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直肠指检或超声异常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行DWI检查,对比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前列腺癌15例,前列腺增生37例,上皮内瘤变1例。在弥散敏感系数(b)值1 000s/mm2下前列腺癌组癌区与前列腺增生组外周带ADC值分别为(0.81
【机 构】
:
830001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二科,830001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二科,830001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影像中心,830001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直肠指检或超声异常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行DWI检查,对比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前列腺癌15例,前列腺增生37例,上皮内瘤变1例。在弥散敏感系数(b)值1 000s/mm2下前列腺癌组癌区与前列腺增生组外周带ADC值分别为(0.813 ±0. 25)×10-3 mm/s与(1.45±0.24)×10-3mm/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17,P<0.01)。在b值600 s/mm2下前列腺癌组癌区与前列腺增生组外周带ADC值分别为(1. 03±0. 27)×10-3 mm/s与(1.62±0.33)×10-3 mm/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91,P<0.01)。DWI的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8.1%及91.5%。结论 DWI可为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量化信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紫外线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它可以通过DNA光损伤、过氧化作用和免疫抑制效应诱发皮肤癌;也可通过合成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某些癌症。
淋巴管内皮标记物开辟了肿瘤淋巴管形成及淋巴道转移研究的新领域.研究发现肿瘤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扩散等密切相关.目前常用于肿瘤淋巴管形成研究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肾小球足细胞表面蛋白(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D2-40、podoplanin相关的同源基因-1(Prox-1)、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和唾液酸粘蛋白(CD34)等。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中心环节是HPV E6、E7蛋白与细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相互作用引起细胞永生化而癌变,其中癌基因的表达和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是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在已发现的数个抑癌基因中,p53、ING1、FHIT、survivin、p16INK4A与HPV相关宫颈癌关系密切,使得在检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预测病变进展、判断预后和宫颈癌的基因靶向治疗等方面有潜
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促进肿瘤恶化、浸润及转移,以HIF-1信号途径为靶点的治疗正成为研究热点.近年研究显示,喜树碱类化合物除了独特的选择性拓扑异构酶Ⅰ(Topo Ⅰ)抑制作用外,还可抑制HIF-1蛋白翻译进而调控HIF-1活性,并被作为HIF-1非选择性化学抑制剂提出。
近年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 AEG-1)几乎高表达于所有恶性实体瘤中并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成为多种肿瘤的预后标志物.作为强碱性蛋白,AEG-1具有跨膜结构域和多重核定位信号,在包膜、胞质和胞核中均有表达.作为癌基因,AEG-1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黏附、侵袭、肿瘤血管生成和化疗耐药等多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AEG-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使其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
血管新生在肿瘤的生长和侵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肿瘤血管新生机制研究的深入及以肿瘤血管为靶点的药物在临床治疗肿瘤时取得较好的疗效,证实了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来抑制肿瘤生长的理念.目前,抗血管新生药物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详细了解肿瘤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和抗血管新生药物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肿瘤的治疗,并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放化疗联合治疗.放疗倾向于早期进行,而从治疗开始到放疗结束时间少于30 d能显著提高生存率.同期放化疗较序贯及交替疗法更能延长生存时间.放疗的总剂量尚无明确的定论.加速超分割照射较常规照射可能会提高疗效。
近年来放射肿瘤学发展迅猛,立体定向放射外科、γ刀、X刀的兴起,为放射治疗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常规直线加速器在放射外科领域由于机械设计对靶区定位不够精准、技术上未尽满意等未能广泛的应用。
Delta样分子4(DUA)在恶性肿瘤高表达可导致血管发生,对恶性肿瘤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其下调却可起到抗血管发生的作用,表现肿瘤组织中形成大量无功能的血管,阻碍肿瘤的生长,这一特点使其用于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耐受肿瘤的治疗.近来,DLL4单克隆抗体药物进入了临床研究,对耐受VEGF阻滞剂的肿瘤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能有效预防DLL4的不良作用,将会对恶性肿瘤有
目的 研究直肠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物2(TIMP2)的表达与直肠癌细胞分级、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及其在评估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直肠癌原发灶MMP2、TIMP2表达水平,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结果 直肠癌组织中MMP2及TIMP2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直肠组织.随恶性程度升高,MMP2表达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