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ba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眼角多了皱纹,坐在记者面前的海伦·克拉克依旧神采奕奕。多年前,很多人感叹这位“最伟大的新西兰总理”的果敢、强势,如今,做了四年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的海伦·克拉克,说起话来仍是往日作风。“尽管有一些负面的评价和声音,但不可否认,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甚至在很多方面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希望中国能够更多地发挥‘支持’作用。”作为中国的“老朋友”,海伦·克拉克对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再次来北京,海伦·克拉克赶上了最好的季节。湛蓝的万里碧空让她忍不住称赞“这几天空气不错”,可惜没有太多时间欣赏。除了与外交部部长王毅、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等中共高层会面外,海伦·克拉克此次北京之行的另一个重点是发布《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3—可持续与宜居城市:迈向生态文明》和《重构全球治理——有效性、包容性及中国的全球角色》报告。
  在与中国的业内同行和媒体记者分享报告的同时,这位“接地气”的女署长还通过自己的微博与普通民众互动。除了更新她的日常动态外,环保、气候变化、贫困等话题也常涉及。这几天,很关心中国“新生事物”的她,还让同事帮忙开通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微信。
  在北京停留期间,海伦·克拉克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就《重构全球治理》报告和中国的角色发表了观点。

区域间的合作已成趋势


  中国新闻周刊:这次来中国,你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了《重构全球治理——有效性、包容性及中国的全球角色》报告,你认为这次报告的重点在哪里?
  海伦·克拉克:我认为值得关注的首先是三个挑战:包括新兴国家代表数量较少,我们知道,尽管在世界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目前新兴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仍不成比例;另外,气候变化问题也日益严峻,更加复杂;第三是,在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仍需要更加合法和公平。
  事实上,作为世界公民,如今我们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正共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除了全球气候变暖外,传染病跨国流行、互联网战争、跨国犯罪、难民,还有其他寻求更安全、更有保障生活的人群的跨国流动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全球治理机制。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机构都在通过合作来应对挑战。比如20国集团、东盟、金砖国家等合作机制,都在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国际合作组织、机构也是这次报告的一个重点。
  报告也重点关注了中国的角色,比如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提高;尽管有摩擦,但在区域互动合作方面也在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新闻周刊:正如你提到的,国家间的合作、对话组织,比方说20国集团在推动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组织中,并非每个成员的声音都能被平等对待;另外,也存在一种现象,地区间的“区域合作”实际上构筑了壁垒。这是否真的有利于“人类的共同发展”?
  海伦·克拉克:就算是20国集团,也只有20个国家,而不是192个国家(笑)。尽管这些合作机制很难在代表谁的利益上取得平衡,但我仍认为这是现在处理国际问题、推动共同发展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可分割”的时代,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可能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地区。所以,不管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都是会扩散的。以20国集团为例,它容纳了这个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几个国家,而这些国家的互动,也将惠及更多的国家。
  但是这种机制也仍然有很多需要完善的空间。比方说,现在的20国集团,尽管它给很多国家提供了发表各自观点、态度的平台,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会被忽视。而且,20国集团仍然算是一个“非正式”的对话平台,好处就是它让一国的声音被别国听到。
  总之,现在国家间、区域间的合作已经成了一种趋势了。我们不妨来看几个数字,在1997年,中国还只是十几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如今,中国已经是100多个组织的成员了。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这也证明了,世界正在日益往全球化合作的道路上发展,国与国之间已经不可分割了。

第六大“贡献国”的现状


  中国新闻周刊:还有不到两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就要交成绩单了。根据目前统计,中国已提前实现将贫困与饥饿人口减半、普及初级教育、降低儿童死亡率等目标。你认为,还有哪些领域,中国需要进一步发展?而联合国又会有何新计划?
