主流媒体在头版的报道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新闻标题。
  爱德华·斯诺登,一个来自夏威夷的软件工程师,主动通过英国《卫报》向外界承认,自己就是数天前向媒体爆料、揭露美国情报部门大量搜集民众通讯信息的“泄密者”。
  斯诺登“现身”之后,立刻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他接受《卫报》记者访问的文章链接和视频马上占据了各大媒体网站的首要位置。在全球最大的微博网站推特上,“斯诺登”和“国安局”(NSA)、“棱镜”(PRISM)一起登上了“十大热门话题”的榜单。
  谁是斯诺登
  6月5日,《卫报》和《华盛顿邮报》相继刊登的报道说,根据爆料者提供的政府机密情报,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在过去数年中一直在秘密大量获取公众的电话和网络通讯信息。后续报道中,一个名为“棱镜”(PRISM)的秘密网络工程浮出水面。根据同一个爆料人提供的信息,美国国安局从2007年开始,便通过“棱镜”大量搜集民众的网络信息,其中包括电子邮件、网络视频、网络通话和在社交网络上的互动内容,等等。
  报道发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和公众在最初的震惊过后,迅速就国安部门的秘密计划的合法性展开激烈讨论。而在争论“山姆大叔是否该秘密监视百姓”之余,由于媒体披露的相关信息无疑来自于“绝密”级别的政府情报,“谁是泄密者?”也成了媒体热议的一个话题。
  6月8日,美国情报机构总管詹姆斯·克莱伯发表声明,严厉谴责这种泄露国家机密的行为,称泄密者不计后果的行为将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就在克莱伯的声明发表后不久,一些媒体获知美国国安局已经启动刑事调查,以确定泄密者身份并将其定罪。
  这些进展更进一步激发了媒体对这个神秘爆料人真实身份的关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几档电视时政节目均在黄金时段就此事制作了特别报道。当CNN的著名主持人沃尔夫·布里泽在“观察室”节目中同嘉宾们讨论泄密者身份的时候,他绝不会想到,那个“泄密者”正在12000多公里之外的一个酒店房间里观看他的节目。
  在香港尖沙咀的美丽华酒店的房间里,斯诺登向《卫报》记者吐露了自己的身份。他是前中情局雇员,现为一家承包政府情报工程的公司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了解到美情报机构秘密获取民众通讯信息的情况。
  考虑数年后,斯诺登决定通过媒体向公众揭发此事。三周前他向公司请了病假,“离开了”高薪工作和女友,从夏威夷飞到香港,入住美丽华酒店,深居简出,开始联系《华盛顿邮报》和《卫报》的记者。
  斯诺登的意外出现,为近来困扰美国政府的一系列丑闻风波增加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新桥段。
  从5月8日美国国务院雇员到国会作证,揭露美国政府在去年利比亚领馆被袭击事件中有渎职嫌疑开始,在很短时间内,媒体又曝光了国税局滥用权力打击保守派政治组织,以及司法部暗中调查多家新闻机构等数条爆炸性消息。
  白宫在过去一个月中被骤然卷入一个由多桩丑闻构成的“完美风暴”, 应对不暇之际,“国安局大规模监听公众信息”曝光,使其形象再遭重重一击。
  “棱镜”计划会继续
  同此前三桩丑闻不同的是,被媒体称为“国安门”(NSA- gate)的政府搜集民众信息事件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个人的政治形象打击更大,而且将对未来几年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施政举措均会产生消极影响。
