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田丰玉米品种联合体区域试验(高海拔组)结果分析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s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2017年田丰玉米品种联合体区域试验(高海拔组)在保山市试验点的试验结果,对参试的6个玉米品种(含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照会单4号及金6441感灰斑病、抗性及丰产性差,不适宜在本地区高海拔区域种植;金玉686丰产性较好、抗性较强、综合表现中上,可继续试种观察;立农8号丰产性较好、抗性较强、综合表现中上,可进一步改进抗倒性后继续试种观察;田研5号和田研4号丰产性好、抗性强、综合表现好,建议引入保山扩大示范种植。
  关键词:玉米品种;联合体;区域试验;保山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1-0106-03       中图分类号: S513.037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通过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2017年田丰玉米品种联合体区域试验(高海拔组)在保山市试验点的区域试验,旨在从产量、抗性、果穗性状及农艺性状等方面,对本年度的区试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参试玉米品种在保山市试验点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性,为进一步试验、申报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品种共6个,分别为田研4号、田研5号、金玉686、立农8号、金6441、会单4号,其中会单4号为对照种。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设在保山市施甸县水长乡小官市村,海拔1 950 m,位于东经99°05′47.76″、北纬24°59′08.44″,试验地属山地红壤,缓坡台地,中等肥力,无灌溉条件,交通便利,前茬为萝卜。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长5 m、宽4 m,每小区5行,每行24株,单株留苗,保苗密度4 000株/667 m2,四周设4行保护行。
  1.4   田间管理及调查记载
  试验地于3月中旬翻犁碎土,拉线开挖种植沟,4月18日透雨后湿墒播种,每667 m2施普通过磷酸钙50 kg、尿素10 kg及硫酸钾10 kg混合作为种肥;出苗后,5月5日喷雾敌杀死1次,防治地老虎;5月10日间苗和定苗;5月12日追施尿素15 kg/667 m2作为苗肥,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6月13日追施尿素30 kg/667 m2作为穗肥,并进行第2次中耕培土,同时喷施溴氰菊酯1次,防治蚜虫。试验过程中,具体的调查记载项目、时间、方法和标准按试验方案严格进行。
  1.5   产量测定
  成熟后,实收小区中间3行(面积12 m2)计产,同时记录实收株数和果穗数,取样10穗进行室内考种,将样本果穗风干脱粒后,称其籽粒干重,按标准水分的14%折算出小区产量,再折合为每667 m2产量。
  1.6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播种到成熟)
  表1为玉米生育期间的气候情况。
  如表1所示,2017年4—9月份降雨异常偏多,为有气象资料记载的历史第二多年份,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造成玉米病害发生偏重,尤其是玉米灰斑病发生最为严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丰产性
  表2为各参试品种的产量表现。
  每个重复实收中间3行(面积12 m2)测产,取3个产量的平均值作为该品种的最终产量值,并按标准水分折合每667 m2产量,对各品种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LSD法)。由表2可知,5个参试品种中,除金6441产量低于对照外,其余4个品种的产量均高于对照。田研4号产量最高,达633.29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9.85%;其次为田研5号,产量605.5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4.60%;立农8号产量571.01 kg/667 m2,比对照增产8.07%,居第三位;金玉686产量566.89 kg/667 m2,比对照增产7.29%,居第四位;对照会单4号产量528.38 kg/667 m2,居第五位;金6441产量最低,为508.04 kg/667 m2,比对照减产3.85%。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显著水平α=0.01时,田研4号和田研5号产量极显著,高于会单4号和金6441;田研4号、田研5号、立农8号和金玉686这4个参試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会单4号和金6441产量差异不显著。在显著水平α=0.05时,田研4号产量显著,高于除田研5号外的其余4个参试品种;田研5号、立农8号、金玉686产量显著,高于金6441;田研4号与田研5号,田研5号、立农8号、金玉686与会单4号产量差异不显著。
  2.2   果穗性状
