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档案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记录,是当时企业文化的物化表现形式。通过深入挖掘、提炼企业档案中物化的文化因子,能推进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关键词:企业档案 企业文化 建设途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之一。深入挖掘、提炼企业档案中物化的文化因子,并使之上升为企业文化新的内涵,对推进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发展,构建质量效益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关系
企业档案是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总和。其构成是以科技档案、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为主体,包括计划统计、基建档案、设备档案、经营档案、产权档案、财务管理、人事档案和党、政、工、团工作等方面的档案。[1]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时间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想方式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潜层次的精神层。精神层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企业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是广大员工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第二,表层的制度系统。它又称制度层,是指体现某个企业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企业文化核心层与显现层的中间层,是由虚体文化向实体文化过渡的中介。第三,显现层的企业文化载体。它也称为物质层,主要有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指凝聚着企业文化抽象内容的物质体的外在表现,是企业文化最直接的部分,也是人们最容易感知的部分。
可见,企业档案是对企业文化现象的零散的表层的反映,企业文化是从客观真实地记载企业文化活动的企业档案中经过加工、提炼、升华的内在文化现象。
2 企业档案资源对企业文化的作用
2.1 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文献参考
档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借鉴和参考。一方面,企业档案是企业发展历程的记载,企业档案的散失就意味着割断了企业过去与现在的历史。档案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企业从诞生、成长到发展的全部过程,还蕴含着企业深厚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资料来源,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教育宣传作用。
2.2 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依据
企业档案详细地记录了企业在各个历史时期建立的规章制度、工作目标、组织作风和办事风格等,是企业建设制度文化、规范员工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的宝贵财富。利用档案为企业制度创新服务,用企业先进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团结教育职工,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2.3 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表现形式
企业档案能够展现企业文化的物质层。档案作为企业历史的最原始记录,可以直接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同时在工程投标招标、解决经济合同纠纷、推广运用科技成果等方面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或避免经济损失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有对内对外两种功能,对内可以让人了解企业的过去,从简介小册子中总结企业的制度文化,对外它又有向社会宣传的功能,让外部人员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及制度文化,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3 企业档案开发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新的途径
3.1 企业档案开发强化了企业档案宣传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馆藏档案,建好档案陈列馆、产品陈列館、名人档案陈列馆、科研成果陈列馆,直观形象地发挥档案馆的激发功能。用照片录像和实物等建立起企业史展厅,开发多媒体宣传资料网上宣传,开发档案产品文化产品等多种途径,展示企业的精神风貌和特色教育。结合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挖掘档案的人文精华和科学精华。采用文化墙、网络、宣传板等形式将企业的成长发展历程鲜活地展现出来,以弘扬企业的精神文化,充分利用档案参考资料和企业的实物档案来宣传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要求。这样就可以使职工了解企业的历史,了解企业的成就,增强职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职工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培养职工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
企业文化处于社会文化的前沿,其核心就是传承与再造。企业科研档案中收集的各类科研成果,包括科研准备、研究试验、总结鉴定、推广应用等各个阶段中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如手稿、原始数据等,以及本单位专家及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较具影响的新产品样本、著作手稿等,无论是其动态的过程还是最后的结果,它们都是科研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可以使职工洞察科学结论产生的经过,让职工了解专家学者的思路轨迹,以及灵感火花的迸发,无数创造性结果都是从无数次失败中得来,对他们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应充分利用科研档案,教育职工,培养锻炼职工的科研能力,激发职工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职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美好形象,而这些典型人物是企业组织精神和企业文化的人格化身与形象缩影。比如,这些先进人物的吃苦耐劳、励精图治、忠于职守、不断创新等精神都是值得宣传学习的。因此,应充分利用企业档案来宣传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从企业档案中吸取优秀文化传统和企业精神,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3.2 企业档案开发完善了企业档案制度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制度的核心是人。适宜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代表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挖掘企业历年形成的档案文化资源,利用档案资源对以往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办法、细则进行梳理、加工、创新、完善,逐步形成一套完备的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和企业及职工行为准则,以有形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来引导、规范、约束企业和职工的行为。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应形成供企业管理借鉴和参考、与企业文化建设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应建立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以科研技术、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物质供应、环境、安全、保密等管理为重点的企业制度创新体系,让广大职工理解和接受制度,自觉地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将企业理念和精神融入工作规范和行为准则中,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动。
3.3 企业档案开发深化了企业档案编研
开发、研究、挖掘档案的内涵,充分发挥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宣传自己,打造自己的品牌,就必须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二次三次信息加工,利用档案进行知识再生产,体现档案文化增值功能。如编纂《企业大事记》、《企业发展史》、《企业年鉴》等,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翔实的资料和系统的素材。
要推进实施档案编研精品工程,加大对重点编研项目的投入力度,探索通过档案部门自身编研力量的整合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档案编研精品的创作,逐步提高档案编研成果开发深度,加工档案编研产品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档案文化产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深化档案编研工作应着力思想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有:企业中的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的制度、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标准和规范、新产品的研发、设计,科研经验及教训和技术改造、业人事档案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徐榕励. 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J]. 广东档案. 2007,(1):25-27
[2] [3] 周三多,管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出版. 1-317
[4] 李丽. 企业文化结构谈企业与企业文化[J]. 云南档案. 2012,(6):35-36
