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住宅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创新,新建住宅小区的布局从以前单一的市中心以高层建筑为主和郊区以多层建筑为主的格局发展到目前多层次的建筑群体交叉混合的布局,给小区的供水带来很多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解决供水问题,使小区的给水系统达到最优化,以适应新建住宅建设的新需求。下面就新建住宅小区在供水方式、室内外管道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介绍。
关键词:住宅供水管道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小区供水方式设计中应注意问题
1.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方式
(1)无水箱供水方式
通常所说的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是指无水箱供水,由小区内的市政供水管网直接向用水点供水,该方式主要适用于3层以下的独立或联体别墅住宅、4层以下的复式住宅和层高在10米以下的公建用房的供水(且无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要求)。该供水方式最为简单,水压比较稳定,水质有保证,但要注意的是室内给水立管末梢须加装自动排气阀,防止水表误计量。
(2)水箱供水方式
水箱供水方式是指市政管网的水先进屋顶水箱再到生活用水点的供水方式(不设生活给水泵,但消防泵视情况而设。),该供水方式主要适用于小区内楼层为3到5层、层高在18米以下并有室内消防系统的公建用房的供水。此时屋顶水箱一般为生活与消防合用水箱,水箱既要有保持水质和水体正常循环使用周期所需的合理的体积和高度,又要有保证消防储备用水所需的容量和压力,并有消防水量保证不被使用的措施。水箱的有效容积为最大日生活用水量的40%(如果采用夜间供水的应按100%计算)加上住宅防火要求规定的相应的消防备用水量之和。该供水方式充分利用市政管道压力和水箱的调节作用,在满足生活用水不设加压泵的情况下,也满足消防系统在设泵而不需要稳高压设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也是一种比较节能的传统的供水方式。但水箱中的生活水量应大于等于消防储备水量。该方式与设计规范中的生活与消防水箱分开相矛盾,建议在生活水量应大于等于消防储备水量、并有水质防护措施、水箱的消防出水管上有低损耗的防污隔断阀的情况下,生活与消防水箱应该合用更为合理,否则还会带来消防水箱的进水问题和计量问题。
2.泵房加压供水方式
(1)无水箱供水方式
通常所说的变频供水就是经过泵房加压的无屋顶水箱供水方式,即市政管网→泵房水池→水泵变频加压→给水管道→用水点。该供水方式也须注意在给水立管顶端设置自动排气阀。水池的有效容积按最大日用水量的40%计算。
(2)水箱供水方式
即有屋顶水箱的泵房加压供水方式,即市政管网→泵房水池→水泵提升加压→给水管道→屋顶水箱→用水点。水池的有效容积按最大日用水量的25%~30%计算,水箱的有效容积按最大日用水量的15%~20%计算,系统越大,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水池与水箱所需的体积越小。该供水方式水箱应保证顶楼用水点至少7米压力水头,考虑到某些特殊热水器的要求,建议用水点的水头压力为10米。
3.无负压供水方式
无负压供水方式的显著特点是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和泵房加压供水方式的结合与优化,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又做到不影响市政管道的压力,是最节能的一种供水方式。该方式适用于供水压力比较高,水压比较稳定的地区。该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当室外供水管道发生断水并且时间较长时,将无法保证系统正常供水。因此,该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推广使用时还是要考虑备用水箱容量以防万一,确保供水安全。
二、室内管道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小区变频给水系统或市政直接供水系统(无论是生活系统还是消防系统),在给水立管的最高点应加装自动排气阀。采用屋顶水箱供水的供水系统,除非消防水量过大,一般自来水公司建议生活和消防水箱合用,不赞成分开。同时为了保证居民的不间断供水,建议屋顶水箱一分为二或两个水箱的生活出水管联通,且水箱之间的消防出水管道也联通使单个水箱的消防蓄水量可以减半或更少,从而使屋顶水箱占用的体积减少、构筑物的结构承重量减少,投资也减少,而且不必要为消防水箱考虑安装消防监视表。注意保证顶层居民正常的生活用水点的压力和消防用水压力。
2.多层建筑与多层公共建筑物内的给水管道,如采用镀锌钢管应有食品级的环氧树脂内衬,高层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应采用热镀锌衬塑钢管。
