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收品品质下降是一个客观事实,企业为了在成本支付和产品可靠性之间达成均衡,往往需要设置一个回收品可靠性阈值。本文考察电子产品的订购、到达、销售、回收、剔除过程,以新产品订购成本、新旧产品库存持有成本、产品回收成本、回收品检测清洁成本、短缺成本、抛弃成本和潜在风险成本为目标函数,获得“可靠性阈值-补货策略”的近优解。企业案例仿真结果表明,(s,S)补货策略优于(s,Q)补货策略;敏感性分析表明,新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新旧产品单位库存成本对企业成本影响较大;基于分析结果,为企业管理决策提出了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