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c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立足苏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分别从组建农机跨区作业协会,引导农民结伴作业;强化协会管理,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机服务市场等角度,提出了一些推动地方农业机械化发展,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组织;农民;增收
  苏北地区地少人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各农户家庭所能耕种到的土地量减少,决定了农户不具备实现机械化的经济条件和技术能力,从而导致农户不可能成为实现机械化的基本经营载体。农户的价值取向使得即使具备了农业投资能力的农业大户,也不肯把资金放到回收率极低的农业机械上,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又必须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如何协调当前存在的矛盾,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笔者经过调研,认为应从如下几点入手。
  一、组建农机跨区作业协会,引导农民结伴作业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机资源出现结构性的相对过剩,加之农机大户急需有一个机构能引导他们有组织地实施跨区作业。农机跨区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农民增收。针对这一新情况,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农机系统的优势,创建农机跨区作业协会,以协会这种民间组织的形式,将机手组织起来,通过详实迅速的信息服务将农机作业引向市场。切实加强作业市场调研,一方面组织农机人员实地了解全市作业量及联合收割机需要,逐镇建立台帐,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另一个方面积极开拓外围作业市场,组织若干个考察组,分赴安徽,山东,浙江,四川等地实地考察,签定作业合同,并将各地汇总的作业信息定期向广大机手公布,免费发放《跨区作业信息手册》。农忙期间开通两部热线电话,公布服务承诺,为跨区作业机手提供维修配件等后期保障。
  二、搞好管理与服务,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
  1.强化跨区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近几年跨区作业的实践使广大机手认识到,谁最先掌握跨区作业信息,谁就赢得跨区作业工作的主动。因此,应积极适应发展形势需要,加强市,县两级跨区作业信息网络建设,选择有条件的镇设立分会,牵头组织跨区作业,吸引机手参加,努力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邳州市碾庄镇农机跨区作业协会还自办网站,通过网络了解作业市场,定期发布作业信息,深得机手喜爱。
  2.强化跨区作业规范化管理
  随着跨区作业的不断推进,对组织管理工作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农机管理部门要认真分析形势,不断总结经验,注重在提高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经常化运作、规范化管理上下功夫,促进跨区作业有序开展。按照部、省、市要求,制定严格的发证制度,做到“四不”,即:车辆牌证不齐全,技术状况不好的不发证;不参加培训,不参加检审的不发证;不参加跨区作业队的不发证;不属于辖区范围的不发证。强化镇级农机人员责任,要求对跨区作业的机手,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安排调度,统一维修保养,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收费标准。欲参加本地跨区作业的机手必须首先到镇农技服务中心报到登记,由各镇按作业区域、种类,组织编组,联合作业。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免费发放作业证,对跨区作业服务中介机构收费的,严格执行“谁服务谁收费”政策,严禁只收费不服务以及乱收费。在收割机跨区作业高潮期,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在各镇各主要交通要道、路段展开检查,发现未参加年检年审、未领取跨区作业证者,除批评教育,责令限期参加检审和领证外,还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个体作业的机手一律就地整编,编入当地跨区作业队参与作业,着力打击“无证”或“散机”等扰乱跨区作业程序的行为,促进跨区作业的规范化管理。
  3.强化农机安全监督管理
  通过协会的组织和信息服务,强化农机监理的发牌、发证和保管保养。根据农机管理的要求,外出跨区的联合收割机必须“三证齐全”,即驾驶证、行驶证和跨区作业证。以往机手对领取三证的目的和意义不了解,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在农机转制后,部分机手既怕麻烦,又怕花钱,给农机监理带来难度。现在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每年召开农机跨区作业农机户代表会议,既传达省、市跨区作业会议精神,又部署全年的农机跨区作业的工作。同时,严格把好《跨取作业证》的发放关,建立申请、登记、发放管理制度,对无牌证、无驾驶证和未经年度检审的机主,一律不予核发《跨区作业证》。这样既能强化管理,又可促进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实现农机安全监理与农机手跨区作业的双赢。
  三、拓宽农机服务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1.在确保农机总量的基础上,优化农机资源配置
  以发展带动调整,以调整促进优化,走量效并重、协调发展的路子,依靠农业机械不断向农村各个领域扩展,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多种经营,以促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2.积极用活现有的农机资产,提高机具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全方位提升农机化水平。要以跨区作业为龙头,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农机资源,扩大作业区域,提高跨区作业规模和整体效益,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3.发展农村农机运输和物流业
  目前,农村80%以上的运输量靠农机来承担,农机在农村物流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要以乡镇农机站为依托,加速发展农机运销龙头组织。使农机运输和物流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4.扩大农机销售和维修市场
  培植农业机械化新的增长点,努力实现全年农机销售总额和维修服务收入新的增长。同时,要努力研究和发展农机作业、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市场,完善市场服务功能,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5.搞好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目前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知识的匮乏,信息的闭塞,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特别是在新技术发展较快的今天,就必须要有一定知识和技术的农机人才,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农机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白人朴.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农业机械学报.2010(6)
  [2]王瑜才.农业机械化助农民增收.现代农业装备.2011(9)
  [3]郭燕.发展农业机械化 促进农民增收.浙江农村机电.2011(7)
  [4]谈永明.赵占兴.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青海农技推广.2010(5)
  [5]梁红玉.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甘肃农业.2011(10)
其他文献
在水平井的井筒(水平段)中流体的流动与垂直井段不同,在重力分离作用下,从上至下分别是以气、油、水层状流流动为主.多数学者研究得出结论,有三种流型:分相流、间断流和均布
新课程教学怎样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呢?怎样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探索的一般模式又是怎能样的?
Android系统的高开放性,导致了其安全性上上的缺失.如果不提高Android系统的安全性,也许就会对用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建国之后的几十年期间,我国的经济贸易不断的发展,增长与变革是我国对外贸易在这几十年间的历史实践。马克思曾在劳动价值理论中提到关于商品的国民价值向国际价值转移的内在机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受国际环境变化以及汇率的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汇率调节国际贸易关系的一种手段,能够影响到国
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如何摆脱单纯就党建抓党建、虚多实少、与中心工作结合不紧的.被动局面?我们渭南市直机关工委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2003年,在市直机关各基层党
对于传统的卫星通信技术,为了保证链路的可用性及可靠性,一般采用固定的传输模式进行信息传输.传输模式的选择是根据最差的信道状况来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会选择较高的发射功
一、改变传统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是加强财务管理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文中分析了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和业务技能素质低下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势在必行。并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