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附件骨样骨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m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脊柱附件骨样骨瘤的诊断斤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脊柱附件骨样骨瘤患者5例,位于腰椎4例,颈椎1例.入院前患者疼痛4—24个月、平均10个月,夜间痛明显。2例腰椎附件骨样骨瘤患者伴有神经症状,出现下肢的放射性疼痛。结果术后第2天疼痛明显减轻,无需再口服止痛药,疼痛性质由术前发生于深部的疼痛变为伤口的浅表疼痛.术后随访12~74个月、平均33个月,末次随访时行X线片及CT检查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所有患者疼痛完全消失.结论脊柱附件骨样骨瘤诊断依靠典型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是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准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以明胶海绵微粒栓塞阴茎背动脉治疗无动脉海绵体瘘的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10例无动脉海绵体瘘的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患者进行超选择性阴茎背
2011年4月,我院对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糖尿病患者4例,男2例、女2例,年龄42~67岁。1例老年男性患者出现糖尿
2005年6月-2010年5月,我们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139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为探讨气管插管时间与心肺脑复苏(CPCR)疗效的关系,我们对本院2006年2月~2009年12月363例实施CPCR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急诊行CPCR患者363例,男203例、女160例,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及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在桂西地区壮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