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一个供暖工程的优劣取决于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诸方环节的综合质量水平。目前由于环节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缺少运行效果的信息反馈,供暖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得不到提高。同时,笔者提出其中五个问题,并提出改正意见。
[关键词]:供暖、散热器、排气、套管。
中图分类号:U467.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新建单栋建筑物的热力设计与原有供热系统脱节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设计中对室外供热管网至单栋建筑物进户管分支处的各技术参数没有经过计算和测试,只是估算了进户管径就简单地认为可以满足建筑物供暖的需要。二是误认为单栋建筑物的供暖设计仅局限在本建筑范围之内。与外网联接的有关技术问题则应由建设单位去考虑。从而把外面因素多、联系广的供暖工程局限地孤立起来,造成了疏漏与脱节。其结果是,即使室内的理论设计基本正确,但在热用户与热源距离不等、新老建筑物供热的室外管网阻力不均衡等因素的作用下,仍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产生过热或过冷的现象,导致重新修改设计或进行二次施工。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结合实际,强化整体意识,扩大设计思考范围。在勤察、调研和测算原区域供热供热系统各种运行状态参数的前提下,进行新增建筑物的供暖设计。除了做理论设计外,还要结合周围的实际供暖情况对理论设计进行校核与修正,选择合理方案。其次,要结合建筑区域内中、远期规划的供热管网新旧结合的综合分析,比较和规划。必要时扩大设计范围并对热网进行调整。调整管路走向或循环方式、改变管径、增设调节装置等等。最后,建设单位应认可设计工作量的增加并按章取费,要在设计时将局部要求与整体规划资料一并交给设计部门。
二、散热器选择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的散热器生产发展比较快,生产厂家和相关品种日益增多,形成了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局面。目前我国供暖系统的跑、冒、滴漏现象比较严重,且多数没有隔氧装置,缺少自动防腐措施。另外一些厂家对散热器的制造加工工艺和防腐处理相对简单,甚至没做防腐处理。所以使得散热器的防腐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钢制散热器就更加明显。这样的工程实例较多:新安装的钢制柱型(或板式散热器)既有产品合格证书又有施工试压记录。但是经过一到几个采暖期的运行使用,便出现了大量的腐蚀斑点、不少眼和穿孔,以致无法修理,不得不重新更換散热器。造成不应有的、也是很大的经济损失。
可以说,散热器是供暖工程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对其质量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要真正了解某种新型散热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需要使用时间的检验。而在实际工程中统统没有这个时间。同时,在选择散热器时不仅要对其热工性能参数、选型、材质、价格和施工难易程度做综合的分析。更应注意使用寿命和加工工艺质量,了解散热器本身是否进行了防腐处理(这也标志了厂家的技术水平),。抓住这个关键问题进行优化选择。再则,如果不是对散热器有特殊的要求和确实的了解,一般情况下采用具有耐腐蚀优点突出的铸铁散热器。对保证质量、减少腐蚀量不失为一种经济、可靠地方案(从长远考虑,铸铁散热器的生产更杂、环境污染重、资源耗量大,应逐步淘汰)。
三、排气装置的问题
排气装置在热力供暖系统设备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作用却很重要。如果设计和施工不当,也会带来不少的麻烦。
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是自动排气阀。因为它具有方便、简捷、自动化高等优点。从理论上讲,自动排气阀是随着系统内空气的排出,阀内浮子或浮球依靠水的浮力垂直上升直至空气排净封闭气孔并阻止水的流动。但实际上,由于所选产品质量原因和施工中将排气阀装歪装偏的安装原因,往往使得排气达不到理想状态。常见的通病是气孔流水,不排气。另外,即使产品的质量和安装上都没有问题,随着系统内水温和压力的变化,排气孔排出的常常也是水雾状的气体。这样,如果把排气阀设在室内,就难免发生跑水、溅水、打湿损坏家具用品、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可采取如下措施:
