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兴隆县档案局的一名退休干部,于2006年在我县率先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家庭档案。不但教育子女有了活教材,改善了家庭关系,而且还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我家居农村,与县城紧密相连,全家6口人,其中老伴儿和女儿是农村户口,属于半半非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不但与街道、派出所打交道,而且经常与村、居民组和村民交往。上了年纪的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往往因为户口本、房产证、《土地、果树延包合同书》、土地出让数量证据和土地边界纠纷调解协议书等,因用时找不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即使是自己的过错,也理直气壮地往他人身上推,因此有时和老伴儿及子女闹矛盾,甚至使和睦的家庭出现裂痕。为了妥善处理家庭内部矛盾,我曾多次设想效仿农村建档的经验,建立家庭档案。苦于没有参考资料,此事一直拖到2003年,这是其一。其二,我原籍出生地是北京市密云县,王姓在密云城乡是一个大家族,祖辈在清王朝中期,已经给我们后代留下了比较好的祖训和家谱。“文革”破“四旧”以后,个别人关上门起名号,致使异地生活的青年人,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有些年轻人甭说曾祖父以上的名号不知道,就是祖父叫什么名字,也是一问三不知,所以家庭建档中我把续建家谱档案列为第一要务。2004年秋季,我回到老家走乡串户,拜访长辈了解祖辈名号出身历史,接续了家谱,并把国家推行“计生国策”以后,出生的女孩也列入了家谱。建立了—份有文字说明,有辈数图纸的家谱档案,印发给家族各家各户,受到家族多数人的称赞。接着向家庭成员收集档案资料,重点查找自己一生工作中形成的文字记录、实物、声像、著作、存书等档案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工作,到2005年底基本收齐。
去年夏天,我回到县档案局购买档案盒时,向局领导汇报建立家庭档案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并随手取出河北省档案局转发国家档案局“关于倡导建立家庭档案的通知”,我看了以后,如获至宝。依据“通知”中规定的家庭建档分类意见,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建立了34盒家庭档案,对于著作、存书等也设专柜妥善保存。
我建立家庭档案的消息不翼而飞,有的离退休老干部登门学习,一传二,二传三,带动起全县一批老同志相继建起了家庭档案。
建档之后,我立即召开一次家庭会议。会上除建立了专人保管、使用、积累资料、续档等项规章制度以外,重点对子女进行一次家庭传统教育。依据家谱档案,教育子女遵照祖训,时刻牢记遵纪守法,克己奉公,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依据我生平经历档案,对子女进行勤俭持家、艰苦奋斗教育,注意拒腐防变。依据我受省、地(市)、县颁发的荣誉证书、奖章,教育子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报效祖国,使家庭的细胞,为创建和谐社会奉献微薄之力。
建立家庭档案一年来,因找不到档案资料闹矛盾的事情不见了,子女在世界观、人生观和工作、生活等方面有了细微的进步,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尤其值得欣慰的是,在今年一季度我村部分承包地,以每亩11万元的价格出让给开发商,村、组干部把我承包地数量算错时,是家庭的小档案,派上了大用场。我家原有承包地2.33亩,以前修建省级112线公路时,出让0.197亩,建房时与人换地拨出0.156亩,两笔共计0.353亩,还剩下1.977亩。可是村、组却按1.7亩给我家发了补偿费。为此,我从《土地、果树延包档案》中,拿出第一次出让土地数量和调换土地协议书证据,找到村、组说明情况,在铁证面前,他们口服心服地又给我家补发了0.4万元。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家庭建档,好处多多。我已经初步尝到了甜头。
我家居农村,与县城紧密相连,全家6口人,其中老伴儿和女儿是农村户口,属于半半非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不但与街道、派出所打交道,而且经常与村、居民组和村民交往。上了年纪的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往往因为户口本、房产证、《土地、果树延包合同书》、土地出让数量证据和土地边界纠纷调解协议书等,因用时找不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即使是自己的过错,也理直气壮地往他人身上推,因此有时和老伴儿及子女闹矛盾,甚至使和睦的家庭出现裂痕。为了妥善处理家庭内部矛盾,我曾多次设想效仿农村建档的经验,建立家庭档案。苦于没有参考资料,此事一直拖到2003年,这是其一。其二,我原籍出生地是北京市密云县,王姓在密云城乡是一个大家族,祖辈在清王朝中期,已经给我们后代留下了比较好的祖训和家谱。“文革”破“四旧”以后,个别人关上门起名号,致使异地生活的青年人,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有些年轻人甭说曾祖父以上的名号不知道,就是祖父叫什么名字,也是一问三不知,所以家庭建档中我把续建家谱档案列为第一要务。2004年秋季,我回到老家走乡串户,拜访长辈了解祖辈名号出身历史,接续了家谱,并把国家推行“计生国策”以后,出生的女孩也列入了家谱。建立了—份有文字说明,有辈数图纸的家谱档案,印发给家族各家各户,受到家族多数人的称赞。接着向家庭成员收集档案资料,重点查找自己一生工作中形成的文字记录、实物、声像、著作、存书等档案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工作,到2005年底基本收齐。
去年夏天,我回到县档案局购买档案盒时,向局领导汇报建立家庭档案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并随手取出河北省档案局转发国家档案局“关于倡导建立家庭档案的通知”,我看了以后,如获至宝。依据“通知”中规定的家庭建档分类意见,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建立了34盒家庭档案,对于著作、存书等也设专柜妥善保存。
我建立家庭档案的消息不翼而飞,有的离退休老干部登门学习,一传二,二传三,带动起全县一批老同志相继建起了家庭档案。
建档之后,我立即召开一次家庭会议。会上除建立了专人保管、使用、积累资料、续档等项规章制度以外,重点对子女进行一次家庭传统教育。依据家谱档案,教育子女遵照祖训,时刻牢记遵纪守法,克己奉公,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依据我生平经历档案,对子女进行勤俭持家、艰苦奋斗教育,注意拒腐防变。依据我受省、地(市)、县颁发的荣誉证书、奖章,教育子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报效祖国,使家庭的细胞,为创建和谐社会奉献微薄之力。
建立家庭档案一年来,因找不到档案资料闹矛盾的事情不见了,子女在世界观、人生观和工作、生活等方面有了细微的进步,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尤其值得欣慰的是,在今年一季度我村部分承包地,以每亩11万元的价格出让给开发商,村、组干部把我承包地数量算错时,是家庭的小档案,派上了大用场。我家原有承包地2.33亩,以前修建省级112线公路时,出让0.197亩,建房时与人换地拨出0.156亩,两笔共计0.353亩,还剩下1.977亩。可是村、组却按1.7亩给我家发了补偿费。为此,我从《土地、果树延包档案》中,拿出第一次出让土地数量和调换土地协议书证据,找到村、组说明情况,在铁证面前,他们口服心服地又给我家补发了0.4万元。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家庭建档,好处多多。我已经初步尝到了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