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在教学方法应用上各种多媒体工具运用正方兴未艾,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认知度正成为每个高校教师的课题。视频案例教学方法作为新型教学方法具有直观、形象、吸引力较强等特点。而且教学过程不受场地、时间、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提高学生观察、思辨、表述等各方面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实践型教学手段,可作为一种常规性实践教学方法运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可以说视频案例教学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视频案例 教学方法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a)-0051-01
1 如何选择和运用适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视频
1.1 视频案例的选取
选择合适的视频案例是上好一堂思政课的前提和基础。必须选择具有时代感染力和代表性的视频案例,在材料选择上要尽量选用震撼人心的、具有感染力、代表性、相关性的材料。例《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经济与法》、《感动中国人物》等一系列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所播放的案例都真实、典型,而且时效性、感染力也较强,因此从这些节目中挑选视频案例就是很好的途径。相关的电影资料也较多,如《当幸福来敲门》、《生死托付》、《红河谷》等,这些影片在一定程度上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灌输了正确的道德理念和法制观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视频案例资源使用。
考虑到视频案例主要是放置课堂上进行常规教学使用,故选用的案例除了在内容上必须符合课堂教学内容外,在形式上还要控制其时间,视频播放时间最好设置在15分钟以内,最长不宜超过30分钟。这样才能做到在一节课内既要讲解理论知识,也可以播放视频案例,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可进行适当的点评。由此,视频案例教学几乎可能在每次教学活动中展开,可以成为常规的教学方法。
对于一些时间较长的视频影片,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自行观看,然后组织课堂讨论。当然,还可以采取剪辑影片中的部分片断在教学过程中供学生观摩。
1.2 视频案例在课堂中的运用课堂教学中运用
在播放视频案例前,教师要充分准备,掌握视频的播放长度,更应当熟悉其内容,这样才能在播放时有效观察学生的表情与注意力,由此判断视频案例教学的效果。在播放视频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可提醒学生应关注的视频内容,或短暂地停顿进行点评,或组织学生适时进行课堂讨论。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笔者感觉视频案例分为播放、阐述与省思三个基本环节。播放,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视频案例进行播放;阐述,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掘视频案例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价值观问题;省思,是指教师通过视频案例建立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反观社会、省察自身,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运用视频案例教学,根据以上基本环节的顺序和侧重点的不同,主要有“播放—讲授”模式、“讲授—播放”模式以及“穿插”模式三种基本模式。下面具体阐述前两种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
“播放—讲授”模的基本教学过程包括: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案例—— 教师设计合适的问题—— 学生分析讨论—— 学生课后写感言—— 教师课堂讲解。
“讲授—播放”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包括:教师讲解教材内容—— 播放视频案例—— 教师分析和学生讨论—— 教师讲评。
在组织学生讨论时,还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不应当盲目遵从视频案例中相关角色对案情的判断,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
如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我给学生播放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后,提了三个问题:(1)请学生简要评价这部影片。(2)最打动你的片段是什么?(3)结合自己专业谈收获。从重新阐述电影开始引入主人公追求,然后讨论在人追求理想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得出青年学生要有追求,在追求中最重要的是信念和毅力。
2 视频案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作用
2.1 突破传统文字案例教学的局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文字案例难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视频案例教学弥补了这一不足。它通过一个个真实的视频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模拟仿真、创设情景,用形象的表演反映抽象、复杂的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使原来枯燥的课堂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趣,它既可以充分传达教学意图,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和讨论。视频案例教学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方式。视频教学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变为以视听、思考和讨论为主的教学;将传统教学的由理论到案例,变为由案例到理论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多媒体信息集成的特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信息的容量。
2.2 教学方法贴近大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社会性。这在客观上要求教育方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视频案例通过直接引进鲜活真实的事件,实现对现实生活的对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有身临其境之感。大学生对于道德的理解和践行不仅能从抽象的理论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且应该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视频案例教学通过引入视频的方式,把现实世界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视频案例。它使学生有机会对生活中的现实事件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有着独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天立.多媒体视频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8).
