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而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正是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系统接受语文学习的开始。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老师的不重视、教学存在误区及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等。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在分析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89-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小学生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阶段,通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1]。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学生识文断字的主要途径,同时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了表达和写作的能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与能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加强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还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重教学生去看、去听,却忽视了老师、学生以及阅读材料之间的对话交流,导致学生不会阅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不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不是很重视,阅读时间相对较少,阅读教学质量难以提升。虽然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行,部分教师已对阅读教学进行重视,并探究其中的教学方法,但总体上来看还是差强人意[2]。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教学误区。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数老师理解比较狭隘,认为阅读只是单独教会学生对课本文章进行阅读以及理解就行,并不包括对课外读物的阅读教学;更多强调的是智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教学误区。由此造成了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良性的互动,学生仅是被动的接受,学生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
  (三)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兴趣不高。在小学生时期,正是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的阶段,这种需要静下心来的语文阅读课程,很难提升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例如,在很多课堂教学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旦外界有任何的动静,难以集中精神学习,阅读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十分必要,好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语文阅读的质量,也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及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明确阅读教学要求,保证教学目标实现。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 在小学生不同年龄段提出了不同的阅读目标:
  1—2年级: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3—4年级: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6年级: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4]。
  (二)改变阅读教学观念,提升阅读教学质量。老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即只注重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或仅针对考试的需要进行阅读教学,而是要高度重视阅读,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学会阅读,享受阅读。现代阅读特别强调学生、老师与作者的共振[5]。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情意发展过程,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体系传播过程,教师要把阅读对象作为一种生命主体对待。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喜爱,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在教室里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或集体创作文学阅读手抄报,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发挥故事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当学生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时,个个精神抖擞,竖起耳朵来听。其实很多有趣的故事就在教材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加以渲染,可以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鼓励学生阅读文章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正确的理解能力[6]。
  3.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 老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者组织学生讲述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让学生产生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四) 加强学生阅读指导, 确保阅读取得实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于小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之学习压力较重,因此给与学生阅读指导十分重要。老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有计划的阅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多阅读文化经典及文学名著。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小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改变阅读教学观念,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与监督,并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
  参考文献:
  [1]施茂枝. 阅读教学怎样进行"对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02).
  [2]方莉.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J].新课程(上),2016(03).
  [3]陆小平.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4]赵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A]. 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
  [5]章珊珊.提高小學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6]李建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02).
  [7]邹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作者简介:张有成(1960—),男,汉族,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张程乡桃联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1 一般资料rn120例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18岁;病程最长者4年,最短者3天.疼痛部位:单纯腰痛38例,腰及单侧下肢痛61例(左侧29例,右侧32例),无腰痛仅下肢疼痛
摘要:新课改对于课堂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而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课程实施的标准,则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以及对课程改革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将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营造出一种适合高中生主动学习的教学和学习氛围,第一部分主动学习策略对高中生物教学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  
习理论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对传统学习观的批判和改进。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建构主义学习观同样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经常受到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青睐。可以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贯穿到数学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形成非常紧密的关系。给数学学科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巨大的作用。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涵义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认知既不发端于客体,也不发端于主体
目的探讨小榄地区急性低钾血症的病因及治疗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陈星海医院收治的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人群构成、病因
湘西州实施“富民强州”战略,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化四大建设.本文就如何切实坚持四个“推进”,搞好四大建设,
医院招聘管理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医院招聘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了人才招聘质量.基于医院发展需要,要想壮大医疗人才队伍,引进专业、高素质的医务人才,就必须创
高职院校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新的形势,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较差.高职辅导员要迎合时代的发展
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以鳞基入药,主产于我国东北。其所含有效成主要为贝母碱类生物碱,种类较多。为了控制平贝母药材质量,确定平贝母药材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的消化理解、轻阅读的感染熏陶。只有走出唯教材、唯教师的死胡同,建立“大语文学习观”、“大语文教学观”,才能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加强课外阅读就是开拓语文教学新天地的一把快犁。  博览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的宝贵经验,它的重要作用也是被无数实践所证明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