  在“国安门”被曝光后,无论是公众、媒体,还是华盛顿的政客们,并没有像针对其他几桩丑闻那样对白宫展开“一边倒”式的批判。尽管有众多的反对者认为国安局的行为是对美国宪法和公民自由的严重侵犯,但是“棱镜”计划的支持者也大有人在,甚至出现了国会中两个对立党派的议员一起出来为“棱镜”辩护的场面。
  参众两院情报委员会的两位主席,民主党参议员戴安·费恩斯坦和共和党众议员麦克·罗杰斯在接受媒体联合访问时表示,国安局的信息搜集行动是反恐工作的必须,而且在过去数年中曾经卓有成效地阻止过恐怖分子的袭击阴谋。
  美国公众对公民自由和隐私权一向非常重视,但是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越来越多的人出于安全的考虑,愿意放弃一些自己的隐私。尤其在不久前波士顿马拉松赛上发生爆炸后,民众再次真切地感受到恐怖袭击的威胁,从而使公众愈发愿意支持政府加强以反恐为目的的监控措施。
  在“国安门”被媒体曝光后,CBS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虽然有58%的民众反对政府收集普通百姓的电话记录,但是也有75%的人支持在调查潜在的恐怖主义行为时动用监控措施。皮尤研究中心同期的民意调查也显示,56%的受调查者认为政府调查通讯记录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由于存在民意基础,所以尽管美国政府和情报部门面临来自各界的诸多质疑,但国安部门的行为本身并不会对白宫带来太大冲击,“棱镜”计划也会继续下去。
  奥巴马的个人政治形象受打击
  对于奥巴马政府来说,“国安门”最具杀伤力的地方,是奥巴马的个人政治形象受到打击。
  “国安门”爆发后,对于许多奥巴马的支持者来说,最令他们感到惊讶的不是媒体揭露的国安部门的作为,而是这样的事情竟然出现在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政府。
  在2008年竞选总统时,奥巴马作为候选人,对小布什政府类似的行为表现得深恶痛绝,9·11事件后国会通过的加强信息监管的“爱国者法案”,更是成为奥巴马在选举中攻击共和党的目标之一。
  《卫报》第一篇揭露国安监视计划的文章在网上登出后数小时,美国几家电视台便找出5年前奥巴马在竞选时的视频反复播出。镜头中奥巴马对台下激动无比的支持者们说,“(上任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命令司法部长逐一审查有关法律,坚决废除那些打着反恐旗号侵犯公众自由的条例。”许多民主党人正是因为他这样的表态才决定在大选中投他一票。   6月7日,奥巴马在加州的一个政治集会上首次对“国安门”作出回应。奥巴马说:“你不可能获得百分之百的安全,同时又拥有百分之百的隐私。”他表示,在安全与隐私之间,“社会需要作出选择。”然而,在4年前第一次就职典礼上,刚刚当选、意气风发的奥巴马曾义正辞严地宣称,在保卫社会安全的问题上,“我们要坚决拒绝那些要求我们在安全和理想之间作出选择的错误理论!”
  对于很多忠实的奥巴马粉丝来说,“国安门”使他们第一次将自己的偶像同“虚伪”这个词联系到一起。
  一直以来,奥巴马在支持者眼中都是一个意识形态上坚定的“左派”(liberal),涉及国家安全问题时,对外政策上反对小布什式的穷兵黩武,对内声言反对政府对公民自由的侵犯。虽然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很大程度上承袭了小布什时期的反恐政策,但支持者们将之理解为出于现实需要而作出的妥协,并没有对他求全责备。
  可是当“国安门”爆发后,“棱镜计划”的监视范围涉及如此之广,远远超出了奥巴马支持者能够忍受的极限。更加令“粉丝们”难以接受的是,这个政策竟然是在公众不知情的状态下被秘密执行的,同奥巴马在此问题上的一贯言辞背道而驰,这一切都无法不令支持者心中产生一种被背叛的感觉。
  左派中极具影响力的媒体《赫芬顿邮报》近日在网站首页最显要的位置登出了一副大照片,将奥巴马和小布什的头像用软件整合成一个人的形象,照片上方的标题是“乔治·W·奥巴马”。
