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创新思考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vp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新的岗位和职业不断出现,社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多样化日益明显,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应当锐意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就业;创新
  1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特征
  (1)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市场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多地体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就业状况,经济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社会对于人才结构的需求状况,我们的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应当主动地去适应市场发展,而不是被动地要市场来适应我们。
  (2)
  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社会趋向于需要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许多毕业生到单位后,单位还要花许多人力和财力对他们进行重新培训,导致用人的成本增高。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加强实践环节的课程。
  2人才培养理念和思路创新
  (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以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与职业目标岗位(群)能力要求一致。
  (2)课程与内容以职业能力培養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课程内容,以个人职业成长和个人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成长规律作为参照。
  (3)采用真实的实际工作情景组织教学,
  切实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沟通、协作、组织和管理能力。
  使教学过程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过程高度吻合,学生在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完成职业能力训练。
  (4)课程教学载体源于真实、高于真实,将真实的工作任务转换为教学任务。对专业知识的理论讲解贯穿于精心选择的典型案例之中。以工作任务为驱动,
  以完成各专业的实际工作内容为教学目标,
  实现教学与岗位工作内容的对接,突出技能训练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结合。
  (5)校企共建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平台,共同实施。
  教学任务的设计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相互协作和自学能力等职业素养的形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思路创新
  针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采用适宜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高职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1)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它就是在实训中指导教师严格管理,使学生树立“以实训当实战”的思想,最后半年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由学院双师型教师和企业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进行体验式学习,为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里接受锻炼创造机会。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主要工作实行任务驱动的教学。如服装结构设计的教学内容不是孤立地记忆制图公式,而是从进行并完成一定的活动与“任务”着手,通过教师讲解、操作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料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来完成既定任务。这种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巩固。
  4大学生就业的服务与保障创新
  (1)构建信息发布、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以学院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为依托,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然后通过电话、短信及QQ群等将就业信息及时发布给毕业生,同时在学院网站及时发布;教学楼与宿舍楼开辟就业信息栏,及时将国家就业政策、企业招聘等信息公布给毕业生,架起老师与学生交流联系的沟通平台。
  (2)主动联系就业单位,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在每年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中,本着“就业招聘早动手”的原则,由被动“等进来”改变为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建立稳定就业基地,开拓新的就业市场。主动询问相关单位是否有需求毕业生计划,并提供毕业生相关信息;同时,积极与相关用人单位联系,组织灵活多样的小型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毕业生就业铺平道路。
  引导学生树立成才的远大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念,正确处理好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的关系以及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关系,不断提高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毕业生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鼓励毕业生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第一线去就业。
其他文献
强化是指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包括行为的前因与后果)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增强、减弱或者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强化理念在员工管理中的正确运用,
自1980年代起,拉美国家开始对其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和结构进行重大改革,其规模和影响足可称得上一场经济革命,它几乎完全改变了拉美经济发展的传统轨迹,并波及到拉美的政治和
作为一种僵化、封闭、独断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生产模式,本质主义在我们的大学文艺学学科中客观存在着;我们反对本质主义,并不是要取消本质,而是期望能重新唤起我们文艺学的活力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高中生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现阶段的高中学生有着叛逆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  1.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目前社会最关心的一个话题,之所以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它对于一个学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党员工作问题层出不穷,传统党员之家的管理模式在处理新时期学生党员培养和管理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本文从党员之家团体的实际状况出发,浅析学生工作的定位,指出不足和相关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学生工作;党员之家;相关对策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5-0107-01收稿日期:2015-10-13  一、学生工作定位  学生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