作者简介:袁琳,女,出生于1973年12月,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党政办公室机要干事。
关键词:企业档案 企业文化 建设途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之一。深入挖掘、提炼企业档案中物化的文化因子,并使之上升为企业文化新的内涵,对推进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发展,构建质量效益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关系
企业档案是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总和。其构成是以科技档案、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为主体,包括计划统计、基建档案、设备档案、经营档案、产权档案、财务管理、人事档案和党、政、工、团工作等方面的档案。[1]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时间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想方式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潜层次的精神层。精神层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企业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是广大员工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第二,表层的制度系统。它又称制度层,是指体现某个企业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企业文化核心层与显现层的中间层,是由虚体文化向实体文化过渡的中介。第三,显现层的企业文化载体。它也称为物质层,主要有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指凝聚着企业文化抽象内容的物质体的外在表现,是企业文化最直接的部分,也是人们最容易感知的部分。
可见,企业档案是对企业文化现象的零散的表层的反映,企业文化是从客观真实地记载企业文化活动的企业档案中经过加工、提炼、升华的内在文化现象。
2 企业档案资源对企业文化的作用
2.1 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文献参考
档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借鉴和参考。一方面,企业档案是企业发展历程的记载,企业档案的散失就意味着割断了企业过去与现在的历史。档案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企业从诞生、成长到发展的全部过程,还蕴含着企业深厚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资料来源,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教育宣传作用。
2.2 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依据
企业档案详细地记录了企业在各个历史时期建立的规章制度、工作目标、组织作风和办事风格等,是企业建设制度文化、规范员工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的宝贵财富。利用档案为企业制度创新服务,用企业先进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团结教育职工,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2.3 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表现形式
企业档案能够展现企业文化的物质层。档案作为企业历史的最原始记录,可以直接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同时在工程投标招标、解决经济合同纠纷、推广运用科技成果等方面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或避免经济损失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有对内对外两种功能,对内可以让人了解企业的过去,从简介小册子中总结企业的制度文化,对外它又有向社会宣传的功能,让外部人员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及制度文化,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3 企业档案开发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新的途径
3.1 企业档案开发强化了企业档案宣传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馆藏档案,建好档案陈列馆、产品陈列館、名人档案陈列馆、科研成果陈列馆,直观形象地发挥档案馆的激发功能。用照片录像和实物等建立起企业史展厅,开发多媒体宣传资料网上宣传,开发档案产品文化产品等多种途径,展示企业的精神风貌和特色教育。结合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挖掘档案的人文精华和科学精华。采用文化墙、网络、宣传板等形式将企业的成长发展历程鲜活地展现出来,以弘扬企业的精神文化,充分利用档案参考资料和企业的实物档案来宣传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要求。这样就可以使职工了解企业的历史,了解企业的成就,增强职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职工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培养职工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
企业文化处于社会文化的前沿,其核心就是传承与再造。企业科研档案中收集的各类科研成果,包括科研准备、研究试验、总结鉴定、推广应用等各个阶段中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如手稿、原始数据等,以及本单位专家及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较具影响的新产品样本、著作手稿等,无论是其动态的过程还是最后的结果,它们都是科研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可以使职工洞察科学结论产生的经过,让职工了解专家学者的思路轨迹,以及灵感火花的迸发,无数创造性结果都是从无数次失败中得来,对他们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应充分利用科研档案,教育职工,培养锻炼职工的科研能力,激发职工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职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美好形象,而这些典型人物是企业组织精神和企业文化的人格化身与形象缩影。比如,这些先进人物的吃苦耐劳、励精图治、忠于职守、不断创新等精神都是值得宣传学习的。因此,应充分利用企业档案来宣传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从企业档案中吸取优秀文化传统和企业精神,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3.2 企业档案开发完善了企业档案制度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制度的核心是人。适宜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代表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挖掘企业历年形成的档案文化资源,利用档案资源对以往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办法、细则进行梳理、加工、创新、完善,逐步形成一套完备的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和企业及职工行为准则,以有形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来引导、规范、约束企业和职工的行为。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应形成供企业管理借鉴和参考、与企业文化建设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应建立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以科研技术、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物质供应、环境、安全、保密等管理为重点的企业制度创新体系,让广大职工理解和接受制度,自觉地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将企业理念和精神融入工作规范和行为准则中,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动。
3.3 企业档案开发深化了企业档案编研
开发、研究、挖掘档案的内涵,充分发挥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宣传自己,打造自己的品牌,就必须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二次三次信息加工,利用档案进行知识再生产,体现档案文化增值功能。如编纂《企业大事记》、《企业发展史》、《企业年鉴》等,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翔实的资料和系统的素材。
要推进实施档案编研精品工程,加大对重点编研项目的投入力度,探索通过档案部门自身编研力量的整合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档案编研精品的创作,逐步提高档案编研成果开发深度,加工档案编研产品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档案文化产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深化档案编研工作应着力思想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有:企业中的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的制度、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标准和规范、新产品的研发、设计,科研经验及教训和技术改造、业人事档案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徐榕励. 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J]. 广东档案. 2007,(1):25-27
[2] [3] 周三多,管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出版. 1-317
[4] 李丽. 企业文化结构谈企业与企业文化[J]. 云南档案. 2012,(6):35-36
作者简介:袁琳,女,出生于1973年12月,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党政办公室机要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