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为中心的时代,英特尔又在塑造哪些关键价值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y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夏8月,大半个地球都被酷暑笼罩,大洋彼岸的美国圣何塞却凉爽怡人。天然优质的自然和创新环境,使得这片土壤孕育出的全球顶尖科技巨头公司堪称世界之最。
  行走在英特尔圣何塞的这片园区,一切静怡如常。然而就是在这些高楼之内,却产生了那么多足以改变世界的、颠覆性的科技成果。
  有人曾经问过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孙纳颐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喜欢在英特尔工作?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正在发明和推广的技术和方案将开创一个新的计算的时代,它可以帮助解决社会上一些最大的问题。
  在这里,英特尔建造了世界上最高效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PUE值1.06),而这个数据中心也是英特尔用来设计新的处理器的重要场所。据称,该数据中心的使用,将会为英特尔缩短芯片设计周期,最短可达12周。
  以全新的方式思考基础设施
  内心深处有着浓烈武侠情结的我,时常会想,如果用多元知识结构的观点看待那些武林霸主,如金庸笔下的郭靖和杨过,他们无疑都是融合诸路武功的典范,一招鲜终成不了霸主。
  曾经,英特尔在网络、存储、服务器几个独立的领域里不断创新,使得它们的性能和效率的提高真正让全社会受益。但是现在,云的擴散已经超越了极限,进入了网络和边缘,正向5G过渡。同时,人工智能和分析的增长,推动了市场的深刻转变,创造了大量未被开发的数据,这使得英特尔意识到必须从数据中心的整体来看待基础设施。
  在当前这样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新时代,英特尔又在塑造赢得关键增长趋势的生意模式。
  有一个事实是,全球90%的数据都是在过去两年里产生的。然而,在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方面,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据可靠推测,这些数据中真正得到利用、处理并且采取相应行动的数据占比仅约1%。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更高效且大规模地利用这些数据,我们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武林霸主之所以能成为霸主,就在于其内力生生不息,各路武学融汇贯通,真气驱动自如。作为芯片领域的霸主,英特尔也正在随着处理器性能的提升,在连接、存储、内存以及算法方面接连取得突破。如何将各种技术融合起来,使其发挥协同作用,就要重新审视计算和以数据为中心的技术。
  以全局观看待数据,包括如何以更快的速度传输数据、如何存储更多数据以及如何处理从云端到边缘的一切数据,就是当前英特尔的发力点。
  谈到协同和融合,数据和交通的融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动驾驶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方面蕴含着巨大潜力。全球范围内,如果可以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那么人员伤亡也可以相应减少很多。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包括计算机视觉、边缘计算、地图数据采集、云以及人工智能在内的各种技术融合起来,使其发挥协同作用。
  协同和融合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挑战
  2018年8月8日,英特尔第一次在位于圣何塞的公司总部,召开了英特尔以数据为中心创新峰会。峰会上,孙纳颐宣布说,英特尔计划将2022年数据中心业务的总体潜在市场目标调整为2000亿美元。这其实不仅仅是英特尔公司历史上最为重大的机遇所在,也是全行业的机遇所在。
  在以数据为中心的时代,英特尔的数据战略就是要确保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为合作伙伴和整个行业带来关键价值。
  在推动这个循环运转的过程中,如何让数据更靠近处理器、靠近计算成为了技术上的一个关键挑战。
  我们来看英特尔围绕这个循环的三层布局:一是云、网络、人工智能; 二是物和设备;三是云、物与设备两者之间的“加速技术”。包括存储、FPGA、5G等。
  英特尔打造的这三个层面的价值体现在,其正在把云打造成一个空前的创新平台,而人工智能是云创新的另一个前沿,英特尔在这方面有全线的实力。比如,英特尔通过Nervana平台,打造Lake Crest深度学习芯片,探索全新的架构和算法,整合全公司的相关资源,可以推动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
  在“加速技术”上,以存储为例,英特尔最近公布了关于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的更多细节。这是一种全新的内存和存储创新,它可以在DRAM和SSD之间创建一个大型持久内存层,而且速度快、价格低廉。从相关测试数据来看,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可以比仅依赖DRAM的配置获得8倍于某些分析查询的性能。谷歌、CERN、华为、SAP和腾讯等客户已经将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视为一个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最近看到混沌大学梁宁的一篇关于“拼多多”的文章,他谈到成就企业的并不是企业家,而是它依附在其上的“价值网”。 而英特尔的价值网也恰恰是,在其源源不断的内力推动下形成的那张良性循环的网。