[2] 段晓鹏.视频案例教学在卫生法学课程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1).
[3] 程开艳.影像资料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2).
[4] 鲍云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4).
[5] 裴建玲.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
关键词:视频案例 教学方法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a)-0051-01
1 如何选择和运用适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视频
1.1 视频案例的选取
选择合适的视频案例是上好一堂思政课的前提和基础。必须选择具有时代感染力和代表性的视频案例,在材料选择上要尽量选用震撼人心的、具有感染力、代表性、相关性的材料。例《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经济与法》、《感动中国人物》等一系列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所播放的案例都真实、典型,而且时效性、感染力也较强,因此从这些节目中挑选视频案例就是很好的途径。相关的电影资料也较多,如《当幸福来敲门》、《生死托付》、《红河谷》等,这些影片在一定程度上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灌输了正确的道德理念和法制观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视频案例资源使用。
考虑到视频案例主要是放置课堂上进行常规教学使用,故选用的案例除了在内容上必须符合课堂教学内容外,在形式上还要控制其时间,视频播放时间最好设置在15分钟以内,最长不宜超过30分钟。这样才能做到在一节课内既要讲解理论知识,也可以播放视频案例,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可进行适当的点评。由此,视频案例教学几乎可能在每次教学活动中展开,可以成为常规的教学方法。
对于一些时间较长的视频影片,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自行观看,然后组织课堂讨论。当然,还可以采取剪辑影片中的部分片断在教学过程中供学生观摩。
1.2 视频案例在课堂中的运用课堂教学中运用
在播放视频案例前,教师要充分准备,掌握视频的播放长度,更应当熟悉其内容,这样才能在播放时有效观察学生的表情与注意力,由此判断视频案例教学的效果。在播放视频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可提醒学生应关注的视频内容,或短暂地停顿进行点评,或组织学生适时进行课堂讨论。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笔者感觉视频案例分为播放、阐述与省思三个基本环节。播放,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视频案例进行播放;阐述,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掘视频案例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价值观问题;省思,是指教师通过视频案例建立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反观社会、省察自身,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运用视频案例教学,根据以上基本环节的顺序和侧重点的不同,主要有“播放—讲授”模式、“讲授—播放”模式以及“穿插”模式三种基本模式。下面具体阐述前两种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
“播放—讲授”模的基本教学过程包括: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案例—— 教师设计合适的问题—— 学生分析讨论—— 学生课后写感言—— 教师课堂讲解。
“讲授—播放”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包括:教师讲解教材内容—— 播放视频案例—— 教师分析和学生讨论—— 教师讲评。
在组织学生讨论时,还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不应当盲目遵从视频案例中相关角色对案情的判断,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
如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我给学生播放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后,提了三个问题:(1)请学生简要评价这部影片。(2)最打动你的片段是什么?(3)结合自己专业谈收获。从重新阐述电影开始引入主人公追求,然后讨论在人追求理想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得出青年学生要有追求,在追求中最重要的是信念和毅力。
2 视频案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作用
2.1 突破传统文字案例教学的局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文字案例难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视频案例教学弥补了这一不足。它通过一个个真实的视频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模拟仿真、创设情景,用形象的表演反映抽象、复杂的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使原来枯燥的课堂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趣,它既可以充分传达教学意图,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和讨论。视频案例教学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方式。视频教学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变为以视听、思考和讨论为主的教学;将传统教学的由理论到案例,变为由案例到理论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多媒体信息集成的特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信息的容量。
2.2 教学方法贴近大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社会性。这在客观上要求教育方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视频案例通过直接引进鲜活真实的事件,实现对现实生活的对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有身临其境之感。大学生对于道德的理解和践行不仅能从抽象的理论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且应该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视频案例教学通过引入视频的方式,把现实世界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视频案例。它使学生有机会对生活中的现实事件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有着独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天立.多媒体视频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8).
[2] 段晓鹏.视频案例教学在卫生法学课程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1).
[3] 程开艳.影像资料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2).
[4] 鲍云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4).
[5] 裴建玲.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