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同学们的化学核心素养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eau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目前的高考形势来看,如何培养化学学科素养已成为同学们学习的重中之重,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化学学科素养呢?下面就以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的相关问题为例拓展开来谈一点看法。
  一、以探究方式拓展学习宽度
  同学们在学习知识时,不能只是死记硬背,而不开动脑筋,这样下来只是死学知识,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的相关实验时,若只是满足于教材中知识的学习,那么学习到的知识会很窄,遇到稍微变化的相关试题时就不会解答。若是从各种探究的角度来进行拓展,那么一个问题就会衍生出很多问题,不但拓宽了知识面,还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更多的问题。
  探究(一):下列收集Cl2的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此问题要解决的是气体的尾气收集与处理。思考点是气体收集的基本依据和方法是什么?方法选择中如何把握装置的特点与最佳操作?
  拓展点1:下列可用于Cl2尾气处理的装置的是()。
  分析:由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探究(二):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有哪些?
  由氯气与水的反应及弱酸HClO的电离平衡可知,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有Cl2、HClO、ClO-
  拓展点2:为什么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用?
  分析:应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解答该问题。
  探究(三):设计实验比较Cl酌的氧化性。
  拓展点3:在比较Cl2和Br的氧化性时,应先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
  分析:应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解答问题。再加入一定量的NaBr溶液,充分振荡,静置,若观察到CCl层呈橙红色,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的。
  二、以问题解决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解答了,学习质量上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调动了,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知识时,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例如,SO42-和Cl-检验方法的应用。
  實际问题:(1)检验SO2气体中可能混有HCl时,将气体通入5mL 0.1mol·L-1的AgNO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气体中混有HCl,原因是______。正确的检验方法是______。
  分析:SO2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能被NO3-氧化为SO42-,因此,白色沉淀不只是AgCl。正确的操作是,将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Ba(NO3溶液中,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
  (2)若以上述实验产生的白色沉淀为样品,通过证明白色沉淀中含有AgCl,来证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HCl,应如何操作?______。
  分析:白色沉淀有AgCl、Age SO4,要实现目的,需要利用沉淀转化原理实现离子从难溶到自由移动的转化。可以考虑加入Na2S溶液,此时Ag2SO4转化为更难溶的Ag2S,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Cl-、SO42-、S2-,加入CuSO4溶液可除去S2-。此时再采取①加过量Ba(NO32溶液,②加AgNO3溶液,即可证明结论。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其他文献
决策树方法一直被人们用来决策时选择最优方案,即从若干决策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但决策问题中所含的方案数量在决策树中是隐性的,利用传统的决策树方法,只能从这些隐藏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化学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是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已经远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化学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即虚拟实验技术的产生彻底颠覆了传统化学实验的观念,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本文就虚拟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
锂硫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存储器件,作为一个多电子反应电池体系,具有能量密度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下一代高性能二次电池体系代表,而引起了广泛研究兴趣。但硫正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