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教学中的教与学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我校将程序设计课程纳入必修课范围,小学开设了LOGO,中学开设了VB、pascal、C、C 等计算机语言。课程的开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信息素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何灵活实施课堂教学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以期能够为中学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拓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2-0124-03
  信息技术学科在江苏省被列为高考考查科目已有多年,从信息技术实行会考制到现在的学业水平测试,尽管考查的形式有所变换,但大部分教师仍把反复练习、死记硬背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把通过会考定为唯一的目标。学生一旦通过会考,所学知识很快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他们的大脑仿佛成了计算机的RAM,一旦“断电”,所有信息就立刻清空!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呢?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问题?是高考政策导向问题?还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不管是什么原因,对基层教育的实施者来说,他们首先应从自身做起,反思自己的教学目的、教授知识的意义,以及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 立足语言教学,拔高教学要求及目标,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编程基础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在开始学习程序设计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学习的意义,不能使其停留在通过会考的目标上。正如美国心理学家Maslow所说:“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锤子,你就会把所有的东西都当作钉子。”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将学习程序设计的目标定位于通过会考,那么教学势必会走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必将限制学生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利于他们产生程序设计语言知识的迁移效应。
  因此,教师在讲授VB程序设计之前,应让学生对程序设计及相关语言有足够的了解,并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讨程序设计对生活、未来,以及对人类科学技术所产生的影响,从思想上对学生做正能量的引导,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 问题生活化,有的放矢,让学生有探究的动力
  程序语言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更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将问题生活化有助于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发现问题,并为了解决它去学习程序语言,而不是因为学了程序语言,所以才去解决问题,这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思维。
  例如,在讲授VB中的《时钟控件》一课时,笔者在讲完时钟控件的基本用法后,正好某年级在筹备辩论赛,需要计时器,利用这个机会,鼓励学生写一个计时的小软件,并且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折腾”。事实证明,“浪费”的这一节课很有效果,学生不仅做出了实用、漂亮的计时器供各类比赛使用,而且对IF语句、循环语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 精选例子,提高实效,让学生有探究的兴趣
  知识的来源要么是自学,要么是教师的讲解,而教师选用什么样的例子将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快速地接受、掌握和运用知识。例如,在讲解“交换两个变量a、b”的内容时,大部分教师都采用“三个容器交换内容”的方法,但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计算机内存也是这样进行的。而笔者则只是举了两个容器内物体进行互换的例子,并直接抛出问题:交换两个U盘中的内容,你是如何操作的呢?不同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因而,教师在选用例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例子的算法讲解尽量直观化,直观可以让理性的东西用感观的方式体现,就像上例中的交换变量,学生能够简单、快速地理解知识,并记忆深刻。
  ②例子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可以游戏出现的“猴子选大王”“约瑟夫的救命游戏”来学习数组:大王如何才能选出?引导学生模拟这个过程,思考数组元素如何出列?数组元素如何重新计数?让学生深入理解数组在程序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③例子的选取要有数学背景。数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本身就有一定的逻辑性,将数学和程序设计有效结合,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促成一题多解。例如,回文数、素数、陈景润的数学难题、完全数、6174问题等都来源于数学中的经典问题,选用这些例题能够凸显研究数学问题就是研究算法,用程序实现算法也是在验证经典的数学问题的双赢。如此能够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并且在学生脑海中牢牢树立起算法与数据结构比语言语法更重要的观念。
  ● 画龙点睛,拓展深入,让学生有探究的空间
  构造好算法,掌握了相关的语法,用程序语言来解决问题就不再是那么困难的事。然而,问题得以解决,程序语言作为工具被学生掌握,我们的教学就结束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程序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教师的教学还应逐层深入,并采用拓展的方式让学生考虑一题多解。不管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大还是小,在完成之后都要引导学生再设法寻找第二种方法,也许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更好。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冒泡排序”的内容时,笔者分为两个课时来教学,第一节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冒泡算法的流程及代码写法,并能做一些简单的排序题目;第二节课组织学生先讨论这样一道题目:体育课上,体育委员正按教师的要求让同学从低到高排队形,并不断地对比同学的身高,再交换同学的位置,这是冒泡排序吗?(问题生活化)接着,进行设疑:①在排序的过程中,有一些比较是无用的,能不能减少?最少比较多少次能将这个队列排成有序?②最少要交换多少次才能完成排序?通过这些问题引出学生对冒泡优化的讨论与探究,写出多种代码程序,并对比、改进,不断优化程序。
  在上例的教学中,学生不但深入了解了知识体系,而且从整体上提高了全面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算法同语言两方面的真正融会贯通。同时,也拓展了思维,凸显了程序设计教学的精髓——重思维开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问题进行拓展,让学生的学习有弹性空间。
  ● 总结提高,固化、升华知识体系,让学生有探究成就
