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抉择加工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抉择加工的变化。

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分为额叶梗死组(21例)、颞叶梗死组(11例)、内侧颞叶梗死组(19例)、基底节梗死组(25例);大脑前梗死组(25例)、大脑后梗死组(51例)、抑郁组(62例)、焦虑组(64例);正常对照组(125例),所有被试均完成6种抉择情境问题的测试,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评价情绪。

结果

所有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低风险与无风险损失情境(抉择情境2)、高风险与无风险收益及损失情境(抉择情境3,4)、高风险与低风险收益及损失情境(抉择情境5,6),其保守性收益及损失方案选择概率均显著增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抉择情境3,基底节梗死组与额叶梗死组、内侧颞叶梗死组比较,其保守性收益方案选择概率均显著增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抉择情境5,大脑后梗死组较大脑前梗死组选择保守性收益方案的概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郁组和焦虑组中的基底节梗死组与额叶梗死组和内侧颞叶梗死组比较,其在抉择情境3的保守性收益方案选择概率均显著增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大脑后梗死组较大脑前梗死组在抉择情境5选择保守性收益方案的概率亦显著增高,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脑梗死患者存在抉择加工异常,表现为收益保守与损失风险规避。基底节梗死以及大脑后梗死患者,无论是否伴有抑郁、焦虑情绪,更加倾向于收益保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s,ODD)儿童行为和初始沙盘特点。方法ODD儿童24例,正常儿童24名,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PSQ)和沙盘工具,对OD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行为和初始沙盘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ODD儿童与正常儿童PSQ各因子得分比较,品行问题[(1.31±0.53)分、(0.36±0.31)分]、学习问题[(2.01±0.
目的观察大鼠鞘内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神经损伤后脊髓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 的表达变化。方法鞘内成功置管的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230±20)g,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4组(n=12,其中行为学检测大鼠8只,免疫印迹实验大鼠4只):正常组(C组)、假手术组(S组)、溶媒组(D组)、10%
目的评估男性反社会人格障碍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患者的风险决策功能,模拟真实情景探讨其在风险条件明确情形下的决策行为和学习反馈过程。方法采用风险概率明确的骰子博弈测试(game of dice task,GDT)对31例ASPD患者(ASPD)组、33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组进行风险决策功能测试。结果ASPD组较
目的探讨自闭症儿童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对163例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自闭症儿童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在多方面受到损害,SF-36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躯体功能(PF)(84.69±16.39)分、生理职能(RP)(28.87±22.85)分、躯体疼痛(BP)(64.72±21.85)分、总体健康感(GH)(50.0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酒依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酒依赖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仍服用原有药物治疗,其中研究组给予连续7d集中内观认知疗法(NaiKan cognitive therapy,NCT)。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强制性饮酒问卷(OC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OCDS评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