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来源 :城市勘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ccc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县域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及其生态风险变化情况,将高原坝区城市姚安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和2019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等方法,结合ArcGIS 10.2及Fragstats 4.2软件,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12~2019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移态势显著增强,林地类型变化量最大,以转入转移模式为主,转入量主要来自草地和耕地;建设用地则是通过侵占耕地进行扩张,其他地类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生态风险评价及风险区分布方面来看,2012年~2019年姚安县整体生态风险空间分异显著,低生态风险区面积不断增加且逐渐向周边乡镇蔓延,中高生态风险区则不断向中部地区集中.
其他文献
为探究明度与色相同步变化时不同分级设色方案在数字环境下的适宜性,基于Munsel l色彩调和秩序与CIEDE2000色差公式设计了7种分级设色方案,并开展了视觉认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增加各级间色差会导致颜色辨识的准确性增强;②与各级间色差相等的色阶相比,色差先增大后减小的色阶有利于读图判别;③图斑面积分布均匀程度对颜色辨识的影响并不显著;④色阶的总色差增大,会导致颜色过渡的协调性降低.色差先增大后减小的色阶能产生较好的辨识效果,同时保持较好的色彩协调性,且相关规律可以推广到图斑面积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地
积雪深度是反映地表积雪量变化的重要因子,是水文模型和气候模式中的重要参数之一.被动微波遥感以其穿云透雾、对雪层信息敏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雪深的反演研究中.被动微波传感器的低空间分辨率(数千米至数十千米)及地表覆盖的复杂性,使星载被动微波遥感影像中的混合像元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被动微波雪深遥感监测的应用和发展.
期刊
高精度水下声学定位通常采用声线跟踪定位算法,但传统的声线跟踪方法一般针对单程声径进行声线弯曲改正,未能顾及船载换能器在声信号往返过程中发生的位移,导致海底应答器定位解算时引入系统性偏差,从而降低海底点定位精度.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顾及双程声径的分层常梯度声线跟踪水下定位算法.该方法结合水下声信号实际传播路径,根据换能器在声信号发射和接收时刻的位置,构建双程声径水下定位模型,采用顾及双程声径的分层常梯度声线跟踪算法进行解算.采用圆走航观测与交叉十字观测的海上实测数据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