  如果说巧妙的教学能引人入胜,那么对精彩的教学过程作一个恰当的归纳总结,则更能让人回味无穷。因此,教师在注重教学过程的同时,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给自己的课堂画上句号,有始有终。然而,教师不应把总结环节定位于教师,学生同样可以画出点睛之笔。题目是做不完的,但每道题中都包含了一定的知识点、一些解题思路。教师在教会学生各类知识点后,也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归类、总结,让知识系统更加完善。
  ● 课后训练,自主探究养成,让学生乐在其中
  程序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不能采取纯理论解析的教学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因此,教师在重视学生掌握系统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对他们基本技能的训练,并创造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地学习,培养他们利用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但是,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高中学生所学的课程较多,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程序设计的课后训练。那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感兴趣,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肯挤出时间完成训练。例如,在教学之余,笔者借助学校的活动计划,常常举办一些程序设计大赛、解题能手赛、一道难题、聪明人游戏等活动,刺激、调动、挖掘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引导他们自主地去探索与探究。同时,引导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参与到信息学奥赛中去,给他们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
  ● 结语
  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新课程背景下,如果教师能够把新课程的一些教学理念应用到程序设计教学中来,或许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提出的“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想必也是程序设计教学的灵魂所在。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做教学的有心人,灵活运用合适的模式去教、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也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其他文献
张女士最近被查出餐前空腹血糖升高,住院后医生进行了认真观察,认为张女士的空腹血糖升高是“黎明现象”,在睡前给她注射中效胰岛素,结果血糖很快得到了控制。  刘先生最近也因餐前空腹血糖升高住院,但医生认为刘先生的空腹血糖升高属“苏木杰现象”,建议他睡前适当多进一些食物。这让刘先生很是想不通:自己本来早晨血糖就高了,医生还让晚上再多吃点东西,这哪行呀。于是,他未听医嘱,还自作主张将晚餐前的胰岛素剂量加大
近期《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中老年人如能坚持每天吃一个苹果,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武警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马东星介绍,心脑血管病患者平时不妨试试自制苹果饮品,苹果莲藕汁就是不错的选择。  苹果2个,洗净去皮去核后切成小块,将莲藕100克也洗净切成小块,然后将上述材料放入果汁机中,加入温热水搅碎后倒入杯中,再加点蜂蜜调匀就能喝了。
交通拥堵逼得人们“上天入地”    在1829年以前,伦敦完全没有任何供大众使用的交通工具。1829年诞生的公共马车,行驶路线固定,距离很短。而在1800年到1831年间,伦敦人口从不足100万上升到175万,城市中心布满了房屋,街道越发狭小不堪,高峰时间出租马车形成拥堵,交通成了伦敦的一大难题。伦敦市组织了交通委员会征集方案,一个律师提出了修建“伦敦中央火车站”的设想,他认为只要火车通到城市中心
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太子诸儿继位,人称齐襄公。政治家管仲、大夫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公子小白。一日,齐襄公忽然杀害鲁桓公,他们预感到齐国将要发生大乱,赶快保护公子纠、公子小白逃到鲁国躲避。  公元前686年,齐国果然爆发动乱,到处杀人放火,齐襄公在动乱中死亡,公子纠、公子小白觉得时机终于成熟,都要急忙想办法回国,以便争夺国君的宝座。鲁庄公万分焦
“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原本用来形容忧心忡忡、吃饭睡觉都不安稳,生活中,有些人“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却是因为患一种疾病——贲门失弛缓症。  “长不高”的8岁小患者  患儿小泽是个瘦小的孩子,从小吃饭就比较慢、吃得比同龄孩子少。  眼看孩子的身高与同学身高差距逐渐明显,也容易生病,家人带孩子到消化内科完善检查,胃镜检查发现贲门处明显狭窄。医院为患儿施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术后患儿恢复顺利,半年后复诊时
今年65岁的张大伯10年前被查出患有肝脏血管瘤,复查时发现血管瘤较大,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张大伯认为既然肝脏血管瘤是良性肿瘤,平时也无大碍,就不用去管它。  不久前,张大伯鼻骨骨折,在医院住院治疗。原本经过10多天的精心治疗,张大伯可以康复出院了。但就在出院前的一天早晨,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张大伯突发腹痛,并瘫倒在地。医生检查发现其疼痛主要集中在右上腹。考虑到他有肝脏血管瘤,且此时已表现出休
众所周知,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但要提醒广大中老年朋友的是,身体并非越瘦越好,尤其是在短期内出现体重明显减轻时,就要想到体内隐藏着某种疾病的可能,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排查。引起中老年人消瘦的常见疾病有:  一、恶性肿瘤  任何恶性肿瘤都会先有无原因的消瘦,特别是近期内有原因不明的明显消瘦者更应提高警惕。一般来说,如果在短期内没有人为原因(如节食或加强运动等)出现消瘦,或者在一个月内体重下降了5千
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2020年3月初,美国空军参谋长大卫·戈德费恩上将签署一份联合全域作战条令《美国空军在联合全域作战中的任务》,阐述了美国空军遂行联合全域作战的关键能力需求。至此,一个新词“联合全域作战”进入人们的视线。相比而言,人们这几年听得最多的一个热词是“多域战”。自2016年底首次提出以来,“多域战”概念不仅写入美国陆军作战条令,而且已经成为美国陆军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核心理论动力和目标
颈椎病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颈椎病以前被看成是老年病,但随着电脑的普及,再加上许多人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颈椎病人群的行列。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颈肩痛,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少数患者有眩晕、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等症状。具体来说,患者有脖子发僵、发硬、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变
37岁的刘老师最近咽部总是很不舒服,除了感觉咽喉干燥、灼热疼痛、声音嘶哑、咽部有堵塞憋气感外,她甚至还出现头痛等症状。其实,像刘老师这样的职业用嗓者,一直都是慢性咽炎特别“青睐”的对象。除了教师之外,歌手、交警等用嗓较多的职业人群也相对容易患上慢性咽炎。  咽喉部干燥、发痒、灼热、疼痛、有异物感、分泌物多而黏稠、吞咽不便等都是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声音嘶哑或失声。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头晕