3.在嵌墙表箱上尤其是双表箱上应有明确的用户门牌标示,防止抄表记录有差错。管廊井内的水表也应挂有明显的用户标示挂牌,水表前后应采用生料带的丝口连接,不可采用白漆和麻丝的丝口连接。
4.住宅内的给水立管应按秒流量计算,管道的流速控制在1m/s之内,同时尽可能采用两根或多根立管供水(根据每个楼层的户数考虑)。
5.小区内的公建设施以及住宅的底层商业设施一般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并安装地面表。但在室内给水立管尽可能也加装自动排气阀,除非立管顶端就是用水点。
三、室外管道系统设计中應注意的问题
1.现在小区的规模较大,天然的河道或人造水景很多,这给小区给水管网的布置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减少给水管线穿越河道和水景等困难,要求开发商和有关小区的规划设计部门事先考虑好过河管线的布置方式。如果河道的河床深度在1.5m以内,可以考虑在河床底部预埋套管,在给水管线施工时直接用PE管穿越套管;如果河道的河床深度在1.5m以上的,建议在设计和架设桥梁时在桥的两侧预留足够宽度的牛腿来架设公用管线,也可以在桥的人行道下预埋电缆、电话和煤气的套管,但自来水管不可以,因为要在桥管最高处安装自动排气阀,除非有其他地方进行自动排气的措施。
2.小区的供水管线尽可能敷设在小区的绿化带、人行道下面,不宜排在小区的车行道路中间;不可将小区的管线排在小区控制线之外的市政规划范围;不可以穿越私家花园以及地下车库的进出口通道;在穿越地下车库上方时,应建议地下车库的覆土厚度在1.1m以上。小区内给水管线的覆土厚度一般应大于0.7m,小口径的为0.5m以上。当建筑物的一侧有地下车库或人防且覆土较浅时,要考虑是否有布置管线的空间,否则将进水管的方向布置在另一侧为佳。
3.小区内各种压力和功能的供水管线不可布置在一起,应该以道路或建筑物来相互隔离,在发生爆管漏水时能迅速判断出何种管线漏水,从而准确判断所需关闭阀门。在与其他公共管线并行布置时应有0.5m以上的净距离(特殊情况下至少0.3m)。在与其他管线交叉时,应有0.3m以上的净距离(特殊情况下至少0.15m),相互之间做好隔离保护措施(一般使用木板)。在遇到雨水管和污水管时,一般让污水管,不让雨水管,在征得建设单位的同意后,再在雨水管交叉处砌筑雨水井。
4.小区内的室外给水管道在与泵房的进出水管、单元的进户管以及公建装表的接通处,公称直径在50mm以下的应采用丝口连接,公称直径在100mm以上的采用法兰连接(如有内装阀门应采用相应的丝口或法兰阀门预留好)。小区单元进水管的位置应跟着建筑的单元人行进出口位置一样。
5.消防接合器设置要与小区的室外消火栓保持在15m~40m的距离;消防水箱的消防出水管上应改单向阀为防污隔断阀,并要求阻力较小;室外消火栓应设在室外市政给水环管上,不可设在枝状给水管的末梢上。但多层建筑给水系统和别墅小区给水系统除外。
关键词:住宅供水管道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小区供水方式设计中应注意问题
1.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方式
(1)无水箱供水方式
通常所说的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是指无水箱供水,由小区内的市政供水管网直接向用水点供水,该方式主要适用于3层以下的独立或联体别墅住宅、4层以下的复式住宅和层高在10米以下的公建用房的供水(且无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要求)。该供水方式最为简单,水压比较稳定,水质有保证,但要注意的是室内给水立管末梢须加装自动排气阀,防止水表误计量。
(2)水箱供水方式
水箱供水方式是指市政管网的水先进屋顶水箱再到生活用水点的供水方式(不设生活给水泵,但消防泵视情况而设。),该供水方式主要适用于小区内楼层为3到5层、层高在18米以下并有室内消防系统的公建用房的供水。此时屋顶水箱一般为生活与消防合用水箱,水箱既要有保持水质和水体正常循环使用周期所需的合理的体积和高度,又要有保证消防储备用水所需的容量和压力,并有消防水量保证不被使用的措施。水箱的有效容积为最大日生活用水量的40%(如果采用夜间供水的应按100%计算)加上住宅防火要求规定的相应的消防备用水量之和。该供水方式充分利用市政管道压力和水箱的调节作用,在满足生活用水不设加压泵的情况下,也满足消防系统在设泵而不需要稳高压设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也是一种比较节能的传统的供水方式。但水箱中的生活水量应大于等于消防储备水量。该方式与设计规范中的生活与消防水箱分开相矛盾,建议在生活水量应大于等于消防储备水量、并有水质防护措施、水箱的消防出水管上有低损耗的防污隔断阀的情况下,生活与消防水箱应该合用更为合理,否则还会带来消防水箱的进水问题和计量问题。
2.泵房加压供水方式
(1)无水箱供水方式
通常所说的变频供水就是经过泵房加压的无屋顶水箱供水方式,即市政管网→泵房水池→水泵变频加压→给水管道→用水点。该供水方式也须注意在给水立管顶端设置自动排气阀。水池的有效容积按最大日用水量的40%计算。
