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史料还原绝代风华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ird_z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域文化与名人互为生长。凤子与地处桂东南的容县,便在这样一种关系中成为桂地文化视点。作为一部地方文史著作,《风华绝代封凤子》实现了故土对于根脉所系名人守护的愿心。凤子源自峤山秀水的绝代风华因为编撰者多年在各种资料里的梳耙整理得以还原,地域名人的精神创造与地域文化的源流与内蕴因此辐射开来。
  关键词:文化桂地 地域名人 凤子
  名人是一方地域在时间的沉淀中孕育出的艺术品,这方地域又因为名人的诞生而丰富着自身的文化内蕴。这在文化相对边缘的广西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桂地走出的名人,这方水土尤为珍惜,总是不惜大力考证史料,回溯其生命轨迹,试图于生命源头处发掘出桂地滋养其成长的文化泉水。桂地名人的文化故乡因此得以彰显,而由文化故乡生命之源延展开来的则又是名人令故土引以为傲的人生风采。凤子与地处桂东南的容县,便在这样一种关系中成为桂地文化的视点。
  凤子,原名封季壬,这位民国广西首位演艺明星、中国第一位女战地记者是广西容县的名人。容县古称容州,峤山秀水多出美人。从古代美人——大唐贵妃杨玉环到现代美人——著名戏剧家凤子,一位位丽人又反哺着这方水土,为其更添灵秀之气。容州对于从自己怀中飞出的金凤凰倍加珍惜,不仅建有贵妃园,而且将凤子故居列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更为感人的是,容县政协专门组织编委会,广搜珍贵史料,追踪溯源,详加考订,爬梳洗剔,终以数百幅图片、三十五万字结集成凤子的立体生命世界。当编撰顾问、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潘琦题写书名“风华绝代封凤子”的这部文史大著面世的时候,这位从容州飞出的金凤凰便跨越时空还原出她的绝代风华。
  在当下出书并非难事的文化语境里,这部多有珍贵史料、考证翔实的《风华绝代封凤子》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出版,虽有遗憾,但更见慎重。2017年2月书稿已送广西人民出版社,10月已正式排版,11月出版社要求玉林市党史办在容县党史办的审读修改意见的基础上出具书面意见完善出版手续。玉林市党史办非常重视,集体讨论,并向出版社说明不出具审读修改意见的原因。2017年12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完成三校三审,并送样书给广西新闻出版局,申请书号并对相关照片进行重大备案。2019年4月,出版社表示终需自治区党史办出具审读修改意见书方可给书号出版。长达三年的审读历程足见史料关涉之重。
  凤子的身份是多维的,表演艺术家、作家、编辑家与文艺创作组织家汇聚一身。编撰者首先精选二百余幅照片以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呈现凤子的家世、成长历程、艺术人生与文化交往。凤子故居加厚堂位于广西容县杨梅镇四端村。这是一座三进的院落,灰砖灰瓦,古朴厚实,围墙如玉带缠腰。凤子堂叔封祝椿当年留日带回栽在盆中的金桂,现今尚郁郁葱葱。走进第三进香火堂,依然可见凤子祖父进士封蔚礽于清光绪四年戊寅年(1878)在墙上书写的墨宝。凤子祖父辈、父辈编著的地方志、诗文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代主席陈漫远聘请凤子父亲封鹤君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聘书等照片,共同还原出加厚堂书香世家的浓厚文化氛围。
  20世纪20年代,封家有女初长成,凤子就读于汉口女子二中。那时的凤子岁月青葱,天生丽质,那幅穿着T恤、短发微卷的少女照展现了中国现代前卫女性的现代气质。20世纪30年代,凤子受助于父亲的朋友马君武、同乡叶琪,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正是在那时,凤子参加了复旦剧社,演出曹禺话剧《雷雨》,成为四凤的首演,从此结缘中国话剧,开始了她的传奇人生。
  在1945年9月9日于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照片里,我们看到了凤子的身影。她当时正在现场孙中山像下“V”字图案的右旁,受董必武的安排,任《新民报》特派员,以随军记者的身份参加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年轻的凤子美丽大气勇敢,既在舞台和银幕当演员,又在抗日前线从事新闻报道,是中国第一位女战地记者,荣登1946年5月第8期《寰球》杂志封面。
  新中国成立之前之后,凤子参加了一系列重大政治活动。1949年7月2日,凤子参加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年10月1日,凤子和丈夫沙博理受邀参加开国大典;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电影节女演员,凤子在场;1980年春节,凤子与邓颖超大姐在一起……在1950年6月北京市文联成立大会的照片中,我们看到凤子一身军装,面带微笑,陪同着也面带微笑的周恩来总理走进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参会。
  聚焦凤子的艺术人生,首先是她作为表演艺术家的身份。她是曹禺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女主角的首位扮演者。1935年冬,在欧阳予倩导演的《雷雨》中,凤子扮演四凤,照片中四凤正和周萍深情对视。1937年《日出》剧照中,凤子扮演陈白露,一袭连衣裙,与男主角相依凝视。在凤子身上投下中国话剧的第一道光影。《原野》中的金子,使她荣登1941年2月《良友》杂志第163期封面。杂志封面照上,鳳子扮演的金子一把纸扇半遮面,顾盼生情。她还在数十部话剧中担任主角,和赵丹、张瑞芳、秦怡、王人美、黎灼灼……一起登台演出,凤子的舞台形象不仅轰动香港、上海、重庆、昆明、桂林等大城市,还轰动日本。一系列剧照再现她高雅清丽的气质和挥洒自如的演技。
