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匠精神传承与发扬的路径探究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rgdg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校企合作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提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路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 师徒制 团餐 传承发扬
  课 题:本文系现代学徒制下“工匠传承精神”现代烹饪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ZYYB201906)研究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合作背景与意义
  (一)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统计,2019年全国餐饮市场规模达4.2万亿元,团餐作为餐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份额超过30%。浙江省的团餐规模约800亿元,主要集中在教育机构、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和部队等。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浙大饮食)作为一家大型团餐企业,不仅为浙江大学提供后勤保障,也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大中小学提供社会化的餐饮服务。但团餐制作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缺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问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推进师徒制模式和工匠精神传承与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破解企业人才培养和匠心传承难题的突破口。
  (二)校企合作的迫切需要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烹浙菜”的人才培养摇篮,与浙大饮食有着30多年的合作基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没有建立团餐企业成系统、成建制、成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核心骨干成员全日制、专业化的培养体系,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019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多方评估,与浙大饮食合作,开设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全日制大专班,面向企业招生。首批138名学员于2019年12月通过招生被正式录取。在教学中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施弹性学习时间和学分制管理,育训结合、工学交替、在岗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改革发展的时代呼唤
  浙江团餐在全国团餐行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浙江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需要强大的后勤支撑保障体系。
  二、合作方式与途径
  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浙大饮食联合开办大专班的过程中,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了较为丰富的合作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生用工协同一体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宣讲,浙大饮食的骨干力量首当其冲报名大专班。据统计,在首批138名学员中,工龄在1年以上的员工占比为96%,工龄在5年以上的员工占比为75%,班组长以上骨干占比为86%,退伍军人占比为3%,35岁以下学员占比为55%。大专班学员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在校学生,有效避免了学员不稳定、流动率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了协同育人。
  (二)课程体系协同一体
  由于学员的特殊性,企业大专班与普通大专班有明显差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浙大饮食就课程设计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讨论,确定了专业课程内容。课程参照普通大专班教学内容,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内容,设置了食品安全、用工管理、底线思维等企业课程。授课时间结合企业生产特点,灵活教学。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校企共同研制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实训标准等,并制定了学历证书 中式烹调师(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三)教学资源协同一体
  企业大专班在教学资源、教学师资、教学场地、课程组织上实行校企联动。在浙江大学的紫金港、玉泉、华家池、海宁和舟山校区共建了5个实训基地,依托浙江大学饮食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校企优势。针对高校食堂营养餐、标准化套餐、“学霸餐”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要求,校企共同研究,构建了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目前,双方共同研发了36个标准套餐,完成了2 000多项中西点菜品标准化数据库的建设。
  (四)专业“教”“学”协同一体
  根据企业员工的岗位特点及学习需求,校企协同制定了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进行了体系化設计;制定了校企合作大专班双重导师制实施办法,明确校企分别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和学徒指导岗位,完善双导师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等办法,升级了大专班学员的“师徒制”培养模式。目前大专班有30名导师,实行互聘共用、双向挂职。
  根据岗位需求,每位学员会参加“认师”和“拜师”仪式,师傅由企业骨干、学校教师和行业大师三方共同担任。其中,企业技术骨干师傅主要传授企业正常生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主要围绕培养目标进行“理实一体”的专业教学,行业大师主要进行专业拓展能力的辅导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学员有五分之三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五分之二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通过专业“教”“学”协同一体,学员在工学交替的螺旋渐进式学习中,逐渐成长为“精工艺、懂营养、会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合作成果与推广
  (一)学员组织有力,奠定实施基础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招生前,企业把大专班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宣讲到位,让学员清楚、明白,这样学员才能配合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二)传承“工匠精神”,助力企业发展
