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ask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写作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更何况写作还是检查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直接体验。在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是个普遍性问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缺乏写作兴趣。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中学语文课堂中的作文教学。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堂 作文教学
  对于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作文教学效率低下这个普遍性的现象,主要就在于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当,今天练习这个方法,明天练习那个方法,压根就忘了要专攻与一种方法的教学。作文教学不仅是一种作文技巧和方法的输入,更是一种作文意识的觉醒,是一个系统的、有内部规律性的工程,更是一种在作文实践中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体验、发展、领悟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挖掘学生内心世界
  语文教师如果细心的话,那么就不难发现,写作爱好者大多有某些通病:与同学讨论某个问题,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会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看了某篇感人的文章,自然免不了会选择大哭一场,顺便再骂上几句,又或许看到令人感觉深刻的画面,会觉得义愤填膺……而后当这些情感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他们就会用文字的形式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记录下来。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要注重释放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能够将自己对生命的领悟发挥出余热,激发学习热情,学会创新。
  在写作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我会选择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我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也与此有关: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以自己的家乡为主要内容写一篇作文,文章可以写家乡的历史文化,民间故事,风土人情等等,反正请同学们围绕着主题自由发挥,题目自拟。根据我的建议,学生一个个干劲十足,准备用自己的笔写下自己对家乡的看法与感想。
  1.阳春三月,暮雨飘零,花儿在大地的滋养下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我静静的想:“啊!春天来了,家乡的油菜花又开了,它们一定又像往年一样美丽吧。”如此美丽,如此多娇,为那座静静的小城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2.我的家乡是一座千年古城,它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沉淀着夺目的光辉,当我们来到这座城市里,站在古城墙上,吹吹来自唐宋的风,我无时无刻不为我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3.一道独特的美食,一股历史的味道,一份岁月的洗礼,西江素月这道菜汇聚着一份份前辈们的心血,是我们该永远铭记的情怀与味道……
  二、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学习过心理学理论的我们知道,一定的心理活动即动机支配着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兴趣。由此可见,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的有多么的重要,然而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我们要使其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要具体的将作文教学“只见文章不见人”这一不足给打碎,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成鲜活的生命个体来看,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没在求知欲,以便将其作为作文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在每次给学生们上写作课时,我都会坚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讲课前先读一篇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文章或一段美文。当读完之后,在问学生听了老师刚刚所读的文章有何感想?这时学生们就会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再结合自己刚刚所听到的文章,争先恐后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说出自己得出的感想。有的学生会说懂得了文章内容就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与现实接轨;有的学生则说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就需要细心的观察生活;还有的学生说为了能吸引大家的目光,作出好的文章,就要像诗人作诗那样一波三折,有起有伏。经过大家的回答与探讨,学生们对于写作课的兴趣自然而然就提上来了,学生的兴趣与自主写作的积极性也就在这每堂写作课中循序渐进的增加着。
  三、给学生们创造空间,自由写作
  学生的随笔比学生的课堂作文读起来更有味,也更耐读,这些话我常常能够从同行的口中听见。是的,随笔通常都是学生自由发挥,教师没有命题,就算随笔没有写好,可是又不会统计分数,相对于限定了命题的作文来说自然自由很多,没有负担可言,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己所说所想写下来。这些恰恰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放宽学生的写作自由,减少束缚,鼓励学生表达新颖有趣。这样学生对写作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改以往的头疼之风,坚持给学生们写作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们随意发挥,能够不受任何约束的去笑、去梦、去哭……这样的作文,正是学生们所需要的,而教师所要做的,正式根据学生的需要,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自己的未来,记录下来。
  四、结语
  在当今现代化的社会,人们对于人才的培养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勇于创新,开放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自身人格,在写作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其他文献
【摘 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语文课件这种有效的软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巧用语文课件,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件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被广泛运用到教育领域中。语文课件则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  一、语文课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静”是相对于“动”而言的,表现在语文课堂中,“动”是朗读、展示、讨论、争辩、表演……是“有声有形”的外在活动;“静”是默读,是观察,是思考,是聆听,是品味,是记忆,是想象……是“无声无形”的内心世界。  课改推进下的语文课堂“动”起来了,“活”起来了。然而,在热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被表面的热闹所迷惑,少了一份倾听,少了一份思考。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语文课更应该追求一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在适应现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下而产生的,整个课程的内容继承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并带有显著的实用性。因此,在课程授课过程中,如果将实例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则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更好的提升。文章在此基础上对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论 案例教学法 教学策略 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