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读写结合的要求,呼吁广大教师将读写结合策略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借此优化传统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学习写作技巧,发展语文能力。在本文中,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详细说明如何实现读写结合,优化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活动,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广泛的阅读。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将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机械地引导学生们阅读,很少引导学生们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素材,学习写作技巧,导致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逐渐地失去语文学习兴趣,最终致使语文学习效果不佳。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立足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应用读写结合策略,优化传统教学,帮助学生获得有效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 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阅读是学生建构语言的过程。小学生之所以在写作活动参与中,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写什么,是因为他们没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学生写作技能的提升离不开阅读,在广泛的阅读中,学生们可以开阔视野,积累丰富的素材,打好写作基础。所以,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有效阅读,积累素材。怎样才能做到有效阅读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效阅读不是囫囵吞枣式地阅读文本,而是边读边思考,体会语句内涵,作者情感,自身感受等。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阅读教学的时候,往往引导学生们进行批注式阅读,在圈圈点点中思考文本内容,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素材。
以《观潮》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刻画了潮来前、潮来中和潮来后的画面,语句优美,形象地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同时也在语言文字中寄予了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之情。立足文本内容,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们自读文本,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扫清阅读障碍,从整体上认知文本。接着,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再次阅读文本,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在描写的过程中,作者使用了怎样的手法,是如何展现钱塘江大潮特点的?将相关的语句勾画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自主地走进文本,一边勾画一边思考,同时还实现了语言素材的积累,便于提升阅读效果,同时也为参与写作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在阅读中学习技巧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当前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无法有效写作,除了没有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之外,还因为没有掌握有效的写作技。纵观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其中收录的文章極具经典性,且大部分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所以,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以教材文本为依据,指导学生们学习写作技巧。
首先,我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对学生们进行思维训练。以《将相和》为例,在教学之初,我要求学生们初读文本,思考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有何关系,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在这样的问题驱动下,学生们会有序地阅读文本,在整体认知文本的过程中,理清文本思路,潜移默化地学习作者的写作思维。
其次,我会对学生们进行写作技巧训练。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为我们刻画了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自然景色。立足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们阅读文本,找出修辞内容,并标注出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使用此种修辞手法的效果。如此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们进一步地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汲取写作技巧,便于提升写作水平。
三、 在阅读中练习写作
阅读和写作是不分家的,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们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之外,还可以为学生们创设写作练习活动,驱动学生们及时地运用所学,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取写作经验,为提升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仿写是写作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写作难度,还可以使学生们在不断地模仿中,汲取写作经验,长此以往,将写作素材、写作技巧等内化为自身的写作能力,提升写作质量。因此,我在组织语文教学的时候,常常立足阅读文本,引导学生们仿写。
以《少年闰土》为例,在学生们阅读的时候,我要求他们找出刻画闰土形象的语句,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闰土进行刻画的,并学习作者的方法,自主仿写,对自己的同桌进行刻画。
总之,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阅读和写作的关系,灵活应用读写结合策略,帮助学生们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自主练习仿写,从而使学生们提升读写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登福.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学周刊,2018(27):127-128.
[2]李杰.谈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51 57.
作者简介:
方红梅,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和镇新安摩托罗拉希望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活动,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广泛的阅读。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将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机械地引导学生们阅读,很少引导学生们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素材,学习写作技巧,导致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逐渐地失去语文学习兴趣,最终致使语文学习效果不佳。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立足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应用读写结合策略,优化传统教学,帮助学生获得有效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 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阅读是学生建构语言的过程。小学生之所以在写作活动参与中,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写什么,是因为他们没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学生写作技能的提升离不开阅读,在广泛的阅读中,学生们可以开阔视野,积累丰富的素材,打好写作基础。所以,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有效阅读,积累素材。怎样才能做到有效阅读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效阅读不是囫囵吞枣式地阅读文本,而是边读边思考,体会语句内涵,作者情感,自身感受等。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阅读教学的时候,往往引导学生们进行批注式阅读,在圈圈点点中思考文本内容,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素材。
以《观潮》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刻画了潮来前、潮来中和潮来后的画面,语句优美,形象地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同时也在语言文字中寄予了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之情。立足文本内容,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们自读文本,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扫清阅读障碍,从整体上认知文本。接着,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再次阅读文本,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在描写的过程中,作者使用了怎样的手法,是如何展现钱塘江大潮特点的?将相关的语句勾画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自主地走进文本,一边勾画一边思考,同时还实现了语言素材的积累,便于提升阅读效果,同时也为参与写作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在阅读中学习技巧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当前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无法有效写作,除了没有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之外,还因为没有掌握有效的写作技。纵观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其中收录的文章極具经典性,且大部分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所以,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以教材文本为依据,指导学生们学习写作技巧。
首先,我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对学生们进行思维训练。以《将相和》为例,在教学之初,我要求学生们初读文本,思考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有何关系,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在这样的问题驱动下,学生们会有序地阅读文本,在整体认知文本的过程中,理清文本思路,潜移默化地学习作者的写作思维。
其次,我会对学生们进行写作技巧训练。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为我们刻画了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自然景色。立足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们阅读文本,找出修辞内容,并标注出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使用此种修辞手法的效果。如此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们进一步地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汲取写作技巧,便于提升写作水平。
三、 在阅读中练习写作
阅读和写作是不分家的,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们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之外,还可以为学生们创设写作练习活动,驱动学生们及时地运用所学,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取写作经验,为提升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仿写是写作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写作难度,还可以使学生们在不断地模仿中,汲取写作经验,长此以往,将写作素材、写作技巧等内化为自身的写作能力,提升写作质量。因此,我在组织语文教学的时候,常常立足阅读文本,引导学生们仿写。
以《少年闰土》为例,在学生们阅读的时候,我要求他们找出刻画闰土形象的语句,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闰土进行刻画的,并学习作者的方法,自主仿写,对自己的同桌进行刻画。
总之,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阅读和写作的关系,灵活应用读写结合策略,帮助学生们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自主练习仿写,从而使学生们提升读写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登福.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学周刊,2018(27):127-128.
[2]李杰.谈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51 57.
作者简介:
方红梅,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和镇新安摩托罗拉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