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肝郁脾虚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in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理机制,以及电针治疗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21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实验前14 d进行肝郁脾虚FD大鼠的造模;造模成功后,从第15~28天,对电针组给予电针针刺足三里和肝俞穴的干预,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计算胃内残留物率和小肠推进率检测胃肠道运动功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方法对各组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及潜在标志物。结果:电针组胃肠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血清中VIP>1的物质被筛选出来,通过两两比较分析代谢物差异(P<0.05),共有11种物质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结论:电针相应穴位可能通过影响脑肠轴、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多种途径共同作用,来修复代谢紊乱,从而改善肝郁脾虚型大鼠FD症状。
其他文献
燃料电池能直接将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无须燃烧,因此转化效率可高达60%~80%,被认为是人类利用能源的终极形式。$$  但燃料电池目前还处在产业化前夕,全世界只有
报纸
目的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还贝止咳方对鸡清白蛋白(OVA)致豚鼠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p 4%OVA和ip 2%Al(OH)3制备豚鼠CVA模型,观察还贝止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