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之间收治的50例胃癌化疗患者,在实施化疗基础护理、生活健康指导同时强化针对性护理,作为针对组。并以同期50例胃癌化疗患者作为基础组,仅以化疗基础护理、生活健康指导为主。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分数、舒适感分数和满意度分数,并对比化疗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针对组焦虑分数、舒适感分数和满意度分数均显著优于基础组,化疗静脉炎发生显著低于基础组,数据差异显著,即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焦虑状态,促进患者充分放松,舒适感和满意度提升,减少静脉炎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干预 胃癌化疗患者 焦虑 影响
胃癌为常见消化道肿瘤,在手术后需常规接受化疗干预,但输入化疗药物过程中,由于血管多次穿刺、药液浓度高、刺激性大等多因素影响,容易出现静脉炎。加上受病情影响,患者身心痛苦,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感,对疾病痊愈不自信,或对医疗费用较为担忧,导致焦虑感加重,不利于化疗的有效开展和病情康复[1]。本文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之间收治的50例胃癌化疗患者,作为针对组。并以同期50例胃癌化疗患者作为基础组,两组纳入标准均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数≥14分,且均知情同意。其中针对组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均最小42周岁,年龄最大者为74周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1.13±5.15)岁。基础组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最小41周岁,年龄最大者为77周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1.78±5.21)岁。两组年龄和性别不对结果造成干扰,可比性高,P>0.05.
1.2 方法
针对组实行基本护理、生活指导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1)基本护理、生活指导。对化疗注意事项进行指导,监督患者行为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2)针对性护理干预。第一,对心情低落、过度紧张、抑郁的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多跟患者进行积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并针对性采取注意力转移方法、示范方法、暗示方法或者说服、诱导方法等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其精神状态得到放松,有效消除焦虑感。第二,对因对胃癌认知低下或对病情过于担忧而焦虑的患者,需要加强对患者疾病知识的宣传,通过强化胃癌发病原因、治疗过程、治疗机理和化疗的意义、化疗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强调配合治疗可明显延长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第三,对因家人冷淡或缺乏社会支持而焦虑的患者,需注重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指导其避免在家属面前表现出低落或唉声叹气的态度,避免对患者造成直接影响,应鼓励患者面对现实,正确看待病情,保持乐观态度,主动关心患者,消除一切思想顾虑,安心接受治疗。
基础组仅以化疗基础护理、生活健康指导为主,方法同针对组。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焦虑状态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估,舒適感和满意情况评价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分数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舒适感越高,满意情况越高[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量表分数资料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x±s)表示。分别用卡方和t检验,当P<0.05时,则认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护理后,针对组焦虑分数、舒适感分数和满意度分数均显著优于基础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基础组,数据差异显著,即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分数和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目前,在多数化疗患者中,焦虑在临床上已经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焦虑可引发病情加重,而病情恶化后又可加重焦虑状态,导致恶性循环,可见强化焦虑状态的干预在胃癌化疗治疗中尤为重要[3]。
针对性护理通过针对不同原因所致焦虑,强化对病因的干预,有效疏导患者焦虑感,提升其治疗信心和积极性,从整体上促进其心理状态的改善,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疾病和接受治疗[4]。
本研究显示,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后,针对组焦虑分数、舒适感分数和满意度分数均显著优于基础组,化疗静脉炎发生显著低于基础组,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焦虑状态,促进患者充分放松,舒适感和满意度提升,减少静脉炎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雪琴.胃癌患者化疗合并焦虑针对性护理的效果[J].黑龙江医学,2015,23(1):80-81.
[2]窦欣宇.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14(34):82-83,86.
[3]王秋.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缓解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作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7):1671-1672.
[4] 王鑫,廖理,邵蕾,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4(9):60-61.
作者简介:王粉容(1984.06-),浙江富阳人,护师,本科学历。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干预 胃癌化疗患者 焦虑 影响
胃癌为常见消化道肿瘤,在手术后需常规接受化疗干预,但输入化疗药物过程中,由于血管多次穿刺、药液浓度高、刺激性大等多因素影响,容易出现静脉炎。加上受病情影响,患者身心痛苦,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感,对疾病痊愈不自信,或对医疗费用较为担忧,导致焦虑感加重,不利于化疗的有效开展和病情康复[1]。本文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之间收治的50例胃癌化疗患者,作为针对组。并以同期50例胃癌化疗患者作为基础组,两组纳入标准均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数≥14分,且均知情同意。其中针对组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均最小42周岁,年龄最大者为74周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1.13±5.15)岁。基础组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最小41周岁,年龄最大者为77周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1.78±5.21)岁。两组年龄和性别不对结果造成干扰,可比性高,P>0.05.
1.2 方法
针对组实行基本护理、生活指导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1)基本护理、生活指导。对化疗注意事项进行指导,监督患者行为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2)针对性护理干预。第一,对心情低落、过度紧张、抑郁的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多跟患者进行积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并针对性采取注意力转移方法、示范方法、暗示方法或者说服、诱导方法等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其精神状态得到放松,有效消除焦虑感。第二,对因对胃癌认知低下或对病情过于担忧而焦虑的患者,需要加强对患者疾病知识的宣传,通过强化胃癌发病原因、治疗过程、治疗机理和化疗的意义、化疗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强调配合治疗可明显延长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第三,对因家人冷淡或缺乏社会支持而焦虑的患者,需注重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指导其避免在家属面前表现出低落或唉声叹气的态度,避免对患者造成直接影响,应鼓励患者面对现实,正确看待病情,保持乐观态度,主动关心患者,消除一切思想顾虑,安心接受治疗。
基础组仅以化疗基础护理、生活健康指导为主,方法同针对组。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焦虑状态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估,舒適感和满意情况评价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分数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舒适感越高,满意情况越高[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量表分数资料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x±s)表示。分别用卡方和t检验,当P<0.05时,则认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护理后,针对组焦虑分数、舒适感分数和满意度分数均显著优于基础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基础组,数据差异显著,即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分数和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目前,在多数化疗患者中,焦虑在临床上已经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焦虑可引发病情加重,而病情恶化后又可加重焦虑状态,导致恶性循环,可见强化焦虑状态的干预在胃癌化疗治疗中尤为重要[3]。
针对性护理通过针对不同原因所致焦虑,强化对病因的干预,有效疏导患者焦虑感,提升其治疗信心和积极性,从整体上促进其心理状态的改善,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疾病和接受治疗[4]。
本研究显示,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后,针对组焦虑分数、舒适感分数和满意度分数均显著优于基础组,化疗静脉炎发生显著低于基础组,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焦虑状态,促进患者充分放松,舒适感和满意度提升,减少静脉炎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雪琴.胃癌患者化疗合并焦虑针对性护理的效果[J].黑龙江医学,2015,23(1):80-81.
[2]窦欣宇.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14(34):82-83,86.
[3]王秋.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缓解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作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7):1671-1672.
[4] 王鑫,廖理,邵蕾,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4(9):60-61.
作者简介:王粉容(1984.06-),浙江富阳人,护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