(2)水箱供水方式
即有屋顶水箱的泵房加压供水方式,即市政管网→泵房水池→水泵提升加压→给水管道→屋顶水箱→用水点。水池的有效容积按最大日用水量的25%~30%计算,水箱的有效容积按最大日用水量的15%~20%计算,系统越大,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水池与水箱所需的体积越小。该供水方式水箱应保证顶楼用水点至少7米压力水头,考虑到某些特殊热水器的要求,建议用水点的水头压力为10米。
3.无负压供水方式
无负压供水方式的显著特点是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和泵房加压供水方式的结合与优化,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又做到不影响市政管道的压力,是最节能的一种供水方式。该方式适用于供水压力比较高,水压比较稳定的地区。该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当室外供水管道发生断水并且时间较长时,将无法保证系统正常供水。因此,该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推广使用时还是要考虑备用水箱容量以防万一,确保供水安全。
二、室内管道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小区变频给水系统或市政直接供水系统(无论是生活系统还是消防系统),在给水立管的最高点应加装自动排气阀。采用屋顶水箱供水的供水系统,除非消防水量过大,一般自来水公司建议生活和消防水箱合用,不赞成分开。同时为了保证居民的不间断供水,建议屋顶水箱一分为二或两个水箱的生活出水管联通,且水箱之间的消防出水管道也联通使单个水箱的消防蓄水量可以减半或更少,从而使屋顶水箱占用的体积减少、构筑物的结构承重量减少,投资也减少,而且不必要为消防水箱考虑安装消防监视表。注意保证顶层居民正常的生活用水点的压力和消防用水压力。
2.多层建筑与多层公共建筑物内的给水管道,如采用镀锌钢管应有食品级的环氧树脂内衬,高层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应采用热镀锌衬塑钢管。
3.在嵌墙表箱上尤其是双表箱上应有明确的用户门牌标示,防止抄表记录有差错。管廊井内的水表也应挂有明显的用户标示挂牌,水表前后应采用生料带的丝口连接,不可采用白漆和麻丝的丝口连接。
4.住宅内的给水立管应按秒流量计算,管道的流速控制在1m/s之内,同时尽可能采用两根或多根立管供水(根据每个楼层的户数考虑)。
5.小区内的公建设施以及住宅的底层商业设施一般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并安装地面表。但在室内给水立管尽可能也加装自动排气阀,除非立管顶端就是用水点。
三、室外管道系统设计中應注意的问题
1.现在小区的规模较大,天然的河道或人造水景很多,这给小区给水管网的布置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减少给水管线穿越河道和水景等困难,要求开发商和有关小区的规划设计部门事先考虑好过河管线的布置方式。如果河道的河床深度在1.5m以内,可以考虑在河床底部预埋套管,在给水管线施工时直接用PE管穿越套管;如果河道的河床深度在1.5m以上的,建议在设计和架设桥梁时在桥的两侧预留足够宽度的牛腿来架设公用管线,也可以在桥的人行道下预埋电缆、电话和煤气的套管,但自来水管不可以,因为要在桥管最高处安装自动排气阀,除非有其他地方进行自动排气的措施。
2.小区的供水管线尽可能敷设在小区的绿化带、人行道下面,不宜排在小区的车行道路中间;不可将小区的管线排在小区控制线之外的市政规划范围;不可以穿越私家花园以及地下车库的进出口通道;在穿越地下车库上方时,应建议地下车库的覆土厚度在1.1m以上。小区内给水管线的覆土厚度一般应大于0.7m,小口径的为0.5m以上。当建筑物的一侧有地下车库或人防且覆土较浅时,要考虑是否有布置管线的空间,否则将进水管的方向布置在另一侧为佳。
3.小区内各种压力和功能的供水管线不可布置在一起,应该以道路或建筑物来相互隔离,在发生爆管漏水时能迅速判断出何种管线漏水,从而准确判断所需关闭阀门。在与其他公共管线并行布置时应有0.5m以上的净距离(特殊情况下至少0.3m)。在与其他管线交叉时,应有0.3m以上的净距离(特殊情况下至少0.15m),相互之间做好隔离保护措施(一般使用木板)。在遇到雨水管和污水管时,一般让污水管,不让雨水管,在征得建设单位的同意后,再在雨水管交叉处砌筑雨水井。
4.小区内的室外给水管道在与泵房的进出水管、单元的进户管以及公建装表的接通处,公称直径在50mm以下的应采用丝口连接,公称直径在100mm以上的采用法兰连接(如有内装阀门应采用相应的丝口或法兰阀门预留好)。小区单元进水管的位置应跟着建筑的单元人行进出口位置一样。
5.消防接合器设置要与小区的室外消火栓保持在15m~40m的距离;消防水箱的消防出水管上应改单向阀为防污隔断阀,并要求阻力较小;室外消火栓应设在室外市政给水环管上,不可设在枝状给水管的末梢上。但多层建筑给水系统和别墅小区给水系统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