  《赫芬顿邮报》的老板阿瑞阿娜·赫芬顿曾是奥巴马最忠实的拥趸,不仅在两次大选中对他鼎力支持,多年来也一直倾力帮助奥巴马政府抵挡来自共和党的攻击。两人私交也不错,在2010年的一次访问中,奥巴马曾对《纽约时报》的记者吐露,自己搬入白宫后,将椭圆形办公室的地毯换掉了,因为“阿瑞阿娜不喜欢原来地毯的颜色”。所以当《赫芬顿邮报》在首页将奥巴马比作另一个小布什的时候,奥巴马真的遇到大麻烦了。
  美媒一直对奥巴马保驾护航
  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白宫在多重丑闻的打击下形象暴跌,包括国税局局长在内的一众涉事官员一夜间成了“人民公敌”,白宫新闻发言人杰·卡尼在每日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更是被记者们拷问。但是在丑闻风暴的袭击之下,奥巴马本人的民意支持率却没有出现大的滑坡。
  “国安门”爆发当天,盖洛普公布的奥巴马民意支持率在47%左右,同5月初数桩丑闻爆发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实际上从2010年初开始,奥巴马的支持率就一直在45%~50%之间摇摆。尽管在过去两年多中,美国房市低迷,失业率高企,经济恢复异常缓慢,近2/ 3的美国人认为国家正在错误的轨道上前进,但美国百姓却没有将对现实的不满归咎于奥巴马。
  奥巴马之所以能够在执政业绩不佳的情况下维持良好的个人形象,美国主流媒体对他的维护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目前美国的媒体界,除《华尔街日报》和“福克斯新闻”之外,其余大部分有影响力的媒体均不同程度地倾向民主党,所以无论在奥巴马竞选时还是执政后,媒体一直在明里暗里为他保驾护航。
  2012年9月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的领馆被袭,事情发生前后政府在处理上有大量失当之处,但是因为当时正处于大选的关键时刻,美国所有电视媒体除了福克斯新闻台之外全部选择对这样一个极具新闻价值的事件“视而不见”,目的就是为了不影响奥巴马竞选连任的“大计”。
  奥巴马主政四年,媒体上也很少见到对他的批评苛责,像利用无人机在阿富汗搞“肉体消灭”这类政策,如果发生在共和党总统执政时期,报纸电视可能早就对白宫大肆鞭挞了,而奥巴马却总是能安然渡过舆论关。
  媒体之所以对奥巴马“情有独钟”,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意识形态上“抑右扬左”的历史习惯,更是因为对奥巴马个人的极度信任。2008年10月23日,被视为媒体“至尊”的《纽约时报》在大选前发表社论,正式背书候选人奥巴马,坚信他如果当选总统,能够改正小布什反恐政策中“对民主体制的攻击,”并称其为“理智”、“富有同情心”和“诚实”的领导者。
  “奥巴马的天罗地网”
  5月6日,《纽约时报》就“国安门”事件发表了题为“奥巴马的天罗地网”的社论,强烈谴责国安局的监视政策,并称“奥巴马政府已经丧失了其所有的信用”。媒体批评奥巴马在言行上“背信”,更具杀伤力。
  《纽约时报》5月6日的社论可以被视为奥巴马总统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文中言辞如此激烈,标志着美国主流媒体或许从此同奥巴马分道扬镳,而在媒体离心的背后,则是奥巴马政治上“基本盘”的动摇。
  从美国党派斗争的角度上看,“国安门”之前的三桩丑闻更多地调动了奥巴马反对者的积极性,但还不足以完全阻挡奥巴马的施政步伐。而“国安门”却使奥巴马丧失了最宝贵的政治资本,有可能失去了媒体和民主党内的忠实追随者。
  自一个月来的系列丑闻发生后,共和党一直试图将奥巴马比作“水门事件”中的尼克松,大部分主流媒体也对这样的说法不以为然。但斯诺登的出现,自动担起了“深喉”这个角色,无疑使“水门”这个词的曝光度大大增加。
  眼下的这张天罗地网,奥巴马能成功“逃生”吗?