  表3为各参试品种的果穗性状表现。
  由表3可以直观看到,所有参试品种均为筒型黄色果穗,粒型不同(半马齿、马齿)。穗长介于15.2~16.3 cm,其中田研4号、立农8号最长,为16.3 cm,金6441、会单4号最短,为15.2 cm;穗粗介于4.3~4.7 cm,其中会单4号最粗,为4.7 cm,金6441最细,为4.3 cm;秃尖长介于0.4~1.3 cm,其中立农8号最长,为1.3 cm,田研4号、金6441最短,为0.4 cm;穗行数介于15.2~17.0行,其中立农8号、金6441最多,为17.0行,田研4号、会单4号最少,为15.2行;行粒数介于27.5~33.2粒,其中会单4号最多,为33.2粒,立农8号最少,为27.5粒;出籽率介于82.47%~86.98%,其中田研4号最高,为86.98%,会单4号最低,为82.47%;百粒重介于22.20~31.42 g,其中田研4号最重,为31.42 g,金6441最轻,为22.20 g。   2.3   抗性
  表4为各参试品种的整体抗性调查结果,调查项目主要包括抗倒性、抗病性和抗虫性(在此不涉及抗逆性)。
  经表4观察记载,所有参试品种除立农8号发生轻微倒伏(折)外,其余参试品种均未倒伏(折),均未出现玉米螟等主要虫害,丝黑穗病和茎腐病未发现发病株,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穗腐病及锈病,除金6441、会单4号感灰斑病外,其余参试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抗性。金6441感病最重,灰斑病为7级,锈病、穗腐病为5级,小斑病为3级;会单4号,灰斑病为7级,锈病、大斑病、小斑病均为3级;金玉686,灰斑病、锈病和穗腐病均为5级,大斑病、小斑病为3级;田研5号,灰斑病、锈病为5级,大斑病、小斑病为3级;田研4号,灰斑病、锈病为3级。综合来看,金6441、会单4号的抗倒性、抗虫性好而抗病性差;立农8号抗虫性、抗病性好而抗倒性稍差;田研4号、田研5号及金玉686抗倒性、抗虫性、抗病性均较好。
  2.4   生育期及农艺性状
  表5列出了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调查结果。
  表5数据显示,所有参试品种均在5月2日前后出苗,在7月中旬抽雄和吐丝,于9月成熟。株型不同(平展、紧凑、半紧凑);生育期128~134 d,田研4号最长,为134 d,会单4号、金6441最短,为128 d;株高253~294 cm,田研4号最高,为294 cm,会单4号最矮,为253 cm;穗位高98~120 cm,田研5号最高,为120 cm,金6441最低,为98 cm;单株有效穗1.00~1.17,立农8号最多,为1.17,会单4号最少,为1.00。
  3   结论与讨论
  总体来看,6个参试品种(含对照)的生育期均在131 d左右(128~134 d),整体出苗较好,植株生长期间总体长势良好。由于防虫和中耕管理及时,虫、草、鼠对整个试验未造成危害。主要病害为灰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锈病及穗腐病,其余病害诸如丝黑穗病及茎腐病等尚未发现。对照会单4号产量显著偏低,感灰斑病,整体丰产性和抗性差,其余5个参试品种,除金6441表现最差外,剩下4个参试品种的综合表现均优于对照,以下按产量从高到低分别对其作综合评述。
  3.1   田研4号
  产量633.29 kg/667 m2,比对照会单4号增产19.85%,居第一位。全生育期134 d,比对照多6 d。该品种缺点是生育期长,株高偏高,穗行数少。优点是穗长,秃尖短,百粒重、出籽率和单穗粒重高,抗倒伏,抗玉米主要病虫害。整体丰产性好、抗性强、综合表现好。
  3.2   田研5号
  产量605.54 kg/667 m2,较对照会单4号增产14.6%,居第二位。全生育期132 d,比对照多4 d。该品种缺点是穗位高。优点是行粒数多,出籽率和单穗粒重较高,抗倒伏,抗玉米主要病虫害。整体丰产性好、抗性强、综合表现较好。
  3.3   立农8号
  产量571.01 kg/667 m2,较对照会单4号增产8.07%,居第三位。全生育期131 d,比对照多3 d。该品种缺点是抗倒伏性及抗倒折性差,秃尖长,行粒数少。优点是穗长,行数多,双穗率高,抗玉米主要病虫害。整体丰产性较好、抗性强、综合表现中上。
  3.4   金玉686
  产量566.89 kg/667 m2,較对照会单4号增产7.29%,居第四位。全生育期132 d,比对照多4 d。该品种缺点是秃尖较长,穗行数、行粒数较少。优点是穗粗,百粒重较高,抗倒伏,抗玉米主要病虫害。整体丰产性较好、抗性强、综合表现中上。
  3.5   金6441
  产量508.04 kg/667 m2,比对照减产3.85%,居参试品种最后一位。全生育期128 d,与对照相同。该品种缺点是穗短,百粒重、出籽率及单穗粒重低,感灰斑病。优点是生育期短,株高和穗位适中,秃尖短,穗行数高,抗倒伏。整体丰产性一般、抗性差、综合表现差。
  综上所述,对照会单4号及金6441感灰斑病,抗性及丰产性差,不适宜在本地区高海拔区域种植;金玉686丰产性较好、抗性较强、综合表现中上,可继续试种观察;立农8号丰产性较好、抗性较强、综合表现中上,可进一步改进抗倒性后继续试种观察;田研5号和田研4号丰产性好、抗性强、综合表现好,建议引入保山扩大示范种植。
  (收稿日期:2018-08-22)
其他文献
摘 要:主要根据河南省西华县玉米栽培情况,从选种、播种、栽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为玉米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3-0051-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1 选取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选用是确保玉米高产的有利条件。在相同条件下,同作比较,竖叶型玉米品种比平展
