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lyzhan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谈一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广大同行共同商榷。
  一、教会学生观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平时注重观察生活,在观察中感受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鸟叫蝉鸣、风云变化、日出日落。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在观察时注意观察他们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同时你还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体会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随时将看到的想到的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观察过程中要注意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更加深刻、更加独到,视野才更加开阔。更为重要的是,你要运用好你的“烂笔头”。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接触的人很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将他们记下来,这样就会使每天观察到的所见所闻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因此你要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把自己在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感想和见闻有选择地、真实地记录下来,这些素材就是你写作文的源头活水、青砖瓦砾,因为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只有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二、加强阅读,积累素材,打好写作的奠基石
  文章源于积累。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知识就积累得多,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可以说,知识是文章这所房子的砖瓦。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平时在阅读书籍报刊,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话时,碰到美妙言语,都要记下来;在课外阅读中碰到的精彩片断、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名人名言、歇后语、名言警句、网络格言等等,只要认为是生动美妙的,有利于我们写作提高的,就手抄、剪贴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这样,经过长期积累,就会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词典。知识积累多了,语言就会丰富,就会厚积而薄发,写作文时自然左右逢源。因此,有效的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获得知识的积累,情感的沉淀,视野的开放,技能的提高,从而自然而然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三、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让学生认识到文从改中出
  修改作文,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重要的一环,它包括教师批改和学生修改两部分。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重视对学生作文的修改,特别要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写完作文后不愿意修改作文,总认为修改作文是语文老师的事,因此教师要向学生强调修改作文的重要性,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让学生感到“文从改中出”,“善作不如善改”,养成“三分文,七分改”的好习惯。正如著名作家叶圣陶所说:“作文写好以后,念他几遍,至少两三遍……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用词不当的地方,要改正出来,要多念多改,作文进步才快。”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过程中炼意、炼句、炼字,特别要找出文中写错的字,用得不准确的词语,揣摩不通顺的句子,把文中写得不具体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多余的词句删除,把不合适的地方修改过来,整理错乱的段落与层次。经过这样要求,学生能将“写”与“改”结合起来,写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总之,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对学生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耐心地去培养和指导。只要我们教师长期坚持不懈,从基础抓起,把写作教学渗透到每一节课当中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挖掘学科价值,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帮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一、以情感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情感是学生走进文本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学生进行语文探究活动的基本因素
民办高等教育是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文章指出,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政策环境,健全服务体系,提供优质服务,树立民办高校的整体形象,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由于英语词汇量多、记忆难度大,许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词汇时都会感到头疼。但是,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丰富的词汇知识就不能顺利进行英语其他方面的学习。在高中阶段,学生要掌握的英语词汇以及习惯用语、固定搭配等有三千多个,因此词汇教学对于英语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具有难度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为了顺利完成这一任务,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都要不断进行探索,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词汇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英语
证券投资基金是资本市场中最为重要的投资者,其投资结构虽不能代表西部地区实际投资情况,但其投资行为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资本的一种流向情况,通过对投资基金的分析,对于我
习题讲评课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课型,可在测试之后对学生学习起到矫正、巩固、补充和发展的作用。传统的讲评课是“照卷讲题”、“就题讲题”和“一讲到底”。针对以上种种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习题讲评课,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教师对习题讲评课进行认真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让好生有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疑惑的主阵地,但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必须采用一套适用且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基本知识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适用且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和信心,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基本知识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能突出重点、能真正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和困惑的教学模式,此思想为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的我们提供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