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文言文》多媒体教学的审美研究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本着优化中学文言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原则,充分发掘文一言文教学的美的因素,运用多媒体优化文言教学,让经典之花盛开在多媒体的土壤
  辅以网络多媒体加强读法指导,熟读成诵,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智慧,为丰富文言文乃至多方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预习和巩固时借助网络查背景、探生平、备相关材料、最后畅谈自己的感受,因事生情,激发情感,深入内在心灵。借助博客这一平台,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点,学生之间亦互相评点,借媒体东风,掀起文言学习的热潮。
  教学中通过听说读写画的多种形式,可形成立体情感体验,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营造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消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感。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局域网合作学习和借网络平台奇文共赏,网络是一个“天然的图书馆”,有利于学生搜集文化经典,是进行拓展文言文教学的“取之无禁的宝藏”。课内外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课外延伸,在“大语文”框架下学好文言文。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思考及巧借媒体加强审美教学意义
  文言文教学,那种只重灌输不重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做法还普遍存在。文言文教学必须充满审美的愉悦,必须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让经典之花盛开在多媒体的土壤,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即让学生在文字上更增些品位,增些风采;在思想内容上多些感悟,多些升华;在形象上多些感动,多些向往: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003年《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新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及审美教学提出要求:中学语文课程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中学语文课程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教材还是读本,文言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文言文审美教学现状及实施意义。充分发掘文一言文教学的美的因素需要品味文言文的语言形式美、分析人物形象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感悟思想美的光华、品味哲理美的意蕴。
  二、辅以媒体网络,充分发掘文言文教学的美的因素
  在多媒体更多地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今天,多媒体恰似文言文教学艺术殿堂中的一位“魔术师”,可以变无声的语言为有声的画面,变枯燥无味的说教为优雅生动的示范,让学生如痴如醉地置身于美的情境中,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学效果。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媒体技术与文言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愉悦中感知意,感悟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学生正迫切呼唤能有这样的一片沃土来获得最优良的培育。这种需求本身就为这种教学设想的实施鸣锣开道了。
  文学创作需要“神思千载”“视通万里”,阅读欣赏同样也需要调动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产生与作者、作品情思的共鸣。这个寻找的过程,充满了以联想和想象为主的形象思维活动。袁枚的一篇《祭妹文》,亲情浓郁,悼亡伤逝,令许多略经人世沧桑的成年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而涉世末深的学生却很难动容。如果教师能够从现实生活中的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祖孙之情、朋友之情等入手,加以影视图片媒体的辅助,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丰富的联想,心灵受到震撼,那么学生对作者情思的体验就会深刻多了。带着这种情感体验再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绝对不会仅仅停留在一所老房子的怀念上,充溢在陋室之中的老祖母抚爱希冀之情、追念仙逝之母的伤感之情怎能不引起学生深深共鸣?当然,年轻的学生们生活经验毕竟有限,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此时,教师就应以自身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辅以网络媒体的图文声像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的情思顺畅地与作品内容相接。《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充满寓言色彩的文章,柳宗元的顺应自然天性、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对学生来说无疑抽象而深奥,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教师布置学生去网络上检索老庄哲学的天人合一论,为柳宗元的世界观探寻文化的渊源;搜集来《庖丁解牛》对养生之道的阐释的材料,为《种树郭橐驼传》验证形式上内容上的继承性,让学生在百年文化时空中“神思千载,视通万里”,这样一定能缩短与作品的距离,建立与作者情思的认同感,形象思维也能得以充分发展。
  (一)走进经典 走近人
  人,只有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捧起这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生命力的语言——文言。从百家争鸣,到汉赋铺陈;从唐宋文章,到璀璨夺目的元曲明清小说。或韵或散,绚烂多姿。走近经典,潜心向学者,目其迷也。
  而如今,为人师者在这群星耀世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可以真心热爱文言,成为亟待探讨的课题,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移动传媒,让学生把目光锁定在这片领域,不失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新编中学语文试用教材,古诗文占据了二分之一,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文选修》这本书更是文言和古诗经典的殿堂。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两汉魏晋散文、唐代散文、宋代散文、明清散文。这些入选篇目,均是真正的“古文观止”。
  (二)触摸经典 触动美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民族的文化遗产需要继承。文言文的教学是继承的途径之一。在浩瀚的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情感美犹如一朵朵浪花,常开不败,留香千载,不绝如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当然,这种美依靠的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主动的阅读,即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羲之兰亭赋诗作序,“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杜牧构思《阿房宫赋》,为的是告诫后来者,不要“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归有光写成《项脊轩志》,“多可喜,亦多可悲”的人之常情……这些情感之美,闪烁着多么动人的光芒!
其他文献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市政工程的不断增多,市政工程项目工程量一般都投资大,消耗多,工程建设中的各项费用居高不下,无形之中加大了市政的工程造价,要保证工程质量高、工期短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应用ERAS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治疗的68例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采
新中国成立实行土地制度改革以来,土地制度不断创新、经济社会进展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耕地资源的保障才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资本。人们对
经典导读    在我们记忆的长夜里,曾经有过许多盏经典童话的神灯,给过我们温暖、光明、幻想、智慧和力量。  这一期,我们再来讲一个经典童话:青蛙王子的故事。但是,有一点特别的是,我将用一种新的方式来阐释这个经典故事,赋予这个古老的童话一种新的意义、新的趣味。这样,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视角,也可以帮助扩充对这个古老童话的感受空间和思索容量。我希望今天那些幻想着在未来的某一天,能遇见一位英俊王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怎样培养?要从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入手,结合课内课外的情况,持之以恒地进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 自学能力 积累  语文是百科之首,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
本文研究的是卧底侦查中侦查人员的权力边界问题。在毒品犯罪,黑社会犯罪,枪支弹药等爆炸物犯罪,走私,伪造货币等一系列无具体侵害人的犯罪行为日益猖獗的今天,卧底侦查作为技术侦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实行的封锁和孤立政策,中国做出了向苏联学习的选择。苏联教育学就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引进中国的。苏联虽然已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