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o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轮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所以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探求一种新的、灵活的教学模式,适应课改精神搞好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
  【关键词】 新课标;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高中新课程实验于2004年启动,至此,全国已有15个省市、自治区成为新课程实验省份,约占全国高中总量的50%,本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就要求身为中学数学教师的我们,敢当改革的实践者,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索一种灵活的教育模式. 本文就围绕新课程改革下的人教版实验教材,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因数学本身具有严格规律性的特点,使学生觉的数学这门课程是枯燥无味的,但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学生学不好,既可能是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也可能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当,通常情况下有两方面原因存在. 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更加凸显了数学单调枯燥的特点,如果再加上授课方式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因无法接受这样的授课方式,增添了对数学这门课程的枯燥厌烦感. 数学是讲求严密逻辑性的,如果在其中某一个逻辑环节出错,后面的几乎都会错,产生连锁反应,如果学生没有及时解决问题,一拖再拖,就会导致数学成绩差劲,心理受挫,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失去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由于数学思维障碍造成. 数学学习和其他学习一样,也是一种认识的过程,而认识的过程都是通过自己已知的认知结构来加工新接触的信息,也就是说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旧知识吸取新知识. 这就需要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即它们共通的地方,这就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对新旧知识进行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 但是因为每名学生的个人认知情况不同,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恰当,忽视了学生思维障碍,新旧知识间缺乏连接点,就很难让学生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这种断裂式灌输知识的方法也很难让学生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这样一来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
  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改变授课方式,尽量将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一些,比如穿插多媒体教学,进行师生角色互换等,有助于增强师生互动,活跃数学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打破学生的思維障碍. “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 教师不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通过恰当的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自学的习惯,不论是课堂还是课外都能自己进行主动学习. 其次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数学逻辑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如果思维方式不严谨,出错的频率就会很高. 而思维模式是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状态,教师需要重视教授知识过程中注重正确思维方式的引导,及早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错误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索一种灵活的教育模式
  新课程的实验教材中,无论是选修模块还是必修模块,都有很多内容被赋予了“数学探究”课题,比如(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
  案例1 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后,分针旋转了多少度?(属于应用数学知识活动的情景设置)
  案例2 我们已经学过锐角三角函数,知道它们都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你能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情况下,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属于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
  案例3 你能根据诱导公式,以正弦函数的图像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图形变换得到余弦函数的图像吗?你能否根据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经验,以同样的方法研究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通过数学内在知识的联系,让学生通过类别、联想的方法自主探究的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
  以上是新课程教材中,对于引入概念、公式、定理等教学时,教材所呈现的数学探究课题. 由此可以看见新课改对探究的重视程度.
  我本人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将“数学探究”进行了课内知识探究尝试.
  课内知识探究就是从一个知识点出发,推广出与此相似或相互关联的知识,形成对整个相关知识体系的系统回顾、总结,从而更加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我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一种灵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思想的过程中发现和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加以研究. 我们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视野,才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主动学习中去探索、去想象.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金良.高中数学教学的新方法[J].教改探索,2010,(16).
  [2]黄爱利.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浅谈[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05).
  [3]孙宝中.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经济纵横,2010,(01).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国初中教学中不断增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为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 我国的学案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新课程基本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中的一种新课程教育模式,改善了学科的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本文针对在初中教学中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讨论,着重分析了学案导学在初中苏教版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学
【摘要】在我国的高中数学课程中,函数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目前,我国的高中数学函数学习的现状而言,学生在学习函数时,解题思路单一,仅仅只是套用公式或照搬老师的解题方法和思路,缺乏思考和创新;而这些恰恰是高中函数学习所必须要具备的,不然学生的学习将止步不前.因此,本文针对高中数学函数的特征和学生学习的现状,对高中数学函数的多元化解题思路进行了总结,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关键
【摘要】生动课堂,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是双边互动的,老式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逐渐被淘汰.一味的灌输,只是按着老师思路去授课,学生无法参加到教学中,无法体会到自己掌控知识的乐趣.新课改后,课堂的互动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思考专研作出方案,由老师做引导,大家共同讨论作出最后的结论,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本文就高中数
【摘要】概率统计是高中数学课本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概率统计这部分内容如果可以被完整地消化和理解,将会对学生的数学整体认知水平产生重大的影响.既然把概率统计纳入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中,概率统计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必然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从高中生的角度出发,评析概率统计的特点,分析概率统计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即概率统计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带来的影响,以期引起大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对于高中生而言,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提高高中数学教育质量以及促进学生个人全面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找出自身学习存在的不足,进而查漏补缺,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取决于学生能否对自身行为加以控制.本文从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着手
新课程改革提倡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要求我们教师得多探索,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入手,从学生生活中的场景入手,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创设出简单高效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和主动学习的动机,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一、创设趣味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是活泼生动的,但我们在教学中还是可以创设一些有趣味的问题情境,如数学故事、数学趣题等,让学
【摘要】 在初中數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学有效性一直是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学新的课程标准及课程要求再次将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应用机制研究与应用,提升到了更为重要的层次上.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以往教学经验所探究出的有效教学的应用机制,强调有效教学工作的科学开展,对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
【摘要】 新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四个方面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但要求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求人才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 ”如今《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给我们勾画出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框架. 《标准》指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 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做”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