1、设计时尽量将排气阀设在卫生间或厨房内。
2、选择质量可靠地产品,提高安装质量。
3、在排气阀前加装阀门,以便应急,方便维修及更换。
4、在排气孔上装塑料软管,接至水池或室外,以防水汽溅出。
四、穿墙(楼板)套管的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管道穿墙和楼板,应设置阻火套管或钢套管。”而在实际施工中,套管往往不被人注意。常常遗漏或过短,装在墙壁或楼板里面,给日后的供暖运行管理带来了后遗症。
1、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穿墙处的墙面抹灰被拉裂,有的会脱落。
2、由于卫生间、厨房易积水,如果楼板处无套管的防护,则接近地面的管道根部因变潮湿,板易率先被腐蚀,其寿命降低。
3、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管道系统纵向产生缝隙,形成漏水通道。
要解决漏装套管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形成制度,作为评定质量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三检制度”。第二,要求操作者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序固定在管道施工过程中。第三,在技术细节中采用一些简易可行的措施。如:在穿楼板处的钢套管上横着焊一根Φ6~Φ10的钢筋并根据实际情况固定在楼板上,防止脱落;在穿墙处,可浸裹油毡纸并可出墙壁2cm左右,待堵完洞口,用小刀将外露部分割掉,杜绝拉裂墙皮的现象。
五、不可忽视的过滤装置
随着城市系统供热范围的不断扩大,建设分户供暖的形式越来越普遍。由于进户供暖支管的管径大多不超过DN25,一段为DN20,因此就有可能形成用户系统的堵塞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
1、施工中,焊接人员没把焊渣清理干净或管道开孔过小,或者管道工对管道的冲洗检查不够。
2、网路施工中,管道的检查吹洗不够,或者是热力入口处的临时除污器漏装。
对于现有的分户供暖形式,尤其是禁用地热式供暖系统的供暖形式,建议在每个用户的进户处(一般最好设在卫生间)加设除污器(过滤器),并进行初期排污河定期排污,防止杂质堵塞管道影响正常供暖。
六、结束语
供暖设计和施工的优缺点最终体现在运行效果上,及时反馈,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循环往复地贯穿在供暖工程的发展中。对于不断提高供暖设计和施工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供暖、散热器、排气、套管。
中图分类号:U467.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新建单栋建筑物的热力设计与原有供热系统脱节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设计中对室外供热管网至单栋建筑物进户管分支处的各技术参数没有经过计算和测试,只是估算了进户管径就简单地认为可以满足建筑物供暖的需要。二是误认为单栋建筑物的供暖设计仅局限在本建筑范围之内。与外网联接的有关技术问题则应由建设单位去考虑。从而把外面因素多、联系广的供暖工程局限地孤立起来,造成了疏漏与脱节。其结果是,即使室内的理论设计基本正确,但在热用户与热源距离不等、新老建筑物供热的室外管网阻力不均衡等因素的作用下,仍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产生过热或过冷的现象,导致重新修改设计或进行二次施工。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结合实际,强化整体意识,扩大设计思考范围。在勤察、调研和测算原区域供热供热系统各种运行状态参数的前提下,进行新增建筑物的供暖设计。除了做理论设计外,还要结合周围的实际供暖情况对理论设计进行校核与修正,选择合理方案。其次,要结合建筑区域内中、远期规划的供热管网新旧结合的综合分析,比较和规划。必要时扩大设计范围并对热网进行调整。调整管路走向或循环方式、改变管径、增设调节装置等等。最后,建设单位应认可设计工作量的增加并按章取费,要在设计时将局部要求与整体规划资料一并交给设计部门。
二、散热器选择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的散热器生产发展比较快,生产厂家和相关品种日益增多,形成了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局面。目前我国供暖系统的跑、冒、滴漏现象比较严重,且多数没有隔氧装置,缺少自动防腐措施。另外一些厂家对散热器的制造加工工艺和防腐处理相对简单,甚至没做防腐处理。所以使得散热器的防腐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钢制散热器就更加明显。这样的工程实例较多:新安装的钢制柱型(或板式散热器)既有产品合格证书又有施工试压记录。但是经过一到几个采暖期的运行使用,便出现了大量的腐蚀斑点、不少眼和穿孔,以致无法修理,不得不重新更換散热器。造成不应有的、也是很大的经济损失。
