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5日至29日中国知网“三农”网络书屋经验交流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全国共有70个省、市、县(区)科协的106位领导参加会议。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刘亚东副主任、云南省科协副主席李仁、中国科协科普部基层处张守慎调研员等出席会议。同方知网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振海致欢迎辞,同方知网农业分公司总经理顾君主持会议。刘亚东副主任做了题为《建设“三农”网络书屋,广泛开展科普信息服务》的发言,四川省科协、福建省科协、湖南省湘西州科协、辽宁省岫岩县科协、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科协的代表分别介绍了“三农”网络书屋建设推广经验和体会。会上中国知网有关人员还做了“三农”网络书屋、农技协产品网、“三农”网络书屋优惠订购方案等方面的专门介绍。
“三农”网络书屋是由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中国知网、中国科协信息中心联合创建的,面向农村、农业、农民提供丰富、权威、快捷、最新的科技文化信息服务的网络平台。从2010年创建以来,累计建设书屋近3万,直接培训10000人。累计书屋使用近千万次,累计下载量200万篇,典型案例1000多个,中央台报道3次,地方电视台报道120多次,网站、地方报纸报道300多次,得到媒体广泛关注。本次会议目的就是为了落实《科学素质纲要》指示精神,总结交流三年来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快推进“三农”网络书屋推广,打开农村科普工作新局面。
会议取得了三方面的成效:
一、全面回顾总结了三年来全国“三农”网络书屋建设整体情况,提出今后建设推进计划。
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推进计划:一是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二是开展创建“三农”网络书屋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活动,年底前评比表彰。三是构建中国农技协名特优产品网,为协会提供市场经营信息服务,每个协会可以宣传展示产品资料,免费发布信息。四是筹建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三农”科普网络技术交流中心,推进“三农”网络书屋建设。
二、交流、总结了省、地、市、县各级“三农”网络书屋建设推广的典型经验。集中概括为五条:
一是充分认识“三农”网络书屋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三农”网络书屋建设和农村科普各项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认真落实,安排部署。
二是拓展网络书屋的服务领域,把网络书屋建设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树立“网络科普”的基本理念,实现由“三农”网络书屋向“全民科普网络书屋”的转变。服务对象由原来的农民拓展到城镇居民、公务员、青少年人以及企业人员等五类人群。目前四川宜宾市、福建三明市、湘西州等科协网络书屋都实现了拓展服务。
三是积极反映情况,取得政府支持;多部门形成合力,区域性整体推进。四川省宜宾市、福建三明市、湖南省湘西州科协实现了“三农”网络书屋、科普网络书屋在所辖县市区整体推进和全覆盖。
四是建立考核机制,行政推动引导。比如,福建省将“三农”网络书屋建设纳入福建省科普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的考评标准,作为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一项重要内容。四川省兴文县建立“三农”网络书屋激励机制:考核书屋浏览下载文章的次数,以精神奖励为主辅之以物质奖励。
五是加大培训力度,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会用、用好“三农”网络书屋。
三、交流、总结了一批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推广应用“三农”网络书屋的典型案例。
湘西、兴文、岫岩等地在“三农”网络书屋应用过程中,基层协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利用所学操作知识,通过网络书屋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
总之,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通过交流经验,与会省、市、县科协领导进一步了解了“三农”网络书屋在科普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明确了建设“三农”网络书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吸取了建设“三农”网络书屋典型经验、措施做法,对于加快“三农”网络书屋建设推广步伐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普部供稿
“三农”网络书屋是由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中国知网、中国科协信息中心联合创建的,面向农村、农业、农民提供丰富、权威、快捷、最新的科技文化信息服务的网络平台。从2010年创建以来,累计建设书屋近3万,直接培训10000人。累计书屋使用近千万次,累计下载量200万篇,典型案例1000多个,中央台报道3次,地方电视台报道120多次,网站、地方报纸报道300多次,得到媒体广泛关注。本次会议目的就是为了落实《科学素质纲要》指示精神,总结交流三年来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快推进“三农”网络书屋推广,打开农村科普工作新局面。
会议取得了三方面的成效:
一、全面回顾总结了三年来全国“三农”网络书屋建设整体情况,提出今后建设推进计划。
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推进计划:一是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二是开展创建“三农”网络书屋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活动,年底前评比表彰。三是构建中国农技协名特优产品网,为协会提供市场经营信息服务,每个协会可以宣传展示产品资料,免费发布信息。四是筹建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三农”科普网络技术交流中心,推进“三农”网络书屋建设。
二、交流、总结了省、地、市、县各级“三农”网络书屋建设推广的典型经验。集中概括为五条:
一是充分认识“三农”网络书屋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三农”网络书屋建设和农村科普各项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认真落实,安排部署。
二是拓展网络书屋的服务领域,把网络书屋建设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树立“网络科普”的基本理念,实现由“三农”网络书屋向“全民科普网络书屋”的转变。服务对象由原来的农民拓展到城镇居民、公务员、青少年人以及企业人员等五类人群。目前四川宜宾市、福建三明市、湘西州等科协网络书屋都实现了拓展服务。
三是积极反映情况,取得政府支持;多部门形成合力,区域性整体推进。四川省宜宾市、福建三明市、湖南省湘西州科协实现了“三农”网络书屋、科普网络书屋在所辖县市区整体推进和全覆盖。
四是建立考核机制,行政推动引导。比如,福建省将“三农”网络书屋建设纳入福建省科普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的考评标准,作为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一项重要内容。四川省兴文县建立“三农”网络书屋激励机制:考核书屋浏览下载文章的次数,以精神奖励为主辅之以物质奖励。
五是加大培训力度,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会用、用好“三农”网络书屋。
三、交流、总结了一批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推广应用“三农”网络书屋的典型案例。
湘西、兴文、岫岩等地在“三农”网络书屋应用过程中,基层协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利用所学操作知识,通过网络书屋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
总之,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通过交流经验,与会省、市、县科协领导进一步了解了“三农”网络书屋在科普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明确了建设“三农”网络书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吸取了建设“三农”网络书屋典型经验、措施做法,对于加快“三农”网络书屋建设推广步伐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普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