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神经纤维瘤六例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7843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例色素性神经纤维瘤中男3例,女3例,年龄8~ 55岁。6例患者的皮损均表现为褐色斑片或斑块,3例皮损位于左颈部及躯干、四肢,1例皮损位于右腋窝及左上臂,1例皮损位于左前臂伸侧,1例皮损位于腰臀部,皮损2 cm × 3 cm至30 cm × 40 cm。3例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皮损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内可见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肿瘤组织无包膜,主要由大量的梭形细胞构成。肿瘤组织中散在或簇集状分布黑素细胞,胞质内可见黑素颗粒。免疫组化显示S100(+)和波形蛋白(+)。6例患者均未治疗。色素性神经纤维瘤少见,临床和组织病理上,需与Becker痣、先天性黑素细胞痣、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等鉴别。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皮肤黑素瘤和色素痣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趋化因子受体7 (CXCR7)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XCR4、CXCR7在两个组(黑素瘤组及色素痣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黑素瘤组与色素痣组免疫组化比较:CXCR4分别是20%(8/40)和50%(20/40)为(-);12.5% (5/40)和42.5%(17/40)为(+);32.5%(13/40)和7.5
目的评价和比较噻吗洛尔和卡替洛尔溶液外用治疗婴幼儿浅表型血管瘤的疗效。方法163例婴幼儿浅表型血管瘤,分为噻吗洛尔组和卡替洛尔组,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或2%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滴于纱布湿敷于瘤体,每天2次,每次30分钟,治疗4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噻吗洛尔组82例,平均瘤体厚度从治疗前(2.51 ± 1.36)mm减至(1.54 ± 1.55)mm,疗前后比较P <0.01。卡替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