其他文献
CARTIER全球总裁Bernard Fornas曾说,在一个世纪之前,你必须是一个国王或者贵族才能够有足够的钱买得起CARTIER,而在今天,你是企业家、是牙医、是律师,哪怕你是大公司的一个行政人员,也有可能买得起CARTIER。  这段话在奢侈品业内流传甚广,因为这真实地反映了一个趋势,那些高不可攀的奢侈品牌,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一个个家族经营的手工作坊,被流水生产线和商业运作所操控,
“躲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默默关注着研究机构的受试者招募信息,然后穿梭于医院,体检、吞下药片或者接受注射,最后拿走或多或少的试验补偿费。一个未经证实但流传广泛的数据是,每年中国约有50万人接受药品试验。”这是贵刊4月11日出版的《职业试药者》中的描述。作为一名医生,读来深有感触。  新药上市存在试药的客观需求,试药行业的出现,并不意外。但风险绝不能忽视。新药上市前用身体来检验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试药
作为曾主管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的官员,钟阳胜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0年又入选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传主。不久前,其代表作《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第六版)在美洲大学出版公司翻译出版,面向全球英语国家发行。  “我想,这是因为中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不少西方经济学家把目光都聚焦于此,希望了解
仿佛一眨眼,酷爱网络、素有“超级网虫”雅称的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齐天大剩”的行列。  也难怪,在这个网络技术无比发达、迅捷的时代,建足不出户便能将生活打点得井井有条:吃穿,网购;工作,网上谈;支付薪水,网银……对了,建是个资深威客,通过网络便能将智慧和能力轻松转化成钱。由于常年宅在家里,与外界几无交集,要不剩下那才叫见鬼。  这天,住在外地的老妈打来电话,气冲冲地兴师问罪:“你到底啥时结婚?这辈子
路越来越堵。最近我们当地的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停车收费的政策,规定有些路段从早七点到晚六点半按停车时间收费,说是为了治理车辆乱停放,疏通道路。政策实行近一个月,结果却是越治越堵。  比如一个路段,南北长大约1000米,靠南边70%的路段都划有停车位,靠北面的路段因为早上有流动农贸市场,没有停车位,自然也就不能收费。自打停车收费执行以来,很多车辆都不约而同停到北面大约300米长的路边,早上农贸市场买卖
在张燕生看来,法官穿着法袍坐在法庭上就意味着神圣庄严。她曾在北京市中级法院刑一庭当过15年法官,1994年离开法院后一直在刑事诉讼领域做律师,对于涉及司法礼仪的法庭场景颇有感触。  “我曾经遇到过开庭过程中找不到法官了,只听到法官的声音传出来,原来他蹲在审判台里侧,跟人打电话。” 现任北京大禹律师事务所主任的张燕生对《望东方周刊》讲起2004年她在某中级法院刑事审判庭亲历的情景,“此类明显不当的行
暑假已经开始,我们全家却对这个假期恐惧起来。  首先,我和爱人害怕。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老师对每位家长提出了要求:针对初二开设物理课,最好能让学生事先学一下,说白了就是去补习班提前学。我和爱人粗略算了一下,从7月中旬到8月末,儿子整个暑假数学、英语、语文、物理补课费用就要近5000元,这几乎相当于我和爱人一个月的工资。孩子去的补课班几乎都是本学校的老师私下里开设的,其中也包括班主
闫冰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  小微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难就难在小微企业的风险边界不清,而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保险来解决。引入信用保证保险,能够增大小微企业的信用,有利于企业获得融资。  在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都是通过政府支持下的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以及信用担保、信用保险系统的共同参与,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而目前我国信用保证保险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社会信用体系
“这次谈判在一个足球场里举办,但和足球赛不同的是,参会方并不是球赛双方的你输我赢,我们需要各国妥协共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女士在华沙气候大会开幕式上讲了这番话。此后两周的旷日持久的谈判证明,她的担心显然是有道理的。  大会最具爆炸性的“重磅炸弹”,是第一周由日本政府扔下的---他们宣布了调整后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比2005年下降3.8
民国时期,钱昌照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上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他和黄郛是连襟,和沈怡是郎舅,和翁文灏是冤家,和宋子文是过从甚密的拜把子兄弟。  钱晚年在他的回忆录中,曾透露过这种关系与在仕途上相依相存的几个关键人物。钱说,“我和蒋(介石)相识,始于黄郛的介绍,那时我同沈性元刚订婚。黄郛是性元的大姐夫,请我们吃饭,蒋和陈洁如亦在座。”  黄郛1907年在日本振武学校留学时与蒋介石和张群相识,武昌起义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