  大专班的课程设置和导师选择都体现着“匠心”。一是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大专班设置了职业道德素质课程,邀请餐饮行业专家现身说法。二是“工匠”进课堂。邀请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全国烹饪大师走进课堂,以理实结合的方式培养学员“匠心”。三是开展“匠心”比拼。通过实训等形式,组织学员分组开展技能比拼,展示“匠心”成果。
  (三)对标行业发展,占领发展高地
  大专班只是一种学习形式,更主要的是为了推进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对照行业标准,占领行业的制高点。为此,大专班课程始终与学校教学资源库、浙江大学饮食标准化菜单信息库的建设结合在一起。目前,大专班已启动了“高校食堂标准化菜库的建设研究”“高校营养食堂建设探究”和“高校中餐工艺中的新型设备运用研究”三个研究课题。
  四、小结
  高职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将工匠精神融入校企合作,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修玲玲.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技能型汽车人才“工匠精神”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
  [2]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习与教学的一种新的举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活动,首先应合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的渠道。着意在“活”字上下功夫。我主要从语文学科本身的资源、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资源、社会生活资源这三方面入手,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关注
摘要: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注重知识灌输,课堂有效性乏力;课题探究式教学力图渗透新课程理念,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本文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开展课题探究式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课题探究式教学;生活;过程;主体;合作    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如何改善这种“注人”的技巧,让学生在短期内如何更多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新课程强调的是师生互动、生生
我于1958年5月26日从武汉八中毕业,同时考进株洲铁道田心技校(现湖南铁道职院),并被分配到木模一班学模型工。一开始,我很失落,那时车、钳、焊是人们公认为技术含量高、最吃香的工种,我认为自己从大武汉来当一个拉锯推刨的小木匠,是没有出息的。后来在学校老师的引导和家父的开导下,我逐渐认识到“不管学什么,行行出状元,关键是怎么学好”。于是我安下心来认真学习,并在这60年的时间里逐渐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关键词:“小组合作學习” 职校 “合作学习小组”  职校学生与一般面对升学压力的学生不同,哪种学习方式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应该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方式符合职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使学生品味学习的快乐和趣味,也能使学生体验“我的学习我做主”的能动性和自觉性。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将
一 教学实录片断    片断一:小组合作《谁能打动我的心》  师:面对这笔500万的巨额奖金,如果你是李妈妈,你打算怎么做?阐述自己的打算,并在全班交流。  生1:买一个保险柜,把钱存在家里。  生2:存银行,获得利息。  师:面对这500万,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李妈妈一方面考虑提高全家的生活质量,另外也打算做点投资。她就主要考虑了以下四种:储蓄、买债券、买保险、买房产。同学们能有好的
《学写读后感》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3的习作训练。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让学生从例文中感知读后感的写作方法,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抓住书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并能自拟题目。    设计思路    学写读后感是从读到写的升华,要有“感”首先要“读”,只有在读的基础上,才能有感而发。为了唤起学生写的欲望,课前笔者先请学生精读喜欢的书目,课上从谈话交流导人,激发兴趣,然后
文本个性化解读是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探究性和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是自主的、体验的、批判的阅读实践。个性化解读是一种立体的阅读,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阅读,是文本解读的灵魂,也是文本价值的真正体现。    一、个性化解读的误区    1.目标定位不准——冷热不均,学生无措。  2.思维价值偏失——表面热闹,收效甚微。  3.学生主体缺失——被动参与。兴趣
摘 要:课堂评价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学生的音乐发展水平。传统评价形式较为单一,在信息化教学引领下,音乐课堂评价应该更具有合作性、互动性和过程性,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音乐灵性的发展,真正让“评”得有“价”值。  关键词:多元性 音乐教学 评价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而音乐教育正是把这种美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音乐课堂,学会鉴赏美、感受美、
关键词:技能大赛 办学实力 教育资源 新常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国会参加各种各样的世界级赛事,而世界技能大赛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世界技能大赛考察的是成员国选手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世界技能大赛可以说是企业用人和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比拼,各个企业、院校通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相应层级的选拔赛,给未来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打下良好的基础。各个
【本刊讯】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2016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和就业服务工作。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通过网上实名登记、现场实名登记、电话实名登记三种途径进行实名登记,便可享受以下9项就业帮扶服务。  推薦岗位信息,注册人才简历、选择就业服务需求等选项,个人简历后台中系统自动为毕业生提供岗位推荐、就业引向等就业帮助;参加就业见习,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对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