  在凤子的艺术人生中,作家是重要的一笔。凤子以她的真诚和才华书写生命之歌,发表一百二十万字的文学作品和戏剧评论。1941年版《废墟上的花朵》、1945年版《八年》、1945年版《沉渣》、1945年版《舞台漫步》、1946年版《无声的歌女》、1982年版《画像》、1985年版《台上·台下》……封面照,再现凤子长达五十余年的文学生涯。笔者曾将凤子的小说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进行审视,认为她的创作在现代女性文学史上是不应忽略的一环,特别是她为我们留下了抗战期间大后方女性的乱世剪影。广西评论家李建平视其散文为抗战时期的美文经典。她在抗战时期的散文集《八年》里这样描写漓江:“在斗鸡山的右环,有一条带似的叉河,河水很清冽。河旁石上有三五健壮的女子在洗衣服。水鸭来回游泳者,轻溅起点点水花,傲示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那么洒脱!”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张爱玲以一个上海外来者的眼光审视着殖民地香港光怪陆离的人与物,揭示了殖民地香港被看的处境与迎合的无主体姿态。在这种大环境下,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乔琪与女主人公葛薇龙分别因为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和异乡与原乡的断裂性感到了一种无根的身份焦虑,在精神的折磨和外界的诱惑中,自觉地走向了堕落。隐含作者在猛烈批判自己笔下主人公意志不坚定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一些人性的关怀与同情。 
摘 要: 隋朝是中国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重要朝代。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作为两朝初期的一代帝王,隋炀帝和唐太宗身份地位特殊,人生经历、政治理想和文化政策都惊人的相似,但在文学创作观念,尤其是对待宫体诗态度上又存在诸多的不同。笔者认为这既是唐太宗对隋炀帝人生阅历总结提炼的结果,又是对其文学思想的扬弃,更是文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关键词:隋炀帝 唐太宗 文学观 评价 扬弃  一
摘 要: 细田守的动画电影《未来的未来》虽然用“未来”表达了时间的变迁,但是其中的空间元素具有更重要的叙事功能。故事中的现实空间和心理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空间的转换在故事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主人公小君在未来、过去的时间中的穿越体验都与“家”密不可分,通过“离家——归家”的叙事模式表达了成长的主题。  关键词: 细田守 《未来的未来》 空间 成长  一、细田守及其《未来的未来》简介  近年来,被称
大学是人生的新征程,这些年你会得到成长,也会有種种的懊恼。大学时光美好又短暂,那么要如何度过这四年呢?送给大一新生,愿大家不负韶华,不负理想。  @中国-东盟钦州国际微映像节:大学何必迷茫?想做什么就大胆地去做!等毕业了有的是迷茫!  @失眠罗曼史1982:大学,一个人生最好的时刻。大学时光真的要好好度过。做好规划,树立目标,不断努力。  @carefully67460:象牙塔里的精英是令人羡慕的
2014年,张天一的伏牛堂开业,以一篇《我硕士毕业为什么要去卖米粉》的文章起步,自创立起便名声大噪,与黄太吉、西少爷等品牌一起,被视作互联网餐饮品牌的代表。当年央视《青年中国说》有嘉宾当面怒斥,“北大毕业却去卖米粉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而这个卖米粉的就是张天一,伏牛堂的创始人。  2018年4月,沉寂一年的伏牛堂突然连续公布两个大动作,更名为霸蛮,并宣布获得新一轮千万元融资,估值5亿元。  而
“再给我条毛巾,不然我不录了!”“你怎么会选我这首歌?我已经不喜欢了……”很难想象,这样“耿直”的话语出自一档综艺节目的评委,打开这档人气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在网友评论的弹幕上,不少人写着:“本来是冲着×××来的,结果被黄子韬圈了粉。”  黄子韬,这位新生代明星里的“争议人物”,逐渐凭着耿直的真性情、过硬的专业素质“刷新”了人们对他的看法。曾是骄傲的少年  黄子韬的家庭条件十分优渥,1997
摘 要:明代是《诗经》的文学性研究异常繁荣的一个重要时期,徐光启的《毛诗六帖》是这一时期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他立足于《诗经》的文学本质,关注后世的诗赋杂文与《诗经》的创作渊源;从诗法的角度,以“能品”“妙品”“神品”为标准对诗法进行细致入微的品评;就读诗、解诗提出自己的一套理论方法。徐光启的著作对《诗经》的文学性研究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毛诗六帖》 文学性 徐光启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
一个人,活到接地气,就是能将自己安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这样,两边都可以夠得着,既不狂傲,也不穷酸,既不太过亲近,也不过分疏远。  是的,我们可以不为他人而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活到合适。合适,就是你活得舒服,别人看你也很舒服。  一个人特立独行,最后还能被别人理解。前提是,你得有让人仰望的才情。这样,即便行为乖张些,才情可以让这些行为柔软到迷离。  但如果品性奸邪,有再大的才情也绝难有人买账了。
摘 要:张力是一首好诗的必然属性,张力的表现形态在诗歌中的呈现方式各异。本文试举几种表现张力的艺术技巧,结合中外文学中充满内在张力的诗歌,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深入探讨丁尼生《泪水,无端地流》中所蕴含的张力及其表达效果,使读者从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中感受诗人饱满而炽热的情感张力。  关键词:张力 诗性 异质意象 反常关系 具象 抽象  美国新批评派的艾伦·退特指出:“诗的意义,全在于诗的张力;诗的张力
她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候选人,却意外转行做了厨师。婚后12年,跟着当外交官的先生先后12次搬家,无论纽约、西雅图、香港、雅加达……在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她都能从宾客变成主角,用锅铲“炒熟”一个又一个异乡。如今,身为美国驻成都总领事夫人的她,已出版了3本畅销书,还制作一系列教人做菜的视频,在饮食界和文化圈成为红人。她甚至把老公都“炼”成了“麻辣味”。这位个性女子,用美食向我们示范了一种全新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