  海伦·克拉克:在完成“千年发展目标”方面,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就像你提到的,有些目标的实现远远早于既定的时间表。而在普及初级教育方面,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获得了上学的机会,尽管女孩的上学率略低于男孩。
  当然,从目前看来,改善环境问题,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过去30年,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迅速,但这也让中国付出了环境的代价。根据中国研究机构的数据,中国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了GDP的10%左右。所以,我觉得中国政府可以发动多方面的力量,包括非营利组织、利益相关方、还有公民等,共同为保护环境努力。事实上,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可持续的平衡已经成为中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毕竟环境稳定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三个指标之一。
  除了环境外,提高女性地位也是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领域。过去几十年,中国在改善女性地位,尤其给女童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成年人方面,仍有一些令人堪忧的数字。比如,在成年文盲中,女性的比例占到了70%,这还是2009年的数据;在城市里,成年女性的就业率也比男性要低接近20个百分点。另外,越来越高的出生性别不平衡,也证明在中国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严重。
  所以我想,这些领域的改善工作会延续到2015年之后。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这么广阔的领土,这么众多的人口,恐怕平衡地区、人群中发展的不平衡,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随着中国发展进程的加快,世界也在紧盯它的一举一动。近日英国《经济学人》发表封面文章,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者”。事实上,类似的负面看法在西方并不少见。在你看来,这种负面看法是否公平,中国该如何定位未来的角色?
  海伦·克拉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的发展之快举世瞩目。尽管有一些负面的评价和声音,但不可否认,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甚至在很多方面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比方说,中国是联合国的有力支持者,从2011年开始,中国为联合国提供了运营经费的3.2%,仅排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之后。2013年,中国的支持经费占比达到5.15%,超过了意大利,成为第六大会费支付国。此外,中国是亚洲的核心力量,并且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贸易和交流的桥梁。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扮演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强南南合作。我希望,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能够在世界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此外,上亿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中国新闻周刊:能否介绍一下中国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合作?2010年,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如今双方的合作还有哪些需要磨合的地方?
  海伦·克拉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政府的合作已经有30年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一批国际合作伙伴之一。那时候,中国政府更多寻求的是实际的技术支持。随着合作的深入,时代的转变,我们在减少贫困、环境保护、民主管理等发面都有很好的合作,现在更多的是理念上的一种交流。
  正如你说的,我们在2010年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我们双方对此都很兴奋,根据协议,我们会在南南合作的框架内共同选择一个发展中国家尝试开展三方合作,也将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验交流。总之,这意味着我们的合作将深入和长期化。
