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德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日益得到重视。目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已经对其学习与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亦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将更多的目光聚焦于小学生德育工作里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且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其道德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而语文作为小学的主干学科又是渗透德育的关键,语文教学应育德于教,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才能实现德育全面化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生;德育;语文教学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教育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德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日益得到重视。语文是小学的主干学科,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而且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思想。我们应该将德育和语文教学密切结合,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更应该让他们认识到要怎样做人。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和语文知识的传授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一、小学生品德教育现状
  如今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将其视作掌上明珠。由于长辈的溺爱,他们事事只为自己打算。部分家长对于孩子有求必应,让许多的独生子女形成了突出的自我意识,甚至蛮横无理。另外,一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注孩子的性格培养,导致孩子自理能力较差,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还有一些家长在闲暇的时候喝酒、打牌、搓麻将,孩子耳濡目染,受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有意追求着自由潇洒的人生。还有某些家长对孩子寄予了厚望,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求过高,把他们过去并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希望他们能够一展宏图、光宗耀祖,所以对孩子提出了十分严苛的要求,让其自信心受到一定的挫伤,形成逆反心理,有的甚至厌学、逃学等。
  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成为重中之重。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对于学生的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取向与价值观念。不过目前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德育定位笼统,缺乏清晰的脉络,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内容不可能像学科指示那样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不容易把握。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当
  上课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实际上考核的是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不少老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课堂上仍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就难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出来,没办法实现学生的言行统一,没办法将德育有效渗透在语文课堂中。
  (三)老师的应试理念有待转变
  有些语文教师未形成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理念,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知识才能的培养是语文教师的唯一职责,仍保持成绩唯一、知识唯一观念。只教学科知识,育人意识薄弱,不清楚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是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即使教材中有很好的德育因素,也不会自觉地将德育渗透到其中,较难将德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定位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而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德育加以渗透能够帮助他们构建一个科学的价值观。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也应当以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引导其构建正确的道德观。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技术力量,更加需要纯净的道德心灵来扶正社会的发展,而道德教育的基础就在校园。因此,在对于学生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坚持以德育为主,以学生的道德培养为目标。
  (二)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
  1.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德育浸染
  我国文化经典内容丰富,流传至今,其中有许多被人们传颂的佳作。经典的诗词内容丰富,虽然语言简单,但我们能够从其中感受到很多有价值的人生哲理。文化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青少年时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在这一时期开展古诗词文化经典诵读,能够快速获得古诗经典中的基本修养。接受传统文化经典的熏陶,增强自身的文化内涵,也是启发人类智慧经久不衰的教科书。学生能够学习这些文化经典,帮助自己增加知识,知道自己无法获取的知识。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多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经典,如,《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在这些古老的文字中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
  伴随时代的发展,网络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愈加紧密,语文老师也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与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对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具趣味性的德育课堂,最大程度调动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耳濡目染中获得深刻的教育。伴随科技的日新月异,多媒体形式在教学中受到愈加广泛的应用,亦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海量的高清图片、多样的音像资料等资源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亦能够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增强其道德素养。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通过全方位立体式课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感官让其在耳濡目染中获得人文熏陶,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3.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针对学生对新事物的心理需求,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多多阅读,认识社会,关心国家、天下大事。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伴随科技的日新月异,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信息,面对如此多的信息,必定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并且由于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有限,教师就要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正确选择有益信息,正确对待社会、人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比如,每间隔一定的时间举办班级演讲或是辩论赛,设定贴近学生生活与时事的题目,争取让所有学生都走上讲台演讲或参与辩论的机会。这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建立个人信仰、培养其人文素质,小学生通常闲暇时间比较多,开展多种课外活动能够让其情操得到熏陶,建立科学的价值观,提高其道德素养。
  (三)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教师生命本身具有德育能量,是最直接的德育资源,老师的言行举止均会对于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老师的价值观、老师的教学活动、个人修养等会影响学生的心灵与行为,甚至是一生。因此,学校应该每间隔一定的时间对老师开展培训,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来促使他们的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更好的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最后,语文老师自身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好的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德育进行渗透。
  德育覆盖范围非常广泛,语文和德育的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能够促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通过多種形式的教学渗透德育思想,展开全面的德育,在教学工作中尽心尽力,孜孜不倦,不断地努力和探索,多一份热心和耐心,立足于学生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真正发挥出德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述佳.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5):69 71.
