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域物流和城市化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so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业化发展基础上驱动的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中的一种有效模式。这种模式形成集聚型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物流是这种发展模式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区域物流发展对地区经济中资源利用效率.要素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产生了推动作用。产业集聚与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区域产业与物流业完全融合。因此,产业集聚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把握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规律,培育具有地区发展优势的产业集群,是不发达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工业化;区域物流;产业集聚
  一、产业集聚、区域物流和城市化的内在联系
  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是市场做出选择的分析手段,若外部经济的有利于企业发展,企业在相应的区域范围内就易形成区域集聚。具有外部性特征的产业集聚,类型各不相同,例如,在信息技术处理上,通过技术效应与规模扩散实现外部性;在市场中间品投入方面,也会随着市场扩大而呈现显著差异。集聚型经济的概念最早在1909年被提出,产业集聚是在一定区域,由于资源禀赋或资本要素的驱动,使得生产要素发生聚集并影响毗邻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在空间上发展的一种产业现象。产业集群作为现在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它的异质性发展补充了产业发展在现实中所遇到的瓶颈,并在地理区位上互相相关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依托功能服务平台支撑,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通过国内外研究可以看出,产业集群发展能够有效提高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工业化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升温,不同地区间的企业协作达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在前后带动产业链发展基础上的产业集聚,是以产品为中介,按照一定逻辑相互自发形成的具有价值增值模式的链网式产业联盟。市场的有效需求和区域物流竞争力作为产业集聚的基础、带动周边市场的辐射发展。区域物流竞争力是保证区域内部产业市场辐射,产业区域集聚才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日趋形成,作为企业向前向后延伸供应链的基础平台。区域物流的发展又建立在完备的区域集聚发展水平上,通过协调前后产业链的需求与供给,使区域物流与产业集聚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具有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物流体系。
  城市化的出现,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有效诠释,它包括生态、社会、资本、土地等多方面。产业集聚作为城市化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其作用也在日益明显。只有产业作为强有力的后盾,城镇才能成为城市化的中心,增强服务能力和技术推动辐射能力,促进了资本、土地、劳动力的良性协调发展。产业集聚可以提升已有城市的竞争力,形成新城市、降低城市化的成本、使城市化在空间上产生扩张效应,对城市化发展产生强大推动作用。
  二、产业集聚和区域物流的协同效应分析
  产业集聚规模造就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物流业的发展又是对产业集聚的补充,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三大产业又是物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论从横向一体化还是纵向一体化的角度,分别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改革和创新的新需求,产业前后发展导致了专业化,专业化使地方集聚的资本方向目标明确,物流发展只是作为其中的补充,与产业集聚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链的前后延伸也扩大了区域物流业发展的规模。这种发展应该与经济集聚发展相适应,并伴随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产业集聚是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产业模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业集聚型经济对物流业提出新的要求,而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促进产业集聚的水平与规模,二者相互提高,共同改善地方经济发展,完善区域基础设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
  三、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研究
  产业集聚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产业集聚规模水平的完善,除了增强城市化的经济基础外,还可以提高提高农业、工业、商贸、金融的规模化发展,最终提高城市化的新模式。城市化为产业集聚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要素禀赋、便利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给产业集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需求。由于规模经济是城市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它不仅能够吸引由于集中才使该城市产生的工业,更是将市场指向性工业和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吸引,相对容易找到质量也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本,即劳动力,从而促进了城市化。
  (一)工业化是城市化经济的内在组成部分,产业集聚是工业化的原动力,工业化的发展能够增强城市的生产功能。工业化的进程便是城市和乡村之间在人口分布上发生了变化,即城市化过程。城市化的进程快于工业化,并将促进工业化的长远发展。
  (二)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公共服务的完善,为产业在地区集聚发展提供了外部物质基础。要素禀赋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化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相关要素资本,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发展。在各行业的发展规划中,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信息服务,都可以在相关领域日益完善,达到协同发展的效应。
  (三)市场的有效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产业集聚规模更是这种需求的表现。城市化发展对产业集聚水平在需求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产业集聚的良性发展铺平了道路。城市化的发展需要三大产业在生产要素配置与制度创新驱动相互拟合,反过来为产业集聚的发展又有了明确的分工与深化。为生产要素在三大产业间的流动提供了合理的机会,同时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社会必备需求。
  四、结论
  因此,在对产业集聚、区域物流和城市化发展的分析过后,我们提出:(一)区域产业集聚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即区域物流形态和要求;(二)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为三大产业提供了必要的服务支持。如果缺乏相应的区域物流业保障体系,各产业间在生产要素与劳动分工的发展会发生效用上的抑制,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影响。鉴于此,在城市化发展的相关阶段,产业集聚与区域物流的协同發展效应部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区域物流和产业集聚区域各子系统或各单元间的相互互补和协作,形成二者良性循环发展趋势。这样提高城市竞争力,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又会加快城市化进程。做到产业集聚、区域物流和城市化的耦合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葛立成.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地域模式——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11).
  [2]仇保兴.集群结构与我国城镇化的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2003,(6).
  [3]马春晖.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城市化——以长江、珠江三角洲为例[J].经济问题,2004,(3).
其他文献
为了能够达到人们生活的日常需要,以及热水管网的负荷正逐渐变大,这就对热水管网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使得热水管网正常运行的有效调节面临着新的研究问题,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对技术提出更为先进的研究,使得供热技术的得到进一步改进。这就需要积极针对热力管网的设计与施工做出相应的研究。  热力管网设计的科学化  在设计供热管网在过程中要按照相应的路线进行,主要是参照城市的市区平面布置图来进行  
期刊
受访者:王晓波,男,1943年生,1963年考入台湾大学哲学系,1971年获硕士学位,任教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因卷入“台大哲学系事件”,1973年2月曾被台湾当局逮捕,1974年6月被台湾大学
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是毛泽东于中西文化碰撞尤为激烈的近代中国,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来的,其主要内容有以辩证思维反思中西文化的独特品质,以历史主义深耕传统文化的
【摘要】幼师舞蹈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让学生掌握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二是让学生了解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与创编技法,训练学生幼儿舞蹈的教学组织能力,为今后在幼儿园工作打下基础。本文以舞蹈教学和对学生素质培养为主题,阐述了要想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优秀幼儿教师,必须要通过全方位的舞蹈艺术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丰富和提高她们全面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
建立职业工人信息目前,工人参加培训并顺利取证的渠道并不通畅,如果能提供一个在线网络学习平台,将企业和工人此方面的需求很好的结合起来,共同消化,从而大大降低学习培训费
夏天的气温很适宜细菌大量繁殖,吃了被大量细菌污染之后的食物常常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问题。如果出现严重的腹泻,在饮食方面应当怎么办?吃什么?怎么吃呢?关于这一
期刊
大数据构建价值矩阵聚焦战略客户是提升营销品质的前提。战略客户是公司的核心资源,不仅需要积极开发,还需要维护、考评、筛选等持续的动态管理,这样才能对企业的规模、效益
摘要: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健康演化,最大限度发挥集聚效应,已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探索它的运动规律,是加快文化产业集群演化的强有力保证。文章基于经济学、生物学和复杂性科学这三个视角,深入剖析文化产业集群的本质及其演化动力,旨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演化动力体系,为推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健康演化提供可靠动力依据。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外部经济;生命周期;复杂系统  一、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