可以说,散热器是供暖工程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对其质量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要真正了解某种新型散热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需要使用时间的检验。而在实际工程中统统没有这个时间。同时,在选择散热器时不仅要对其热工性能参数、选型、材质、价格和施工难易程度做综合的分析。更应注意使用寿命和加工工艺质量,了解散热器本身是否进行了防腐处理(这也标志了厂家的技术水平),。抓住这个关键问题进行优化选择。再则,如果不是对散热器有特殊的要求和确实的了解,一般情况下采用具有耐腐蚀优点突出的铸铁散热器。对保证质量、减少腐蚀量不失为一种经济、可靠地方案(从长远考虑,铸铁散热器的生产更杂、环境污染重、资源耗量大,应逐步淘汰)。
三、排气装置的问题
排气装置在热力供暖系统设备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作用却很重要。如果设计和施工不当,也会带来不少的麻烦。
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是自动排气阀。因为它具有方便、简捷、自动化高等优点。从理论上讲,自动排气阀是随着系统内空气的排出,阀内浮子或浮球依靠水的浮力垂直上升直至空气排净封闭气孔并阻止水的流动。但实际上,由于所选产品质量原因和施工中将排气阀装歪装偏的安装原因,往往使得排气达不到理想状态。常见的通病是气孔流水,不排气。另外,即使产品的质量和安装上都没有问题,随着系统内水温和压力的变化,排气孔排出的常常也是水雾状的气体。这样,如果把排气阀设在室内,就难免发生跑水、溅水、打湿损坏家具用品、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可采取如下措施:
1、设计时尽量将排气阀设在卫生间或厨房内。
2、选择质量可靠地产品,提高安装质量。
3、在排气阀前加装阀门,以便应急,方便维修及更换。
4、在排气孔上装塑料软管,接至水池或室外,以防水汽溅出。
四、穿墙(楼板)套管的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管道穿墙和楼板,应设置阻火套管或钢套管。”而在实际施工中,套管往往不被人注意。常常遗漏或过短,装在墙壁或楼板里面,给日后的供暖运行管理带来了后遗症。
1、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穿墙处的墙面抹灰被拉裂,有的会脱落。
2、由于卫生间、厨房易积水,如果楼板处无套管的防护,则接近地面的管道根部因变潮湿,板易率先被腐蚀,其寿命降低。
3、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管道系统纵向产生缝隙,形成漏水通道。
要解决漏装套管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形成制度,作为评定质量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三检制度”。第二,要求操作者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序固定在管道施工过程中。第三,在技术细节中采用一些简易可行的措施。如:在穿楼板处的钢套管上横着焊一根Φ6~Φ10的钢筋并根据实际情况固定在楼板上,防止脱落;在穿墙处,可浸裹油毡纸并可出墙壁2cm左右,待堵完洞口,用小刀将外露部分割掉,杜绝拉裂墙皮的现象。
五、不可忽视的过滤装置
随着城市系统供热范围的不断扩大,建设分户供暖的形式越来越普遍。由于进户供暖支管的管径大多不超过DN25,一段为DN20,因此就有可能形成用户系统的堵塞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
1、施工中,焊接人员没把焊渣清理干净或管道开孔过小,或者管道工对管道的冲洗检查不够。
2、网路施工中,管道的检查吹洗不够,或者是热力入口处的临时除污器漏装。
对于现有的分户供暖形式,尤其是禁用地热式供暖系统的供暖形式,建议在每个用户的进户处(一般最好设在卫生间)加设除污器(过滤器),并进行初期排污河定期排污,防止杂质堵塞管道影响正常供暖。
六、结束语
供暖设计和施工的优缺点最终体现在运行效果上,及时反馈,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循环往复地贯穿在供暖工程的发展中。对于不断提高供暖设计和施工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