其他文献
大学刚毕业时,班里有个同学去了新华社。过几天他写了一篇日志,题目就叫《住在南城》,写的都是骑自行车游法源寺或陶然亭公园这类新鲜事。若干年后,班里又有一位同学也住到南城。我看到他在微博上抱怨,这里太没文化,连喝咖啡的地方都没有。  如今我也住在南城,而且住得更南。  从我住的小区出去往右拐,是平房一条街。洗车的脏水泼满人行道,又胡乱流入下水道。这条街上住的大多是老年人,比如新近失去老伴、早晨六点会在
《美姐》剧照。  “我觉得,我就是土啊。”郝杰坐在沙发上,缓缓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生下来,就是在土里,母亲在土里坐月子,我们死后也埋在土里。不管有没有价值,但那就是我们的属性。”  他背后的墙上,贴着他导演的电影《美姐》的海报,画面上一个穿红裙子的女子在窑洞里的炕头上翩翩起舞。郝杰说,“很多人都喜欢这张唯美的海报。”但当《美姐》上映后,宣传海报却变成了一张半遮半掩的裸女图。  “我很冤啊”
1986年9月2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阁,刚刚从北戴河度假回来的邓小平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记者迈克·华莱士的电视专访。  邓小平晒得有点黑,但精神很好。入座之后,他用惯常的四川口音,像对熟识的朋友一样,语调平稳地问华莱士:我抽烟可以吗?华莱士答:当然。  稍停,华莱士伸手向邓小平要了一根烟。但在采访中,他几乎没有抽过。  全程负责此事的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后来出任国新办副主任的马
飞机在开罗一落地,出于职业兴趣,我马上向导游小姐冬妮娅打听,米娜会所现在何处。冬妮娅回答得支支吾吾,估计早把世界现代史的内容完璧归赵地还给她的历史老师了。  年轻美丽的冬妮娅小姐,毕业于埃及南部一所大学的中文系,虽然没有去过中国,但是中文功夫了得,也极为爱岗敬业。浙江义乌的一家埃及公司想请她去担任阿拉伯文翻译,她没有接受,因为她还是喜欢做导游。她告诉我们,她现在的收入超过她在中学当英文老师的老爸几
中断近3年的巴以和谈在7月29日以开斋晚餐的形式重新启动。当天在华盛顿举行的晚宴上,座上宾除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谈判代表、美国和谈特使外,还有促成这次巴以和谈的主要功臣:美国国务卿克里。  这场被外界称为“象征着和平与包容的”晚餐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这是非常非常特殊的时刻”,坐在餐桌中间位置的克里难掩兴奋的心情。而在晚餐后美国国务院发表的声明中,“三方决心以真诚之心、以充分沟通之严肃性的态度展开会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院临街的两栋5层居民楼已准备拆除,门窗都卸了。几米之外,就是接近完工的32层人民日报社报刊综合业务楼(简称大楼)。设计大楼时,为避开这两栋当时未计划拆除的居民楼,设计师周琦将大楼的角度往北移了一点。由于大楼整体是曲面设计,而非方正外形,所以这点移动没有对楼体效果造成影响。  金台西路两侧都是高大的银杏树,大楼工地西门恰在丁字路口,没树,可看到大楼西面全貌。今年上半年,大楼整体建成
一如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的断言,始于6月20日的一场“钱荒”,先是带来货币市场“九级强震”,随后则是影子银行收缩与经济增速下行互为作用的强烈余震。  在各方利益平衡之下,作为最后贷款人的央行,不得不通过货币“放水”,暂时缓解了这场“货币危机”。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长期问题,仍然远远没有解决。  金融危机以来,外需不振,内需补缺,“四万亿”计划出炉,地方政府成为投资狂飙的主体。其操作方式是,透
廉政公署觉得是时候抓郭炳江、郭炳联了。  三年前,两人的大哥郭炳湘就明着暗着给了公署不少关于自己两个弟弟贿赂高官的猛料,证据确凿。  3月29日,皇历上写着“诸事不宜”,天刚蒙蒙亮,憋了三年的廉政公署调查员决定动手。他们敲门进入了香港第三富豪郭炳江在港岛深水湾的豪宅。  上午10点钟,郭氏兄弟麾下的香港新鸿基地产集团停牌。这家香港市值最大的地产公司开始了噩梦的一周,3月30日复盘日股票收跌13%,
2005 年3 月30 日,全身刺字面积达90%的董敏接受了北京空军总医院最后一次的心理评估,明天她将接受入院以来的第一次手术。医生将先为她修复四肢末端部位,面积不会超过三个手掌大。董敏,来自吉林省白山市湾沟镇,十多年来,丈夫一不高兴就拿她发泄。这些字多是她被丈夫打晕后刺上的,钢针要在一处来回刺上10 遍以上,才能留下这些青色道子。她的脸上、身上有90% 的面积被丈夫用钢针刺上淫秽文字。图/CFP
1990年年底,当时还在中共中央党校当讲师的董云虎应中央外宣小组之邀,去介绍人权学术研究情况。  被门卫拦下来后,他解释说,是中宣部外宣局老局长田丹请他来的。门卫随即打电话进去确认。电话里问:“来的是不是中央党校的一位老教授啊?”门卫说:“不是,是一个小伙子。”  当时,董云虎未满28岁,长相又显得比实际年龄还小。业内人都知道他编写的《世界人权约法总览》一书,听说过这么个国内人权理论界的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