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及其应用

来源 :环境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sistenc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定量研究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满足开发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构建了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空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系统承灾能力作为基础指标,对海岛近岸海域进行全面评价,依据其生态系统特征与人类活动特征,分别选择人工岸线开发类型、海域使用类型、水质状况、生物群落健康状况、灾害风险状况等指标开展分类评价,最后利用"短板效应"方法进行复合评价,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可载、超载与临界超载3个级别,并以辽宁长兴岛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兴岛近岸海域岸线开发强度为0.87,海域水质达标面积比率为0.75,鱼卵仔鱼平均密度为4.45 ind/m3,这3个单项指标的计算结果均超过相应超载分级标准,受空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短板要素的影响,该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为"超载".表明以资源、生态环境和灾害等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可客观全面地评价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并能够科学地遴选出主导其承载力强弱的短板要素.长兴岛近岸海域可通过填海施工中预留过水通道、人工放流增补渔业资源、调整陆源排污口位置、实行岸段生态修复等措施优化开发利用方式,提升空间资源承载能力与生态环境承载力,逐步减弱短板效应.长兴岛近岸海域承灾能力属"可载"级别,为满足该区域未来发展过程中防灾减灾的需要,仍需通过编制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措施来应对突发灾害事件.
其他文献
4 补偿电容的安装当轨道电路较长时,钢轨呈现较高的感抗,如感抗值高于道碴电阻,则钢轨对信号传输有影响.为消除此影响,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每隔一段距离加装一补偿电容进行
分析25Hz相敏轨道电路运用在电化区段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提高轨道继电器返还系数解决轨道电路"压不死"问题的方案,对电压监控电路的设计原则、基本结构、可靠性及故障-安全
秦沈客运专线全线新增6个车站,设计安装了24组38号道岔.该道岔为9个牵引点,即尖轨6个,心轨3个,均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700K三相电动转辙机分动外锁闭装置.道岔正向通过速度2
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环境为例,分析了高原冻土冻胀作用对通信光缆产生影响的机理,提出了多年冻土对通信光缆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对冻土区光缆病害的解决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API 17N提供了一套结构化方法用于管理项目生命周期内可靠性和完整性绩效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一般的项目风险管理到具体设备失效模式的识别和消除。基本的方法是简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