  [2]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 中国校外教育,2017(5):124 135.
  [3]张华.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7(25):101-102.
  [4]房文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6.
  [5]林华.回归学生生活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5月28日,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集结各县区文广旅体局(江东新区社会事务局)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股室),全市有关文旅企業(景区、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接待酒店、民宿等)、教育基地、教育培训机构、院校等有关代表以及文化旅游、教育从业人员等1100余人通过不同形式参与河源市研学旅行业务培训会。  学员们通过培训直播课与张令伟教授实时互动,实现即时答疑解惑。直播课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纷
人间无处没有爱,而在学校里,最真诚、最纯洁、最崇高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见,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善用微笑的力量,用微笑面对学生  很多人在提到教师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联系在一起。其实,“微笑
【摘要】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长期有意识、有方法、有耐心地去引导。多年来,她在教学中实践、总结、归纳出作文教学“三部曲”,即:课内学方法、生活找素材、阅读添文采。  【关键词】学方法;找素材;添文采  小学生多数不愿写作文,往往是因为“不会写”而产生畏惧心理。态度决定结果。只有让学生不把作文当难事,学生才能写出好作文。多年来,笔者
志愿服务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志愿服务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作为创新型的研究机构,专家们对志愿服务的组织结构、社会条件、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将研究过程和理论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  理论源于實践,研究院的专家们每一位都是资深的志愿者,他们在各种志愿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实
【摘要】流利地说一口英语,是每个英语学习者必须实现的语言目标。通过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口语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因此,想要提高学生口语的流利程度,必须在英语语音方面下苦功。本文以英语语音为出发点,通过联系肌肉记忆以及肌肉记忆的相关练习等进行论述并给出建议,以达到改善英语口语的发音效果。  【关键词】肌肉记忆;英语语音;改善发音  著名语言学家A.C.Gimson
【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需在预习的环节上狠下功夫,需要贯彻“阶段法”中的“三步走”:准备阶段、实践阶段、检验阶段。准备阶段是预习各步中的基础环节,实践阶段是关键,检验阶段是保障,三者步步紧扣,缺一不可。做好思想和工具的准备,继而预习步步深入文章中去,而后在练习中检验自己的预习心得和归纳疑惑,等待解决。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水平适度地对预习方法加以合理的运用,会对自己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在课堂上的自
教学目标:  1. 运用朗读标记符号,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作者情感变化,理清文章结构;  2. 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紫藤萝美好的形象;初步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妙处;  3. 联系作者身世处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 运用朗读标记符号,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理清文章结构;  3.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紫
【摘要】2020年春,突然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改变了教师们原有的授课计划。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发生了改变:教师授课的方式由先前的在教室面对面授课转变为居家网络授课;学生们学习的主阵地也由课堂转移到居家学习。这成为疫情背景下师生生活的新常态和严峻的挑战。本文以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初三融合班在疫情期间的语文教学为例,探索利用智慧课堂进行线上教学的功能和特色
【摘要】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当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核心素养的概括中有一项为“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模型的认知与建立在化学学科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是思维提升的产物,因此,我们应当在教学中让学生自觉地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  【关键词】高考化学;同分异构体;模型思维;思维模型  一、研究背景  在历年全国卷高考中,有機化合物同
一、选择题(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2020年4月8日22时,小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月亮”。下图为“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 从天体运动位置看,此时( )  A. 月球位于远地点附近  B. 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C. 地月系位于远日点附近  D. 地月系位于近日点附近  2. 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