其他文献
19期-20期是合刊,所以本期數据都在19期中。
万物 智能=?  不同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但对于华为来说,答案就是未来。  华为预测,到2025年全球个人智能终端将达到400亿,企业和机构的人工智能利用率将达到86%,数据利用率将达到80%,智能将像空气一样泛在。  10月10日上午,在上海举行的 2018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宣布了华为的 AI 战略与全栈式解决方案,同时发布了两款全新 AI 芯片以及跨平台深度学习框架。
Bay Dynamics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帮助企业根据资产价值来确定并处理真正的安全威胁。  我一直以來都是计算机安全领域数据分析的忠实粉丝,过去12年里,CSO Online和InfoWorld上的数十个专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用粉丝这个词来形容我还不足够强,跟踪狂可能比较接近。  作为一名从业30年的计算机安全顾问,我看到我工作过的每一家公司几乎都无视他们眼前的数据,而是寻求那些永远不可能阻止
编译 杨勇  到2019年,大数据和业务分析的全球收入预计将增长到1870亿美元以上,到2020年,项目管理行业预计将达到5.81万亿美元。本文介绍了一些企业怎样利用数据分析来提高其项目绩效。  Gartner副总裁兼分析师Ted Friedman预测,以下三个趋势将促使数据和分析应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数据分析并非只反映业务绩效,而且还将成为运营的推动力量。  数据和分析将贯穿一个企业的体系架
通用电气公司为英国石油(BP)公司的650个石油钻井平台提供传感器和软件,将运营数据报告给通用电气中心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高钻机运行效率——效率比以前提高了2%至4%。  通用电气首席信息官Jim Fowler认为改进最大的不是工人,而是机器。本周在纽约举行的开放网络用户组(ONUG)会议上,Fowler说:“机器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人告诉机器该做什么。”传感器和附带的软件平台有助于
亚信距离完成私有化已经过去了整整3年,田溯宁这个最早提出“产业互联网”观点的老互联网人,在过去的3年内如何带领亚信完成转型?未来,亚信又会走向何方?  “变革的时代不焦虑,那可能就真的跟这个时代脱节了。”穿着很“硅谷”的亚信集团董事长田溯宁说这句话的时候,距离亚信完成私有化交易过去了整整3年。  2014年1月16日,彼时的亚信联创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退出纳斯达克市场。此后,在2015年的乌镇世界
最新的智能手机运行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核处理器。  战胜了苛刻的尺寸和功率限制,智能手机制造商所发挥出的聪明才智让桌面系统望尘莫及。现在的移动设备不仅具有多个内核,而且是多种尺寸和类型的内核。  高通的技术营销经理Cisco Cheng说,高通的旗舰骁龙820芯片系统(SoC)为移动设备提供了两种类型的中央处理器。而且,它具有图形、相机、传感器、位置、外设、Wi-Fi、蓝牙、信号、无线调制解调器和内
商业智能软件提供商Splunk北亚区总经理戴健庆近日表示,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会越来越离不开大数据,数据会影响到企业的重要发展。人工智能会广泛运用在金融、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制造业等方面,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成为B2B的主流。  Splunk软件平台可以实时对任何APP、服务器或网络设备的机器数据进行索引、监控与分析,并将结果生成图形化报表,在此基础上帮助客户避免服务性能降低或中断,而其中实时监测的
云计算对大数据和高级分析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我们是选择公有云还是本地部署呢?在我调查的企业中,许多企业目前仍处于观望之中。这些企业都清楚要想与客户建立友好关系,他们就需要在公有云上投入更多。难点在于许多企业正在努力应对企业发展和监管问题,而这其中常常存在一些并不合理的技术限制。  公有云在2016年曾经是大数据的首选。为什么呢?因为企业在不断扩展其本地基础设施时会遇到成本障碍。企业希望拥有规模更大
这一次,戴尔为中国的数字化转型而来。  常有商家开玩笑说:谁拥有了中国市场,就拥有了足够庞大的利润保障。  其实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否则,众多IT厂商也不会纷纷推出“在中国、为中国”的市场战略,毕竟,IT技术是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当今世界的变革,而将IT技术商业化的正是这些IT厂商。  上一次戴尔在中国引起关注,是其创始人亲自来华布道“戴尔中国4.0”战略和预计在中国市场投资1250亿美元之时。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