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关系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a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标的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这对学校的数学安排,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学生的数学学习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及时转变,并处理好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关系,十分必要。其中数学问题提出是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前提,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问题提出的基础,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是相互互动,相互促进的关系,他们互相反馈,互相进步,共同促进和实现其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和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意识,形成数学活动经验,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丰富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氛围,同時也促进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提升动手能力,提升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问题 数学活动经验 关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22
  1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提出是新课标的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
  1.1新课标背景下,数学问题提出的基本内涵。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严谨性、科学性十分强的学科,如何教好数学和如好学好数学成为许多教师和学生困扰,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学校、教师、学生都做了很多的努力与探讨。新时期,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提出,应提升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史宁中等提出的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中有: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上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加上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1]。必须承认,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没有问题的提出就谈不上问题的解决,同时问题提出是问题解决的一个途径和方法,在问题解决前,解决过程中,解决后都应伴随着问题的提出。数学问题提出使人的头脑变得更加聪明、更具有创新意识,进而拥有更多的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和学习中,都应注重数学问题提出。
  1.2新课改重视数学活动经验。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学生的数学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以实物、模型、数学语言、数学思想、方法和策略为操作工具,以完成某种数学任务为目标,通过看、听、说、做、思等形式,涉及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全面参与的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行为活动、思维活动以及情感活动相互交织的活动集合体[2]。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就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关于数学活动目的、数学内容意义、数学活动行为及其方式的转换以及数学活动环境等方面的感受、理解、领悟、体验及由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智慧、情感与观念等内容组成的有机组合性经验[3]。通过这些规定我们知道,新课标倡导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这些规定也传达出,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居于主导地位,这对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挑战,要求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方式,更要转变教学观念。
  2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的辩证关系
  2.1数学问题提出是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前提。人开展任何活动都有一个目标指向,数学活动也不例外,数学活动的开展必然是围绕解决某个问题为中心的,如此看来,数学问题提出就是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前提。例如,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示范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提问,而且教师要鼓励和肯定学生的数学提问,不管学生数学问题提问的水平如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数学问题提出后,就易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本能,围绕所提的问题,学生积极活动,大胆设想,设计实验,最终通过数学活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我们认为数学问题提出是数学活动经验的一个基本前提。
  2.2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问题提出的基础。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但是学生任何数学问题的提出肯定是提出对于自身来说是问题的问题,即基于自身数学活动经验和学生已经掌握相关知识的数学问题,肯定不会被学生提出,学生的数学提问肯定是已有数学活动经验之外或者加深的问题,如果数学问题提出都是基于数学活动经验,那么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就会陷入机械的原地踏步的境地,更谈不上进步,因此,数学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问题提出的根本基础,任何数学问题提出必须是基于数学活动经验的问题提出。
  2.3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综上,数学问题提出是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前提,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问题提出的根本基础,只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数学问题提出,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进行数学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的开展,解决数学问题提出,基于数学活动经验,不同的数学问题再次不提出,不同的数学活动再次反馈,如此循环往复,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问题提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促进数学教学和学习的进步,达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3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意识,形成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意义
  3.1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丰富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无论是数学问题提出还是数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每一个环节的开展,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作用,因此,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有益于实现传统课堂角色的根本转变,转变教师主导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学生积极进行课堂互动,不断丰富单一的数学课堂,学生的积极讨论和活动涉及,也促使课堂气氛的活跃,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3.2促进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提升动手能力,提升学习兴趣。问题提出不是随便几个“为什么”,更加强调学生的用独特的眼光,结合自身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出数学问题已达到,解决问题,丰富数学活动经验的目的,学生的数学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形成是拥有创新意识的前提。研究发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缓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焦虑,因为学生倾向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当发现有同学对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也很感兴趣的时候,学生就更加乐意参与数学活动,通过数学活动解决的数学问题很快就会转化为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而且根深蒂固。因此,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的良性互动共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有助于培养出的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8):10-13.
  [2] 仲秀英.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夏小刚.国内外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17-19.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是学生运用文字以及语言能力的最佳体现。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的教学,结合教学实际,在下文中深入探讨了如何做好作文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 教学 解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21  作文教学向来都是语文教学中
民族地区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农村文化对其起着一定的支撑作用.所以我国历来重视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这些均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伟大实践.本研究以当前民族地区所凸显出来的
目的 :观察分析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对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严重创伤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电视编导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电视编导具备的素养直接决定着整个节目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伴随着(删除了广播)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对电视编导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群文艺术建设必须把握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能做好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快速进步,文博事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要想充分发挥文博事业公共文
民国六年,孙中山发动了反抗北洋军阀的“护法运动”,南北两军在湖南展开了拉锯战.军阀的混战给湖南醴陵县造成了巨大的灾难.1918年5—8月,湖南《大公报》对军阀的混战给醴陵
期刊
从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发展来看,农村的文化建设属于其薄弱点,并且广大的农村文化处于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当中还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导致传统文化大量的流失,出现了农村
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现简述完善检察机关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式和措施。 The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