摘 要:油茶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林农的收入和林业的发展成效。结合实践,提出了油茶高产栽培的几个技术要点,旨在促进油茶高产优质,推动林业发展。  关键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6-0087-01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志码: B  油茶属山茶科常绿小乔木,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名优
摘 要:伴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种植花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农民的经济效益;可以采取科学的对策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花生的栽培技术,进而提升花生的种植效益。  关键词:花生;栽培技术;种植效益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3-0053-01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志码: B  1 通过科学选地、整地、施肥,提升花生种植效益  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花生种植。第一,花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4-0091-02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进入经济新常态的时代大背景以来,定西市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形势,积极探索出一条改善自然环境、发展林业产业助长地方经济的道路,为实现新的发展夯实基础。相关数据表明,受气候、环境、人为因素的影响,当地林业苗木种植仍存在死亡率较高、质量低等问题。对此,着重分析了致使苗木死亡的原因
摘 要:着重介绍了楸树良种无性系育苗造林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楸树;良种;无性系;育苗;造林技术  楸树是一种紫葳科梓树属落叶乔木,成熟的楸树树干高挺且笔直,树冠表现为倒卵形;树皮呈现出灰褐色,具有一定程度的开裂浅纹,浅纹一般为纵向开裂;每年4—5月开花,总状花序顶生,表现出一定的浅粉色;9—10月结果,长出的蒴果长度在25~45 cm。其是有着极高推广价值的优良树种,
摘 要:杨树栽植工作的有效开展,应注重栽植环境、温度以及土壤等方面,是我国北方林业栽植技术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以辽宁省朝阳县波罗赤镇林业站实践记录信息,对杨树栽植与养护技术要点两方面进行探究,以达到提升现代林业栽植技术、优化区域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杨树栽植;养护技术;栽植要点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1-0062-02 中图分类号: S792.1
摘 要:滑玉168是一个高产、抗病、抗倒伏、耐密植、抗逆性强、品质好、稳产性能突出的玉米品种。就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滑玉168;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3-0054-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滑玉168是由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HF2458-1和MC712-2111作育种材料精心培育出来的高产、稳
摘 要:总结了油松栽植技术,包括选地翻整、种子采集及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大苗栽植、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为北方油松育苗栽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方油松;育苗栽植;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76-01 中图分类号: S791.254 文献标志码: B  油松作为北方常见的树种,在抗寒和耐旱等方面优点突出,能够有效改善北方荒山较多的情况。随着油松种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2-0086-01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林业营造林能够改善空气质量,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因此,掌握林业营造林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造林工作要从整地开始,以跟踪管理收尾,这样营造的树种才能长久存活。从长远看,提高森林植被可以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  关键词:林业;营造林技术;要点   林业营造林工作者应在掌握林业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